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盐铁专营补军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最新章节。
他走到周忠面前,目光逼视着他:“你是想做一个守着空荡荡的库房,眼睁睁看着前线将士因缺饷少粮而败亡,看着胡虏践踏我山河的‘清廉’之臣?还是想做一个或许会招致骂名,但却能实实在在为北伐提供支撑,保住我大汉国本的‘实干’之臣?!”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周忠的心头。他脸色变幻,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充满无奈与认命的叹息,颓然躬身:“老臣……老臣遵旨。”
“好!”刘宏不再看他,转向卢植,“卢爱卿,此事由你总揽,周爱卿协理!立刻拟定具体章程!”
“第一,设立‘盐铁专卖署’,直属大司农,选派干练酷吏主持,授予其巡查、缉私、惩处之全权!凡有大宗私盐、私铁,一经查获,货物没收,主犯严惩,家产充公!”
“第二,即刻派出御史及皇室专员,分赴主要产盐区及大型铁官,监督生产,核对账目,严查贪腐及与地方豪强勾结之事!凡有阻挠新政、阳奉阴违之地方官吏,无论品级,一经查实,立即革职拿问!”
“第三,颁布诏令,明确此次强化专营,乃为筹措北伐军资之临时举措,待北疆平定,再行商议调整。同时,严令各地官府,需平抑盐价,若有奸商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严惩不贷!尽量减缓对民生的冲击。”
刘宏的指令一条条发出,思路清晰,手段强硬,显然已是深思熟虑。他深知无法完全避免负面影响,只能尽量控制,并将主要矛头对准那些掌握大量资源的地方豪强。
“老臣领旨!”卢植郑重应下,他知道,自己接下了一个烫手山芋,但也唯有此法,能最快见到成效。
皇帝的意志,通过正式的诏书和强势的执行力,迅速转化为行动。一道道关于强化盐铁专营的政令,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向帝国的各州郡。新成立的“盐铁专卖署”的酷吏们,手持皇帝敕令,如同鹰犬般扑向各地的盐场、铁矿和重要商路。
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原本流入地方豪强和私贩口袋的巨额利润,开始被强行截流,汇入大司农的府库。虽然因此导致的盐价小幅上涨引来了一些民间怨言,但在朝廷“北伐大业”和严厉打击奸商的旗帜下,暂时还未形成大的风浪。
然而,真正的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汹涌。
冀州,中山国,无极县。
甄氏府邸,书房之内,气氛压抑。当代家主甄逸(历史上甄宓之父),一位年约四旬,面容儒雅却此刻眉头紧锁的中年人,正将一份来自洛阳的邸报重重拍在案上。邸报上,赫然刊登着朝廷强化盐铁专营的诏令摘要。
“岂有此理!朝廷这是要断我等活路啊!”甄逸尚未说话,旁边一位族老已经愤然出声。甄家乃冀州望族,虽非最顶尖的世家,但在本地树大根深,其家族涉及多项产业,其中便包括通过暗中持股和控制渠道,参与渤海郡的盐业私贩,获利极丰。朝廷这一纸诏令,等于直接砍掉了甄家一条重要的财源。
“活路?”另一位较为沉稳的族老叹了口气,“怕是没那么简单。我看朝廷此举,名为筹饷,实则是想借此机会,收回地方利权,打压我等豪强。皇帝年轻,手段却如此酷烈……”
甄逸揉了揉眉心,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冷意:“卢植献策,皇帝拍板。这是冲着我们来的。专卖署的人,已经到渤海了,我们那几个明面上的代理人,都被盯上了,损失不小。”
“难道我们就这么忍了?”先前那族老不甘道。
“不忍又能如何?”甄逸目光阴沉,“公然对抗朝廷?那是自取灭亡。皇帝手握大义名分,又是为了北伐,此刻谁敢冒头,就是与‘国贼’无异。”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萧瑟的秋景,缓缓道:“但是,这笔账,不能就这么算了。朝廷不让我们好过,我们也得让他们知道,这天下,不是他刘宏一个人说了算的!”
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通知下去,我们掌控的渠道,暂时收缩,避其锋芒。但是,暗中……可以给朝廷制造点麻烦。比如,让盐运变得更‘困难’一些,让某些地方的铁器,变得‘稀缺’一些。还有,洛阳那边,不是有我们交好的官员吗?该让他们出声了,总不能光拿钱不办事。”
“另外,”甄逸的声音压得更低,“听说……钜鹿那边,有个叫张角的,在传什么‘太平道’,颇得贫苦百姓之心?或许……可以‘资助’一下,给朝廷添点乱子,让他们知道,这民心,不是那么好得的!”
书房内的几人闻言,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寒意与决然。皇帝的刀已经砍到了身上,他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洛阳的政令如同狂风,试图席卷一切资源为北伐服务。然而,地方豪强的抵抗,如同坚韧的野草,在狂风中伏低身子,却将根系更深地扎入泥土,伺机反扑。冀州甄氏的不满与暗中动作,仅仅是冰山一角。刘宏以盐铁之利强行给北伐输血的同时,也在帝国的肌体上,埋下了一颗躁动不安的种子。
这暂时的财富,能否换来北疆的胜利?而这胜利的代价,又将在未来,以何种形式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