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剑指咸阳·志在必得(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渭水的黎明是在血色与硝烟中降临的。

韩信伫立在“破浪号”楼船的甲板上,冰冷的晨露凝结在铁甲边缘,随着船身微微晃动而簌簌滴落。他深邃的目光如鹰隼般穿透河面上未散的薄雾,紧紧锁定西岸那片连绵如乌云压顶的楚军营寨。连日的激战已让渭水变了颜色,浑浊的河面上漂浮着断戟残旗、破碎的船板,以及无数肿胀发白的尸首,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腥气与血腥味、焦糊味混杂在一起的刺鼻气息。

“将军,楚军又在尝试架设浮桥。”副将压低嗓音,手指向对岸那些影影绰绰忙碌的身影,语气中带着压抑的紧张。

韩信微微眯起眼睛,唇角勾起一抹冷峻如刀的弧度:“传令,让‘雷石’伺候。”

所谓“雷石”,是工匠们依据赵政超越时代的指点,在新式投石机基础上改造的守城利器。当对岸楚军费力将一批木筏推入水中,开始铺设桥面时,韩信的令旗骤然挥下。

数十架隐蔽在岸边茂密林中的投石机同时发出怒吼,巨大的石弹带着撕裂空气的凄厉尖啸,划破长空,狠狠砸向渭水中的浮桥。与往常不同,这些石弹在接触水面或木筏的瞬间猛然炸开,迸溅出无数尖锐的、经过特殊打磨的碎石片,如同死神挥舞的镰刀,无情地横扫正在作业的楚军。凄厉的惨叫声顿时响彻河岸,刚刚搭起雏形的浮桥在血花四溅中分崩离析,河面再添一片狼藉。

“报——!”一名传令兵快步登船,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染着汗渍的军报,“曹参军急信,函谷关已得手!”

韩信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帛书,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曹参这支奇兵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三日前,曹参率领五千精锐,冒着瓢泼大雨,沿着连樵夫都望而却步的山间险道,手足并用,日夜兼程,终于在今日拂晓时分,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函谷关守军面前。

函谷关下,战事正酣。

曹参浑身浴血,厚重的铁甲上嵌着几支狰狞的断箭,他如同从血池中捞出的战神,挥舞着长戟,巍然屹立在关墙之上。守关的楚军根本没想到会有一支敌军如同鬼魅般从背后崇山峻岭中杀出,仓促间甚至连沉重的城门都来不及完全闭合。

“儿郎们!随我杀进去,断了项羽的归路!”曹参声如洪钟,震得墙头灰尘簌簌落下,他一马当先,如同铁锥般冲入关内。他身后的沛县将士如决堤的潮水般汹涌而上,与惊慌失措、建制混乱的楚军展开殊死搏斗。

这场突袭来得太快、太猛,驻守函谷关的三千楚军甚至没能组织起一次有效的抵抗。不到一个时辰,那面象征着项羽霸业的楚字大旗便被砍倒,沛县的蓝色旗帜在关楼之上冉冉升起。曹参一脚踢开楚军守将尚温的尸体,胡乱抹了把溅满血污的脸庞,对气喘吁吁的副将下令:“快!立即焚毁关内所有囤积的粮草,用巨石堵塞关门!我要让项羽的援军,一粒米也休想运过去,一个人也别想轻易进来!”

浓烈的黑烟滚滚升起,直冲云霄,函谷关这个扼守关中咽喉的天下雄关,就此易主。

就在函谷关陷落的同一天,咸阳宫深处,一场关乎秦国最后血脉与文明传承的秘密会晤,在压抑的氛围中悄然上演。

子婴独自坐在空旷而冰冷的大殿中,身上仍穿着正式的秦王礼服,玄衣纁裳的华美却掩不住他满脸的憔悴与绝望。连日来的围城,担惊受怕,以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挣扎,已经让这位末代秦王瘦脱了形,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唯有那双眸子中还顽强地保留着最后一丝属于王族的尊严。

殿门被轻轻推开,一道披着黑色斗篷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走入,仿佛融入了殿内昏暗的光线。来者取下兜帽,露出赵政那沉静如水,却仿佛能洞悉一切的面容。

“你……终于来了。”子婴缓缓起身,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寡人……不,我已经按照约定,将传国玉玺……送出了。”他知道,那是他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手,或许能换取一线生机的筹码。

赵政微微颔首,目光沉稳地扫过大殿。这里依旧保留着昔日的辉煌与庄严,鎏金的盘龙柱子在微弱的光线下反射着幽光,玉石铺就的地面光可鉴人,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深入骨髓的颓败与死寂气息。

“项羽大军不日就要发动总攻。”子婴踉跄走到窗边,望着宫城外远处升起的缕缕不祥黑烟,声音带着颤抖,“咸阳……守不住了。这大秦的宗庙……怕是……”

“我知道。”赵政语气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所以我来了。”

子婴猛地转身,浑浊的眼中爆发出最后一缕希冀的光芒:“你能救咸阳?能救这满城百姓,能存我嬴姓宗庙?”

“我不能保证救下整座城,救下每一个人。”赵政直视着子婴那双充满绝望与期盼的眼睛,“但我可以给你,和你的直系宗室,指一条或许能活下去的生路。”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子婴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苦涩笑容:“生路?像我这样的亡国之君,宗室主脉,天下虽大,哪里还有我的生路?项羽……刘邦……他们谁会容我?”赵政想了想说的也是,历史上,子婴投降刘邦后,确实被暂时安置,但最终仍被随后入咸阳的项羽所杀。

“有。”赵政向前踏出一步,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让人信服的力量,“带着你的核心族人,跟我去沛县。在那里,你们可以隐姓埋名,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安稳度日。我以信誉担保,只要你们安分守己,可保性命无虞,衣食无忧。”

子婴彻底怔住了,他仔细地、近乎贪婪地端详着赵政的脸,仿佛要从这个近来声名鹊起、神秘莫测的军师脸上,找出他这么做的真实意图:“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帮我们?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赵政没有直接回答这个尖锐的问题,只是将目光投向大殿深处那高高在上、却已空置许久的龙椅。前世今生,多少恩怨纠葛,多少雄心壮志,多少未竟的遗憾,都与那位置纠缠不清。此刻,或许只有他自己明白,这份安排中,是否夹杂着一丝对前世血脉延续的复杂情愫,抑或完全是基于当下现实利益的冷静考量。一切尽在不言中,化作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考虑。”赵政说完,作势转身欲走。

“等等!”子婴突然叫住他,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尖锐,“我……我愿意接受你的条件。但是……我还有一个请求,或者说,条件。”

“说。”

“带上宫中秘府收藏的典籍。”子婴颤抖着手指,指向偏殿的方向,“那些竹简,那些史书,诸子百家的着述,农工医卜的记载……不能让它们都毁于战火。大秦可以亡,嬴姓宗室可以散,但先人的智慧,华夏的文脉,不能就此断绝啊!” 他知道赵政入咸阳时,萧何曾抢先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的律令图书,但宫中所藏,远不止那些。

赵政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随即化为一丝淡淡的赞赏:“好。这个条件,我答应你。我会立刻派人来协助搬运,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

当赵政的身影消失在咸阳宫深邃的门廊外时,天色已近黄昏。如血的夕阳余晖毫无保留地泼洒在整座庞大宫殿群的琉璃瓦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红色光芒,仿佛在无声地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到来的、更加惨烈的劫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