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人心为壤·制度为种(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是东海巡防队!是楚地的人!”有人惊喜地喊道。

为首的队率举起弩箭,对着追兵方向喝道:“此乃东海楚地界!擅闯者,依律拘捕!”

汉地追兵见状,悻悻地停下脚步,骂了几句,终究没敢越界,调转马头回去了。

张翁瘫软在地,大口喘着气,看着那些面容肃穆却眼神清正的巡防队员,仿佛看到了救星。

楚地,庐江郡,新政示范村外。

逃难的关中百姓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营帐里。萧何亲自前来巡视,安排医官诊治病人,发放粥食。

张翁捧着刚刚领到的、颗粒饱满的“金黍”粮种,双手颤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穿着吏服、面容和善的年轻人正耐心地向他解释:“老伯,这是贷给你们的粮种,秋收后按一成归还即可。若是收成不好,还能申请延缓。那边,”年轻人指着不远处一片刚刚划分好的田地,“就是分给你们暂耕的熟地,村里的护粮队下午会过来帮你们一起下种。”

“护……护粮队?”张翁茫然。

恰在此时,一队精神抖擞的汉子迈着整齐的步伐跑过营地外围,他们手臂上都缠着红布条,腰间挂着短弩和一本小册子。带队的是个精悍的年轻人,看到萧何,立刻停下行礼:“萧先生!北区三村护粮队日常巡逻完毕,未发现异常!”

萧何微笑着点头:“辛苦了,去帮新来的乡亲们把地种上。”

“是!”那队率爽快应下,立刻招呼队员们拿起农具,走向分配给张翁他们的田地,动作麻利地开始帮忙翻土、播种,一边干活,还一边跟旁边看着的关中百姓讲解这种“金黍”的习性。

张翁看着眼前这一幕,官吏和气,兵不欺民,粮种在手,希望在心。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东海城的方向连连磕头,老泪纵横:“青天啊!这才是青天啊!咱们……咱们总算找到活路了!”

他的哭声,感染了其他逃难来的关中百姓,一时间,营地里哭声、感叹声、庆幸声响成一片。这哭声,是对东海新政最朴素的认可,也是对刘邦汉地最无声的控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关中,更多的百姓在绝望中看到了南方的光亮,拖家带口,冒着被抓住的风险,踏上了逃亡之路。

南海之滨,新建的镇守营地。

海风带着咸腥气息吹拂着猎猎旌旗。五百名经过甄选的项羽旧部,换上了东海的制式皮甲,正在韩信的副将指挥下进行水战操练。小船如离弦之箭穿梭在近海,士兵们呼喝着辨识旗语、演练接舷。

营地边缘,立着一块巨大的木制公示牌,“军功授田公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上面清晰地列出首批因清剿小股海盗而立功的十名士兵的姓名、籍贯,以及其所获田产的位置、亩数,末尾明确标注“可世袭”。

几名士兵围在公示牌前,指着上面的名字,脸上洋溢着激动与羡慕。

“看!是江东的老王!他家分到的水田就在庐江边上,那可是上好的田地!”

“听说他婆娘和娃已经接过去了,官府还给分了临时住的屋子!”

“好好干!下次立功,咱们的名字也能刻上去!”

不远处,韩信与项羽并肩而立,望着操练的士兵和那块公示牌。

项羽沉默了很久,海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他们……很久没笑得这么踏实了。”

韩信没有看他,目光依旧锐利地扫视着海面:“为将者,所求不过如此。带他们打胜仗,带他们活下去,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项羽深吸一口气,没有再说话。他曾经追求的霸业,如同眼前这浩瀚却虚无的海市蜃楼,而脚下这坚实的营地、士兵脸上真切的笑容、那块写着田亩分配的木板,却有着前所未有的分量。

东海城,羁押院已名存实亡,项羽的行动限制已被解除大半。

夜色如水,赵政再次来到院中,看着那株“火种”幼苗又长高了几分,鲜红的果实隐在叶间。

项羽从屋内走出,手中拿着一封刚刚由旧部辗转送来的家书。他走到赵政身边,将家书递过去,语气复杂:“你看看。”

赵政接过,就着月光扫了一眼。是一个获授田的士兵写给仍在关中亲戚的家书,信中详细描述了楚地分田、家属安置的情况,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并极力劝说亲戚设法迁来楚地。

“他在帮我招揽民心。”项羽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嘲,更有一丝释然,“我曾以为,唯有裂土封侯,方能酬谢他们的忠诚。如今看来……”他顿了顿,看向赵政,“你这套规矩,比我的封赏更得人心。”

赵政将家书递还,目光掠过星空,望向北方:“因为封赏出于个人喜恶,可予可夺。而规矩,立在那里,对所有人都一样。百姓和士卒要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恩赐,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望。”

此时,墨影悄无声息地出现,递上一份密报。

赵政看完,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将密报递给项羽。

项羽接过,借着月光快速浏览,脸上先是愕然,随即露出一抹苍凉而古怪的笑容,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哈……哈哈哈……他刘邦……他居然……也在强行推广你那‘劝农令’?可惜啊,画虎不成反类犬,听说关中已是怨声载道,百姓逃亡者日众。”

赵政轻轻抚摸着“火种”柔韧的枝条,感受着指尖传来的生命律动。

“种子,我已经撒下去了。”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洞穿时空的力量。

“现在,该着急上火,四处找种子甚至抢种子的……”

“……是那些当初嘲笑我只会种地的人。”

夜空下,那株名为“火种”的植物,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然绽放出一朵新的花苞,猩红如血,灼灼如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