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秘密在奔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最新章节。
周一的课间,杨明宇把陈静叫到了办公室。
“陈静同学,有个情况,需要和你这位‘特约知识整理员’通报一下。”杨明宇的语气很正式,像是在召开一个秘密会议。
陈静紧张地站在桌前,捏着衣角。
杨明宇没有直接说林天的事情,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首先,你的整理能力很优秀,前期让你整理理科攻坚小组讨论笔记就看出来,现在我把你的笔记,给几位数学老师看过了。”他缓缓说道。
陈静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都对你的笔记评价极高,”杨明宇观察着她的反应,继续说道,“但是,他们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认为,你的笔记虽然体系完整,逻辑清晰,但可能……有点‘超前’了。有些知识点的组织方式,和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不太一样,他们担心学生会难以接受。”
听到这里,陈静的眼神黯淡了下去,刚刚萌生出的一点自信,又被这句话打回了原形。
“所以……”杨明宇话锋一转,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我需要一份‘用户反馈报告’。我需要有学生,真正地去使用,去学习你的笔记,然后告诉我,他们到底能不能接受,会不会觉得困难。”
“而理科攻坚组,就是我选定的第一批‘种子用户’。”
他将理科攻坚组为了获取笔记而主动要求特训的事情,轻描淡写地描述了一遍,刻意隐去了林天和他的“赌约”,只是将其说成是“为了验证笔记效果而进行的一次教学实验”。
“他们现在,正在为了能看懂,学会你的笔记而努力。”杨明宇看着陈静一字一句地说道,“所以,你接下来整理的每一个字,写的每一个公式,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决定着他们能否在周五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陈静的大脑,有些转不过弯来。
她有些茫然地抬起头,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恰好能看到教室里理科攻坚组的那个角落。
她看到,林天正拿着红笔,在张伟的练习册上画着圈,嘴里似乎在不耐烦地讲解着什么。张伟则像个小学生一样,连连点头,脸上满是认真。其他几个组员,也都埋头于题海之中奋笔疾书。
他们……是在为了我整理的笔记而努力?
这和她之前得到的任何一次表扬都不同。杨老师的肯定,更像是来自权威的认可,虽然让她高兴,但总隔着一层师生的距离。而此刻,她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来自同伴的需要。
她的作品,她耗费心血创造出来的东西正在被一群和她一样的同学如此郑重地对待着,甚至不惜通过额外的训练和考试去争取。
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这个热火朝天的班级,产生了某种深刻的联结。她不再是一个飘在集体之外的、可有可无的“小透明”。
她的存在,她的劳动,她的智慧,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重要的。
“我……我知道了。”
她抬起头,看着杨明宇,轻轻地说了一句。声音依旧很小,但里面,却多了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使命感。
“从今天起,”杨明宇将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郑重地推到她面前,“你整理的,不再仅仅是一份笔记。它是我们理科攻坚组的‘弹药’,是我们14班打赢下一场战役的‘秘密武器’。拜托你了,我们的‘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这个全新的、听起来有些奇怪又无比高级的称号,让陈静的脸颊,瞬间红透了。
她抱着那本似乎变得滚烫的笔记本,走出了办公室。
这一次,她的脚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一些。
秘密正在以那张小小的活页纸为中心,悄然扩散。
理科攻坚组的“加练”,很快就引起了班里其他同学的注意。
“喂,你们看,林天他们那组又在刷题了,这个星期天天这样。”
“是啊,跟打了鸡血一样,以前他们小组不是最烦刷题的吗?”
“我听说,杨老师给他们开了小灶,有什么独家的学习资料!”
“真的假的?太不公平了吧!凭什么只有他们有?”
各种猜测和议论,在班级里悄悄流传。
富二代王昊对此表现得尤为不爽。他原本是班里最喜欢搞小团体的人,可现在,理科攻坚组俨然成了班里最神秘的组织,风头完全盖过了他。
这天课间,他故意晃悠到理科攻坚组旁边,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学霸们挺用功啊?怎么着,杨老师给你们喂什么‘仙丹’了?也给哥们儿分享分享呗?”
正在给组员讲题的林天抬起头,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换做以前,他可能根本懒得搭理王昊。但现在,他感觉王昊的这种行为,是在亵渎他和组员们努力争取的“圣物”。
“仙丹?”林天冷笑一声,“仙丹就在那,你有本事自己去跟杨老师要啊。”
“嘿,你小子还横起来了?”王昊被噎了一下,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不就几份破资料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回头我让我爸花钱,去外面请最好的家教,买最贵的资料,不比你们这强?”
“那你去啊。”林天一脸无所谓地耸耸肩,然后说出了一句杀伤力极强的话,“我只是提醒你,有些东西,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它叫‘资格’。”
“资格”两个字,狠狠地刺激了王昊。
他最引以为傲的“钞能力”,在林天面前,竟然被贬得一文不值。
王昊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指着林天“你”了半天,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林天说的是事实。在14班这个新的“生态环境”里,成绩和努力正在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
这场小小的冲突,很快就传遍了全班。
“资格”这个词,也成了一个新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到,理科攻坚组之所以能得到“特殊待遇”,不是因为偏心,而是因为他们用成绩和努力换来了这个“资格”。
一股微妙的竞争氛围,在14班的各个学习小组之间,悄然弥漫开来。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杨明宇,正站在教室的后门满意地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他所期待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一场由学生自发产生对优质知识资源的良性竞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那份尚未完全公开的“知识核心”,就是这场竞争中悬在所有人头顶的最诱人的奖品。
现在,只等周五那场小小的周考,来为这场大戏,点燃第一束绚烂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