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润物无声·滔滔不绝(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特使在驿馆遇刺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一块巨石,在沛县掀起了惊涛骇浪。

赵政与萧何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两人立即赶往驿馆,只见县尉已经带人将驿馆团团围住,曹参正在现场查验痕迹。

"刺客是从后窗潜入,一刀毙命。"曹参面色凝重,手指轻轻拂过窗棂上的血迹,"特使的随从说,昨夜听到特使与人争执,但没看清来人面貌。"

赵政注意到地上散落着几片竹简,弯腰拾起。上面记载的正是特使此次前来督查的各项事务,其中"严查徭役征发"几个字被朱笔重点圈出。

萧何低声道:"此事蹊跷。特使昨日才到,今日就遇刺......"

县令慌慌张张地赶来,汗水浸湿了官服:"这、这可如何是好!朝廷特使死在沛县,我等都要受牵连啊!"

就在众人慌乱之际,赵政却异常冷静。他仔细勘察现场,在窗棂上发现了一小块被勾住的粗布。这布料,与昨日在集市上见到的某个游侠儿所穿衣物颇为相似。

"此事未必是坏事。"赵政忽然开口,引得众人侧目。

县令急道:"赵吏掾何出此言?"

"特使遇刺,上级必会派人调查。在此期间,我县各项事务反倒可以便宜行事。"

萧何立即领会了赵政的言外之意,接口道:"正是。当务之急是维持本县稳定,避免再生事端。"

借着这个契机,赵政开始推行他筹划已久的新政。

第一项是重新核定田产。赵政带着几个书吏,亲自下乡丈量土地。在一个村子里,他们遇到了麻烦。

"这块地明明是我家祖产!"一个老农激动地指着地契,"凭什么要重新丈量?"

赵政不慌不忙地展开一卷竹简:"老丈请看,这是三十年前的田册。您这块地原本只有五十亩,如今却有一百亩。多出来的这些......"

他指着地界处新开垦的荒地:"是您这些年开垦的吧?按照秦律,新垦之地可免赋三年。"

老农愣住了,他原本以为官府是要加税,没想到......

"赵、赵大人说的是真的?"

"自然。"赵政微笑,"不仅如此,下等田亩赋税减半。像您这样的老人家,还可以再减一成。"

消息传开,百姓们从最初的抗拒变成了积极配合。赵政借机建立了详细的户籍田册,暗中为贫苦农户减免赋税。

第二项是改良粮仓管理。赵政发现县仓存粮多有亏空,便设计了一套新的管理制度。

"每仓设三把钥匙,县令、县丞、主吏掾各持一把。出入库需三人同时在场记录。"赵政向萧何解释这个制度时,萧何抚掌赞叹。

"妙啊!如此既可防贪腐,又可明确责任。"

更妙的是,赵政以"预防灾荒"为由,说服县令允许在各乡设立义仓。这些义仓由乡老管理,存储应急粮食。

一日,赵政巡视到城西义仓,正好遇见刘邦带着一帮人在帮忙搬运粮食。

"刘亭长今日怎么有此雅兴?"赵政打趣道。

刘邦抹了把汗,笑道:"樊哙那小子说这边管饭,我就带着兄弟们来了。不过说真的,"他压低声音,"你这义仓设得好。万一哪天闹饥荒,这可是救命粮啊。"

第三项是以"整训乡勇"为名,组织青年操练。赵政将这个差事交给了曹参。

曹参起初有些犹豫:"私自练兵,这可是大罪。"

赵政指着县令签发的公文:"曹兄多虑了。这是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名正言顺。"

训练场上,周勃正在教导青年们射箭。令赵政惊讶的是,贩缯为业的灌婴居然也是个射箭好手,箭无虚发。

"没想到灌兄还有这般本事。"赵政赞叹道。

灌婴不好意思地笑笑:"小时候跟着家父学过几天。"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樊哙。这个杀狗为生的壮汉力大无穷,但射箭时总是把弓拉断。最后曹参只好让他专门负责教习近身格斗。

"看俺的!"樊哙一个过肩摔把陪练的壮汉撂倒在地,得意地大吼。那模样,活像刚宰完一头肥猪。

这日清晨,赵政换上便服,独自来到市集。晨雾未散,市集上已是人声鼎沸。他在一个卖陶器的小摊前驻足,随手拿起一个陶罐把玩。

"这位先生好眼力,"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这是最新烧制的,一个钱两个。"

赵政放下陶罐,状似随意地问道:"近来生意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