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江东归附·兵不血刃(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又是这套缓兵之计!”刘邦不耐烦地打断,眼神阴鸷地盯着张良,“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刘邦不如他赵政?你是不是也想去东海?!”

张良低下头,不再言语。他知道,任何劝谏在此刻的刘邦听来,都是别有用心。他默默退到角落,看着刘邦在殿内咆哮,看着群臣恐惧的眼神,心中那片对汉地最后的希望,彻底熄灭了。他悄悄将袖中一份记录着汉地兵力虚实、民生凋敝的密折,往里塞了塞。

楚地,江淮水利工程终点。

巨大的堤坝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江河之上。新开挖的疏水渠清澈见底,正将多余的河水引入远处的洼地。两岸,刚刚接受渠水灌溉的田地里,“金黍”苗一片翠绿,长势喜人。

萧何带着验收的官吏,仔细检查着堤坝的每一处接口,测量着渠水的深度和流速。无数百姓自发地聚集在堤坝两岸,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感激。

“萧大人!这水渠真是及时雨啊!俺家那十几亩坡地,以后也能变成水浇地了!”

“以后再也不用怕夏天发大水了!感谢东海!感谢萧大人!”

欢呼声此起彼伏。

虞子期站在项羽身边,看着这万民欢腾的场面,看着那些百姓看向东海官吏时发自内心的信赖眼神,再回想江东百姓面对汉地官吏时的恐惧与麻木,心中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不仅仅是水利工程的胜利,更是人心的向背。

项羽轻声道:“子期兄,你看这堤坝,用的青石,拌的糯米灰浆,征发的民夫,皆取之于民,却用之于民。东海要的,不是一个被打服的天下,而是一个能活下去,并且能越活越好的天下。”

虞子期久久无言。随后,项羽又带他去了庐江的流民安置区,看了井然有序的农技培训;去了南海盐场附近的镇守营地,看了那些精神饱满、因军功授田而士气高昂的江东旧部。

当看到一名旧部将领兴奋地向他展示家中刚分到的田契和官府协助建造的新房图纸时,虞子期最后的心防,彻底崩塌了。

他转身,对着项羽,深深一揖:“项将军,不,项使者!虞某……服了!并非服于东海兵威,而是服于这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道’!我虞氏,愿率江东子弟,归附东海!”

东海城议事堂。

虞子期与江东十余家大族联名签署的归附文书,被恭敬地呈送到赵政案前。

堂内,萧何、韩信等重臣皆在。项羽站在堂中,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赵政仔细看完文书,抬头看向项羽,目光中带着赞许:“霸王此行,兵不血刃,收取江东,免去无数干戈,活人无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项羽拱手,语气沉稳:“羽不敢居功,此乃主公新政深得人心,亦是江东父老渴望安宁所致。羽,只是做了一个引路人。”

赵政颔首,当即下令:“即日起,置江东郡。任命项羽为江东安抚使,总揽江东归附初期一应事宜,协调新政推行。萧何,即刻遴选八十名干练官吏,携带户籍册、粮种、农具,随项安抚使赴江东,尽快落实授田、贷种、减赋等政策,使江东百姓早日感受新政之惠。”

“诺!”萧何躬身领命。

“韩信,”赵政又道,“江东初定,需防小人作乱。调派一营精锐,归项安抚使节制,维持地方秩序,同时,楚地、南海防线,不可松懈。”

“遵命!”韩信抱拳,看向项羽的眼神,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同为臣僚的认可。

项羽再次躬身:“羽,定不负主公所托!”

议事结束后,赵政与萧何、韩信站在堂前,望着庭院中那株“火种”,它已然开花,猩红的花朵簇拥在一起,如同燃烧的火焰。

韩信仍有顾虑:“主公,江东虽下,但项羽旧部甚多,让他回去,又掌军政初权……”

赵政微微一笑,打断了他:“他在找他的根,我们给了他土壤。一个找到根的人,只会想办法让根扎得更深,而不是再把根拔出来。至于权力……”他顿了顿,声音带着洞悉世事的淡然,“你看那江水(指向远方),它奔流到海,需要堤坝引导,却从不会真正被堤坝拥有。”

此时,一名墨影卫悄然现身,递上密报。

赵政看完,递给萧何和韩信。密报上写着,刘邦因急怒攻心卧病,却仍强令周勃加大边界管控,导致汉军内部怨声载道,已有数名中级将领暗中与东海联络。而张良,已多日称病不出府门。

萧何抚须感慨:“刘邦仍在试图用泥土堵塞已然决堤的江河。”

赵政负手而立,目光仿佛穿透宫墙,看到了那不可逆转的天下大势:

“他堵得越狠,溃堤时的洪流,就会越发汹涌。”

“而我们,”他轻轻触碰了一下“火种”那火焰般的花瓣,感受着其下的坚韧生机。

“只需继续疏浚河道,引导这滔滔民心……”

“汇入我们正在开创的,这片新的海洋。”

东海之外,阴云密布的关中上空,隐隐传来了雷声,仿佛预示着一场无法避免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东海境内,包括新归附的江东,却是一片雨过天晴,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