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以成绩为名的赌约(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最新章节。

办公室里的空气逐渐凝重。时间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让人感到难以忍受。

办公室的另一头,高一(1)班的班主任刘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靠在椅背上,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嘴角那丝幸灾乐祸的笑意几乎无法掩饰。他甚至觉得有些快意,在他看来,这才是杨明宇这种“旁门左道”应有的下场。教育,是科学,是纪律,是铁腕,岂是靠着几句故弄玄虚的“预言”和投机取巧的“点化”就能成功的?现实的耳光总是来得又快又响。他等着,等着看杨明宇被这位愤怒的父亲撕下伪装,在所有同事面前颜面扫地。

林建国粗重地喘着气,胸膛剧烈起伏,他已经将自己半辈子积攒的对生活的不满、对儿子未来的焦虑、以及昨夜被点燃的所有怒火都毫无保留地发泻出来。现在,他在等待,等待对方的反应。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如何应对——无论对方说什么,他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他要让这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师知道,毁掉自家孩子的前途是多么严重的罪过。

然而,杨明宇的反应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没有反驳,没有辩解。他在林父的话音稍落,情绪略有平复的间隙做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动作。

他转身从旁边的饮水机上接了一杯温水。然后重新走回到林父面前,双手将一次性的纸杯轻轻地递了过去。

“林先生,您从家里赶过来,辛苦了。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他的声音不高,那语气不含一丝嘲讽或敷衍,反而带着真诚。

这个动作和这句温和的话瞬间让林父那滔天的怒火为之一滞。

他整个人都愣住了,仿佛一拳蓄满了力气却挥在了空处。他原本准备好更加激烈的后续指责面对现在这种情况吐不出,也咽不下。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递过来的水杯,看着他那双平静不含任何杂质的眼睛,一时间竟不知道是该愤怒地打掉,还是下意识地接过来。

“我……”林父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原来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瞬间弱了三分。

杨明宇没有收回手,依旧保持着递水的姿势,目光坦然而诚恳,仿佛在他眼中,林父不是一个来寻衅的家长,而是一个需要被倾听和理解忧心忡忡的父亲。

“林先生,我完全理解您的心情。”杨明宇开口了,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大学,能走上正道,能有一个光明美好的前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老师,和您的目标是完完全全,百分之百一致的。”

他的开场白没有否认,而是先给予肯定。这让林父感觉自己所有的攻击都失去了目标,那种憋闷的感觉让他更加难受。

“一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反击的词眼,声音依旧很大,“一致你还让他看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书本上写的玩意儿,高考考吗?能加一分吗?”

“能。”

杨明宇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却干脆利落,斩钉截铁。

他将水杯放到林建国面前的办公桌上,然后珍而重之地拿起那本被林父视为“洪水猛兽”的《C++ Primer Plus》,用手轻轻拂去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像是在擦拭一件稀世珍宝。

“林先生,我问您一个问题。假设你是工厂车间的小组长,手下管着十几号人,如果一台精密的机床出了故障,您是找一个只会背操作手册的学徒工,还是找一个懂整台机器构造和运转原理的老师傅?”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林父下意识地回答:“那当然是找老师傅!学徒工懂个屁!”

“为什么?”杨明宇追问。

“老师傅懂根本!他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知道零件和零件之间是怎么连着的!学徒工只会按规矩办事,机器一出新毛病,他就傻眼了!”林父说得理直气壮,这是他半辈子的工作经验。

“说得太好了!”杨明宇的眼睛亮了起来,“林先生,您一句话就说到了教育的根本上!林天这孩子,非常聪明,非常有天赋。但他的天赋,不在于像学徒工一样死记硬背操作手册——也就是我们的课本。他的天赋,在于像老师傅一样,能够理解和构建一套复杂的系统,洞悉其内在的逻辑。这是一种天赋。”

他顿了顿,给了林父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继续说道:“以前,他把这种天赋用在了网络游戏上,所以他能成为游戏高手,能算出对手的技能冷却时间,能规划最优的进攻路线。但那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虚耗他的天赋。而现在,我做的不是让他放弃天赋,而是给他换了一条全新的正确的跑道,让他把这种天赋,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什么跑道?什么价值?都是你一张嘴在说!”林父虽然被绕得有点晕,但依然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我不懂什么原理不原理的,我就知道,高考不考你手上这本破书!”

“这位老师,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林父情急之下,竟然转向了旁边的刘峰,寻求支援。

刘峰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副“公正无私”的表情:“林先生,您的担忧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成绩和高考负责。杨老师年轻,有探索精神是好事,但是教学毕竟不是儿戏,不能拿学生的前途当试验品。毕竟,任何与高考无关的‘兴趣’,在现阶段都可能分散学生的精力。”

他这番话看似中立,实则阴险至极。他不仅肯定了林父的指责,还将杨明宇的行为说是“拿学生前途当试验品”,直接从师德层面判了死刑。同时,他用“我们”和“杨老师”进行分割,又巧妙地将杨明宇孤立在了所有“正统”教师的对立面。

办公室里,几位原本有些动摇的老教师,听了刘峰的话也不禁赞同地点了点头。是啊,高考才是指挥棒,这才是硬道理。

林父得到了“专业人士”的支持,气势再次高涨起来:“你听听!连别的老师都这么说!杨老师,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面对刘峰的暗箭和林父的再次发难,杨明宇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刘老师说得对,教学不是儿戏。所以,我们更不能用静止和片面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学生的成长。”他没有看刘峰,目光依然锁定在林父身上,“林先生,您不信我说的,觉得我是在糊弄您。那好,我们不讲空洞的道理,我们讲事实。”

说完,他转身,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一支粉笔,径直走到了办公室角落里那块用于内部研讨的小黑板前。

“今天,我就当着所有老师和您的面,给您上一堂五分钟的公开课。”

这个举动,再次让所有人始料未及。他要做什么?当众讲课?给一个愤怒的家长讲课?他疯了吗?

杨明宇没有理会众人惊愕的目光,他用粉笔在黑板上迅速地写下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典型的高中函数与数列结合的难题,步骤繁琐,变化极多,是让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的“压轴题”类型。

“林先生,您看这道题。传统的解法,需要学生记住至少三个核心公式,五个推导步骤,并且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出任何差错,一步错,全盘皆输。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您说的‘正道’,靠的是记忆和熟练度。”

他的目光转向了刚刚附和刘峰的数学老师:“张老师,您说是不是这样?”

数学老师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对,这道题的考点就是综合运用,计算量很大。”

“好。”杨明宇转过身,在黑板的另一侧,画下了一个简单的方框。

“现在,我们用林天正在学习的‘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着流程图,“首先,我们把解题看作一个‘程序’。第一步,‘定义变量’,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一个个清晰地列出来。第二步,‘构建主循环’,找到数列的核心递推关系,也就是这个‘程序’的核心算法。第三步,‘设置判断条件’,题目中问的‘当n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这就是一个if-then语句。如果满足条件,就输出结果;不满足,就继续循环。”

他的粉笔在黑板上飞舞,没有写一行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画出了一系列由箭头和逻辑框连接起来的图示。那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被他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剖”了。

“你们看,”他指着黑板上的流程图,“这种思维方式,不要求你记住所有繁琐的公式,它要求你理解问题,它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无数个可以处理的小模块。它的核心,不是记忆,是逻辑!是分析!是构建!”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

“林先生,各位老师!这就是编程教给林天的东西!一种足以碾压死记硬背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别的孩子还在题海里靠战术挣扎时,林天已经学会在战略层面俯瞰整个问题!有了这种思维,他再去看那些复杂的数学物理题,就像一个大学生回头去做小学生的加减乘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