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米浆密写定策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最新章节。
夜色如墨,洛阳南宫的温室殿内却依然烛火通明。刘宏独坐案前,面前摊开着数十卷奏疏,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时而蹙眉,时而颔首。
“四十七比十九...”他轻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是支持与反对严惩党人的奏疏数量之比,还不算那些模棱两可的。
形势比想象的还要严峻。宦官集团的势力盘根错节,几乎掌控了大半个朝堂。而那些敢于为党人说话的,多是品阶较低的官员,声音微弱,难以形成气候。
刘宏站起身,踱步到窗前。夜风微凉,吹动着殿内的烛火,投下摇曳的影子。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制定出一个周全的计划,否则一旦曹节等人失去耐心,强行推动党锢之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问题是,如何在这个遍布耳目的深宫中,秘密地筹划一切?
他回想起现代看过的那些谍战剧,各种密码、密写技术...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来人!”他唤道。
一个小黄门应声而入。
“去将陈墨传来,就说朕有件器物需要他修缮。”刘宏吩咐道,语气平静如常。
小黄门领命而去。刘宏回到案前,取出一枚空白的竹简,又命人取来一碗米汤和几味药材——这些都是以配药为名索要的,不会引起怀疑。
约莫一炷香后,陈墨匆匆赶到。他穿着一身工匠服饰,手上还沾着些许墨渍,显然是刚从作坊中被召来。
“臣陈墨,参见陛下。”他躬身行礼,神色间带着几分疑惑。
刘宏屏退左右,殿内只剩二人。
“陈卿平身。”刘宏示意他起身,“朕有一事,需卿相助。”
陈墨抬头,看到天子严肃的神情,立刻意识到事情非同小可:“陛下但请吩咐,臣万死不辞。”
刘宏取过那碗米汤和药材:“朕需要一种特殊的墨汁,书写时无色无味,但遇热后会显现字迹。你可能配制?”
陈墨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天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沉吟片刻,道:“回陛下,臣曾听师父提起过,用米浆混合几味药材,可制成此种密写之墨。只是具体配方,需试验方知。”
“好!”刘宏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朕给你一夜时间,明日清晨,朕要看到成果。”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此事关系重大,绝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陈墨神色凝重地点头:“臣明白。臣这就去办。”
待陈墨退下后,刘宏重新坐回案前。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即使有了密写技术,如何安全地传递信息,仍是难题。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奏疏上,忽然灵机一动。
次日清晨,陈墨果然准时前来,手中捧着一个小陶罐,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神情。
“陛下,臣幸不辱命。”他打开陶罐,里面是半罐无色透明的液体,“此墨以米浆为基,加入白矾、五倍子等药材炼制而成。书写时无形,但以微火烘烤,字迹便会显现。”
刘宏取过一支毛笔,蘸了些许液体,在一块木片上写下几个字。果然,字迹很快消失,木片上看不出任何痕迹。
他命人取来一盏油灯,将木片在火上轻轻烘烤。片刻后,棕色的字迹渐渐显现出来。
“好!”刘宏由衷赞叹,“陈卿果然技艺超群。”
陈墨谦虚地躬身:“陛下过奖。只是此墨有个缺点,遇水即化,书写之物不可沾湿。”
刘宏点头表示明白。他让陈墨退下后,独自在殿内沉思。
现在有了密写工具,接下来就是如何运用了。他需要与宫外的卢植等人保持联系,传递信息和指令,但必须避开曹节等人的耳目。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些奏疏上,一个计划渐渐成形。
午后,刘宏召来卢植,以咨询经义为名,实则密谈。
“卢卿,朕有一法,可与你等秘密通信。”刘宏压低声音,将密写之法告知卢植。
卢植听后,眼中闪过惊讶与钦佩:“陛下英明!有此妙法,我等便可避开宦官耳目,暗中联络了。”
刘宏取出一卷空白的竹简:“今日起,你呈上的奏疏,可用此法在简背或简缝处书写密信。朕会以批阅奏疏为名,每日查阅。”
卢植会意地点头:“臣明白了。只是...若曹常侍等人也要查看奏疏...”
“朕自有安排。”刘宏微微一笑,“朕会命人将所有奏疏先送至省中,由朕‘亲自’阅览后再分发。实际上,朕只会挑选几份无关紧要的给他们过目。”
卢植恍然大悟,不禁对少年的机智深感佩服。
接下来的几天,刘宏开始了他的秘密计划。
每日清晨,他都会以批阅奏疏为名,独自留在温室殿内。小黄门们将成堆的竹简和帛书送来后,便被他屏退。
殿门紧闭,刘宏点起一盏油灯,开始逐一“阅览”奏疏。表面上,他是在认真批阅;实际上,他正在仔细检查每一份奏疏的背面、简缝,寻找可能存在的密写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果然,在第三天的奏疏中,他发现了第一封密信。
那是一份关于农业收成的例行报告,但在竹简的背面缝隙处,用密写墨汁写着几行小字:“曹与王昨夜密会至三更,疑有新的动作。段颎部下近日频繁调动,恐有变故。”
刘宏心中一震。这消息来自卢植,显然他在宫外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络。
他立刻取来密写墨汁,在同一份竹简的另一个缝隙处写下回信:“继续监视,但勿打草惊蛇。查段颎虚报战功的具体证据。”
写完后,他将竹简放在火上轻轻烘烤,确认字迹显现后又消失,这才放心地将它放入“已阅”的那一堆中。
傍晚时分,曹节果然前来“请教”政务,实则查看奏疏批阅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