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日食预言惊朝野(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最新章节。

卯时三刻,南宫却非殿内早已灯火通明。

青铜仙鹤灯架上跳动的火焰,将群臣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绘有山海经异兽的壁面上,恍若鬼魅起舞。殿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状的压抑,百官垂首屏息,目光却不时瞟向殿外渐明的天际,又迅速收回,生怕被同僚察觉内心的不安。

今日,是太史令王立预言日食之期。

御座上,年方十五的刘宏看似慵懒地倚着凭几,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敲着扶手上镶嵌的温润白玉。唯有侍立近旁、深知陛下习惯的老宦官吕强才看得出,那敲击的节奏远比平日急促——天子内心,绝不似表面这般平静。

刘宏的目光掠过丹陛之下。

太尉李咸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司徒桥玄须发微颤,似在强抑激动;司空刘矩则不时以袖拭额,不知是因殿内炭火太旺,还是心中焦灼。而位列百官之前的曹节,今日竟罕见地未着常服,而是披上了一袭紫绶朝服,腰环金印,冠冕整齐,仿佛不是来候天象,而是预备一场盛典。

刘宏嘴角几不可察地一勾。好个曹常侍,这是赌定了日食不至,太史令预言落空,便要借此发难,一举将“妖言惑众”的罪名扣在那些暗中非议宦官的清流头上?

“陛下。”曹节忽然出列,声若洪钟,打破了殿内死寂,“臣闻今日太史令预言有日食之异,然自光武中兴以来,凡天象示警,必因政有阙失。若今日天朗气清,日月昭彰,则可知当今圣天子在位,海内清平,而近日宫中流言、坊间诽谤,实为小人构煽,当严惩不贷!”

话音未落,几位御史台的官员便齐声附和:“曹常侍所言极是!天日昭昭,岂容诡言惑众?”

卢植立于中阶,眉峰紧蹙,正要出言反驳,却见御座上的少年天子轻轻抬手。

“曹常侍忠心可嘉。”刘宏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少年清朗,却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然,天象幽微,岂是人力可妄断吉凶?太史令掌天文历算,恪尽职守,有所预言,亦是分内之事。纵今日无食,亦不过学艺不精,何来构煽之说?”

他语气平和,却将曹节那番夹枪带棒、意欲引向党争的言论,轻巧地拨回了“学术不精”的范畴。

曹节面色一沉,正要再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太史令王立,在两名灵台郎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奔入殿中。他发冠歪斜,官袍上甚至沾着些许露水泥渍,显然是一路疾跑而来。这位平素最重仪容的老臣,此刻却满面潮红,眼神中交织着极度亢奋与难以置信的惊惶。

“陛…陛下!臣…臣…”王立扑跪在地,气喘吁吁,竟一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满殿哗然!

曹节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厉声道:“王太史!可是推算有误?天象无异?你好大的胆……”

“不!不——!”王立猛地抬头,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刺耳,“出现了!出现了!圭…圭影!正在触及临界之线!距初亏…距初亏不足一刻!分毫不差!分毫不差啊!”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嘶吼出来,仿佛要将胸腔中那股巨大的震撼尽数倾泻。

“什么?!” 殿内瞬间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目光齐刷刷射向王立,旋即又猛地转向殿外那片正逐渐被晨曦染成金红色的天空。

曹节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化为错愕,继而是一片铁青。他身旁的几个阉党骨干,更是面无人色,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刘宏敲击玉石的指尖倏然停住。他缓缓坐直身体,目光沉静地掠过殿下百态,最终落在王立身上。

“王太史,镇定。”少年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既如此,便依礼制,备救日仪式。众卿,随朕至灵台,观天敬德。”

命令简洁而从容,仿佛那石破天惊的预言,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

灵台高耸,俯瞰洛都。

寒风猎猎,吹得百官袍袖鼓荡。祭坛已匆匆设好,牺牲陈列,太祝高声吟唱着古老的祷词,声音在空旷的高台上显得格外苍凉。

所有人的心却都不在仪式上,无数道目光死死盯着天际那轮逐渐升起的太阳。

刘宏立于华盖之下,面色平静。他微微侧首,看向身旁那具经过他“点拨”改良的圭表。那根新淬炼过的青铜晷针,在晨光下泛着幽冷的青光,投下的影子正以一种肉眼几难察觉的速度,向着表盘上那道刻痕缓缓逼近。

他的思绪飘回月余前。那次“偶然”驾临灵台,他状似无意地提及《周髀算经》中“暑极则晷短,寒极则晷长”之理,又“好奇”地问起晷针受热膨胀是否会影响测影精度,甚至亲手用烛火炙烤一根铜簪演示给王立看。最后,他“突发奇想”,建议可否将晷针稍作打磨,并置于不同温度下反复测量校准,以追求“至精至准”。

王立当时眼中闪过的,是茅塞顿开的狂喜。此后夜以继日地调试、观测、计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