第1章 大师的挽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最新章节。

2032年,夏。

夜深了。

杨明宇独自一人坐在宽大的书房里,桌上的紫砂茶壶还冒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热气,但一口未动。

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牌。“全国特级教师”、“教育终身成就奖”、“桃李满园”……每一块奖牌都被擦拭的崭新锃亮,加上书房顶上那盏水晶灯,显得格外耀眼。

就在几个小时前,市里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无比的荣休宴。教育界的领导也是曾经教过的得意门生,如今已是社会栋梁的学生代表,一个个上台致辞,言语间尽是尊敬与赞美。

“杨老师是教育界的一座丰碑!”

“没有杨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杨老师用一生诠释了‘师者’二字的含义!”

赞誉声犹在耳边,可杨明宇的心,却像是被掏空了一样,不断地往下坠。

他没有理会手机上不断弹出的祝贺信息,也没有心情去回味宴会上的风光。他的指尖,正摸着一张泛黄起了毛边的照片。

那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高一(14)班的合影。

照片上,五十多个少年少女挤在镜头前,有的笑得没心没肺,有的故作深沉,有的眼神里带着藏不住的叛逆和茫然。照片正中央,站着一个同样年轻的自己,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局促和理想主义的光。

就是这群孩子,成了他执教三十年,心中永远的痛。

那是十几年前,这群“失败者”给他办了一场同学聚会。

地点选在一家路边的大排档,油腻的桌子,嘈杂的环境,塑料凳子坐得硌人。这群三十多的学生,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苍老许多。

班长李磊,当年那个上课偷看武侠小说的闷骚小子,如今在一家小公司做出纳,每天为几张发票跟人磨破嘴皮。他挺着啤酒肚,满脸堆笑地张罗着:“来来来,老师,您坐主位!同学们,都别愣着啊,给杨老师倒酒!”

富二代王昊,当年在班里最是嚣张,天天吹嘘他爸的公司要上市。可如今,他只是一个包工头,喝得满脸通红,大着舌头跟杨明宇吹牛:“老师……我跟您说,我现在手底下……管着二十多号人呢!上个月……我还接了个小区的活儿,赚……赚了这么多!”

他伸出五根油腻腻的手指,在杨明宇眼前晃了晃。

杨明宇只是微笑着点头,心里却是一阵阵地发酸。他记得清清楚楚,王昊的父亲当年确实有家不错的工厂,但就在2003年,因为一次错误的投资,资金链断裂,一夜破产。如果当时有人能提点一句……

“赵敏呢?她怎么没来?”杨明宇环视一周,没看到那个记忆中倔强又孤僻的女孩。

“她呀,忙着呢。”一个女同学撇撇嘴,语气里带着点说不清是嫉妒还是同情,“在社区医院当护士,听说刚值了个大夜班,累得不行,就不来了。也是,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还房贷,不容易。”

杨明宇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护士?

他记忆中的赵敏,冷静又果断而且动手能力极强,是当外科医生的好苗子。但当时他放弃得太早,根本没机会发现她的这个天赋。他知道,赵敏后来因为家庭变故,早早辍学,吃了无数的苦。

“林天呢?那个……最爱打游戏的孩子。”杨明宇又问。

提到这个名字,桌上的气氛瞬间冷了一下。

李磊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老师,您就别提他了。听说前几年在网吧给人当网管,后来又沉迷网络赌博,欠了一屁股债,人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可惜了,当年他脑子多好啊……”

“好个屁!”王昊一口干了杯中酒,大声嚷嚷“就是个网瘾少年!废物一个!当年要不是他,我们班……我们班能是那副德行?”

杨明宇的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不,不是的。

林天不是废物,他是电脑天才。那个年代,所有人都以为他玩物丧志,只有来自未来的自己才知道,那份沉迷的背后是对代码和逻辑的无师自通。他本该是叱咤风云的IT高手,应该像“日娃”那样,凭着高超的技术,有着和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是能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

可是,自己当年是怎么做的?

没收游戏机,叫家长,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他“无可救药”。一次次的打压,一次次的失望,最终,自己彻底放弃了他,也让他彻底放弃了自己。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话题渐渐从工作、家庭转到了当年的高中生活。酒精麻痹了神经,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一些埋在心底多年的怨气开始逐渐地冒出来。

“说真的,当年咱们班也太惨了,全校都叫咱们‘学渣集中营’。”

“可不是嘛,连老师都看不起咱们。我记得那个教导主任,看见我们班的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那能怪谁?咱们自己也不争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明宇默默地听着,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啤酒,心里的苦涩比酒味浓烈千百倍。

是啊,不争气。

可他们为什么不争气?

他们只是在最需要引导的年纪,遇到了最迷茫的自己,和最无能为力的老师。

那时的杨明宇,刚刚大学毕业,一腔热血,却被分到了全校最差的班级。他努力过,挣扎过,但面对学生铁桶一般的混乱和麻木,他的所有教学方法都显得苍白无力。学生的漠视,同事的嘲讽,领导的“劝告”,像一座座大山,最终把他那点可怜的理想主义压得粉碎。

于是,他放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