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下一个议题,教育。(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考不进长安?那就打进长安!》最新章节。

虽然有不少大臣并不想迁都。

因为长安地理位置优越。

且因为前前后后陆续有八百多年作为都城。

导致周遭早就形成一片繁华的帝都拱卫区。

可考虑到现在是大秦王朝,并且整个王朝疆域发生极大变化。

西面原吐谷浑、吐蕃人口稀少,北漠人口也不多。

九州核心人口都在长江以及黄河流域。

另外加上赵仙罴说过,原天竺地区和原真腊林邑等国地区,有广袤的适合种植的平原。

所以有大臣出声道:“陛下是否考虑将都城迁至益州?按陛下所说,原天竺地区以及南部真腊林邑等地区,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既然如此,咱们可以适当的将都城往南迁移。

因为北漠不管怎么说,人口过于稀少,环境也太过恶劣。”

然后又有大臣沉吟:“洛阳的话,虽然地处中原,离江南繁华地带比较近,但距离西部高原、天竺平原太远,不方便管控这大片西部以及西南部疆土。”

“鄂州江夏地区如何?此处乃长江与汉水交汇地区,北接中原,西通巴蜀,南邻湘楚、岭南,东抵吴会,可谓天下之中。”

“不可,鄂州地处平原,无天险可守,既不如长安有‘四塞之固’,也不如洛阳有‘山河拱戴’。

我华夏帝国建都首要考虑的便是要易守难攻,岂能立于一片广袤平原之中?”

群臣一边看着舆图,一边议论纷纷。

魏征在看着舆图思考许久后,看了眼一脸平静的赵仙罴,沉默片刻,手持笏板躬身道:

“陛下,臣以为长安依然可作都城,但大秦帝国可以再添置一座陪都。”

大殿内正讨论的文武百官安静下来,纷纷看着魏征。

魏征将自己的理由说出来道:

“既然陛下有促进万民融合之心,那么就不应该顾此失彼,北漠草原和西面高原虽然人口少,条件艰苦,可那里适合放牧,畜养牛羊。

再说陛下此前不是提到过棉花,有此物的普及,御寒不是问题。

国家再大力发展人口,发展畜牧业,又将条条大道修建至这些地区,很快这些看似寒冷艰苦的地区,就会欣欣向荣,展现出一片不一样的风貌。”

“至于陪都,自然是往南靠,可不需往东靠,九州东部已经很是繁华富庶,百姓也对朝廷高度认可,再说陛下想东巡,可乘船沿江河顺流而下,很是方便,如此将陪都设置在东部毫无必要。”

魏征这番话的重点,一是九州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都是对朝廷认可度最高的华夏百姓,而原吐谷浑、吐蕃、天竺、以及北漠突厥这些民族,才刚刚纳入华夏这个整体,是绝不能在建立王朝之初,忽视对这些地区的教化以及控制。

所以都城应最大程度,能兼顾北面、西面、西南面这片地区。

第二个重点,西面高原和北漠草原虽然环境恶劣,可又不是不能发展。

就像赵仙罴此前在原吐谷浑、吐蕃地区建设的西海城、树墩城、逻些城等等,以及施行的一些利于农业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已经带动这片地区的发展。

而且要想控制天竺那片面积巨大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从大秦都城至天竺地区的直道必须打通。

这条直道自然不可能从六诏地区,或者从真腊骠国绕过去。

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建造大秦都城至吐蕃西南边境的几条直道,再从吐蕃西南边境开拓出几条最快最方面到达天竺地区的道路。

魏征这番看法,瞬间就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