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决议借天掀波澜(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最新章节。

温室殿的烛火在夜风中摇曳,将刘宏的身影投在悬挂的洛阳宫城图上,仿佛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这座千年古都。他独自站在图前,手中朱笔在几处关键位置圈点,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荧惑守心...假天象...蛇形符号...”他轻声自语,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线索在脑中串联,“曹节狗急跳墙,蛇组织浮出水面,正是反击之时。”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特制的绢帛,开始书写计划。笔尖在绢帛上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夜虫的低语。

“第一步,以正破邪。”他写下这几个字,目光锐利。曹节既然用假天象制造恐慌,他就要用更权威的天象解释来反击。太史监虽然被渗透,但太史令陈卓尚且可信,且陈墨的浑天仪已经证明了其价值。

“第二步,以谣制谣。”刘宏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曹节能散布谣言,他也能。而且要做得更巧妙,更让人信服。

“第三步,请君入瓮。”他的笔尖重重一点。既然对方想借天象生事,他就给他们创造一个“完美”的机会——一个看似偶然的天象异变,诱使对方出手,然后一网打尽。

计划既定,他立即行动。

次日清晨,刘宏密召太史令陈卓和陈墨。

“陈卿,浑天仪可能预测近期天象?”刘宏开门见山。

陈墨沉吟道:“回陛下,浑天仪可演示星象运行,若要精准预测,还需历代天象记录参考。”

陈卓立即道:“老臣可提供灵台历年天象记录。”

“好!”刘宏点头,“朕要你们在三日内,推算出近期可能出现的特殊天象,尤其是那些容易被误解的异象。”

陈卓疑惑道:“陛下这是...”

刘宏意味深长地说:“有人想借天象生事,朕就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天象。”

二人恍然大悟,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刘宏通过卢植,向清流党人传递密令:暗中散布“荧惑守心实为除旧布新之兆”的说法,重点在太学生和士人中传播。

贾彪等人心领神会,立即行动。很快,洛阳城中开始流传一种新的解释:荧惑守心非但不是凶兆,反而是“除奸佞,迎新政”的吉兆。这种说法引经据典,甚至搬出先秦记载,说得有鼻子有眼。

曹节党羽察觉后,急忙加大散布“天象示警”谣言的力度。双方在舆论场上展开激烈交锋,洛阳百姓被各种说法搞得晕头转向。

第三日,陈卓和陈墨带来推算结果。

“陛下,”陈卓呈上一卷帛书,“根据推算,三日后夜间,将有‘五星连珠’之象,但位置特殊,极易被误认为‘荧惑犯紫微’。”

刘宏眼中一亮:“好!这个天象好!”

五星连珠本是多见天象,但若位置特殊,确实容易被误解为荧惑犯紫微——这可是比荧惑守心更严重的天象,通常被认为是对帝王的直接威胁。

“陈墨,浑天仪可能准确演示这个天象?”刘宏问。

“可以。”陈墨自信道,“臣已调整浑天仪,可精准演示该天象。”

刘宏沉吟片刻,一个计划在心中成形:“朕要你们做两件事:第一,将这个预测‘泄露’给曹节党羽;第二,提前准备解释该天象的正确说法。”

二人领命。陈卓通过太史监的内线,故意将“三日后有荧惑犯紫微”的“预测”泄露出去。果然,曹节党羽如获至宝,立即开始准备借此发难。

而陈墨则联合几位可信的太史官,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天象解释,说明这只是特殊的五星连珠,并非凶兆。

刘宏同时密令皇甫嵩:“三日后夜间,暗中监控所有关键位置,特别是天牢和皇宫各处门户。若有异动,立即控制,但切勿打草惊蛇。”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三日后的夜晚。

这三日间,洛阳城中的气氛越发紧张。曹节党羽四处散布“荧惑犯紫微,帝王有难”的谣言,甚至有人公然声称“天子失德,天象示警”。

清流党人则据理力争,双方在朝堂、市井、甚至太学中激烈辩论。普通百姓无所适从,只得求神拜佛,祈祷平安。

刘宏却稳坐钓鱼台,每日照常上朝理政,对天象之争不置可否,仿佛一切与己无关。

第三日傍晚,刘宏特意宴请几位宗室老臣,席间谈笑风生,全然不觉大难临头的样子。曹节党羽得知后,更加确信皇帝尚未察觉他们的计划,暗自窃喜。

夜幕降临,星空璀璨。刘宏借故提前结束宴席,来到灵台最高处。陈墨早已将浑天仪设置妥当,陈卓和几位可信的太史官陪侍在侧。

“开始了。”陈墨轻声道。

只见夜空中,五颗行星逐渐连成一线,位置特殊,乍看确实像是荧惑星逼近紫微垣。

“报!”一个小黄门匆匆上来,“城中多处出现骚动,有人呼喊‘天象示警,帝王有难’!”

刘宏冷笑:“果然来了。”

又一个小黄门来报:“天牢附近发现可疑人影,皇甫将军已派人监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宏点头:“告诉皇甫嵩,放他们进去,等他们动手时再收网。”

与此同时,曹节秘密府邸中,一群黑衣人正在集结。

“天象已成,正是行动之时!”王甫激动道,“按计划分三路:一路攻天牢,处决郑泰;一路控制皇宫门户;一路在城中制造骚乱,牵制羽林卫!”

黑衣人们领命而去。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举一动都在羽林卫的监视之下。

灵台上,刘宏通过特制的“听筒”监听城中动静。这种听筒是陈墨最新发明,利用铜管传导,可监听数里外的声音。

“东市有骚乱...”“西街起火...”“天牢方向有打斗声...”

各种信息不断传来,刘宏冷静下令:“令皇甫嵩收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