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定襄会盟抚诸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最新章节。
定襄城,这座塞外重镇,在深秋的寒风中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会。与美稷王庭的匈奴风格不同,定襄是汉家城池,砖石结构的城墙巍然矗立,此刻更是旌旗招展,汉字龙旗与各色归附胡部的旗帜交错林立,在苍茫的天际下猎猎作响。城门口,甲胄鲜明的汉军士卒持戟肃立,眼神锐利,无声地展示着帝国的武威与秩序。
城内最大的校场已被临时改造成会盟之地,高台搭建,铺着红色的毡毯,四周篝火熊熊,驱散着寒意。来自草原各部的首领、王公们,穿着各自最华贵的皮裘,佩戴着象征权力的骨饰和金器,在汉军礼官的引导下,依次入场。他们的神情复杂,交织着对汉军兵威的敬畏、对未来的忐忑,以及一丝对可能获得好处的期待。
刘宏端坐于高台主位,身着庄重的玄色冕服,通天冠下的面容平静无波,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台下这些草原上的枭雄。他深知,阴山一战和箭书攻心,只是打掉了檀石槐的嚣张气焰和部分军心,但要真正瓦解鲜卑的势力,光靠武力远远不够。必须将这些仍在观望、甚至暗中与檀石槐藕断丝连的部落,彻底拉拢过来,从根源上孤立那个北逃的敌人。
卢植与皇甫嵩分坐两侧,一文一武,气场沉凝。段颎则按剑立于台下,如同一尊门神,他凌厉的目光让一些本就心怀鬼胎的部落首领不敢直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是大国威仪与强盛军力共同铸就的氛围。
“乌桓大人峭王,率部觐见大汉皇帝陛下——!”
“南匈奴右贤王呼厨泉,觐见陛下——!”
“鲜卑东部素利部落大人,觐见——!”
“夫余国使者……”
“高句丽……”
随着礼官一声声悠长的唱喏,各方势力的代表依次上前,向高台上的刘宏行跪拜之礼。场面宏大,秩序井然,展现着汉帝国在东北亚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
刘宏微微颔首,算是回礼,目光却在这些首领的脸上细细逡巡。他看到了乌桓峭王眼中精明的算计,看到了南匈奴呼厨泉(代表其兄羌渠单于前来)那份刻意表现的恭顺下的审慎,也看到了鲜卑素利等部落大人那难以掩饰的惶恐与摇摆——他们既怕汉军的报复,又担心彻底背叛檀石槐会引来清算。
“诸位首领、使者,远来辛苦。”刘宏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传遍全场,“今日朕召诸位于此,非为耀武,实为共商边塞安宁、各族生息之大计。”
他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主题,也让台下所有胡酋的心都提了起来。
盛大的宴会随即开始。烤得金黄流油的全羊,大坛醇美的美酒,各种中原的精美糕点、果品被源源不断地送了上来。汉家宫廷乐师奏起雅乐,虽与草原风格迥异,却自有一种庄重恢弘的气度。
酒过三巡,气氛稍微活络了一些。刘宏看准时机,开始了今日的重头戏——封赏。
卢植手持诏书,上前一步,朗声宣读:
“乌桓大人峭王,深明大义,率先归附,助王师,稳边陲,功在社稷!特册封为‘率众王’,赐金印紫绶,赏黄金五百斤,锦帛两千匹,许于上谷郡互市!”
峭王闻言,大喜过望,连忙离席跪拜,用略显生硬的汉语高声道:“臣,谢陛下隆恩!乌桓部众,永为大汉藩篱,誓死效忠陛下!”他得到的不仅是虚名,更是实实在在的贸易特权,这对他部落的发展至关重要。
“南匈奴右贤王呼厨泉,恪守盟约,助守边塞,忠谨可嘉!加封‘安北侯’,赏黄金三百斤,锦帛千五百匹,美稷互市份额增加三成!”
呼厨泉也赶紧出列谢恩,心中暗自松了口气,汉帝并未因之前南匈奴的摇摆而秋后算账,反而增加了好处,这让他安心不少。
接着,卢植又宣读了对其他一些较小部落首领的封赏,或为“归义侯”,或为“顺义王”,皆有相应的金帛赏赐和互市许可。这些部落首领原本惴惴不安,此刻见不仅无事,反而得了封赏和通商之利,无不感激涕零,纷纷表忠心,痛斥檀石槐的暴虐,歌颂大汉皇帝的天恩。
整个会场的气氛,开始从最初的紧张压抑,转向一种热烈而恭顺的氛围。汉帝的慷慨和“既往不咎”的态度,极大地安抚了这些草原首领的心。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被这表面的和谐所迷惑。当封赏进行到那些原本依附檀石槐较紧、如今见风使舵前来归附的鲜卑部落时,刘宏的语气虽然依旧平和,但话中的分量却陡然加重。
“鲜卑素利部落大人,”刘宏的目光落在那个身材矮壮、眼神闪烁的部落首领身上,“尔部先前追随檀石槐,屡犯边塞,本属罪不容诛。”
素利大人吓得脸色一白,手中的金杯差点掉落。
“然,”刘宏话锋一转,“念尔能迷途知返,率先来归,朕便网开一面。赐尔‘归义侯’爵,赏金百斤,帛五百匹。”
素利这才缓过气来,连忙叩首谢恩,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