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子房称病·选择明主(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王陵假意上前虚扶一下,顺势在张良对面的席子上坐下,看似随意地问道:“留侯乃国之柱石,如今汉地多事,流民不安,边境不宁,大王忧心如焚。不知留侯卧病期间,可曾思得安民定邦之良策?大王可是期盼着留侯能再次献上如当年下邑之谋般的奇策啊!”

这话问得极具试探性,既点明了刘邦的困境和对张良的“期盼”,又将“安民”这个敏感话题抛了出来。若张良顺势进言,则表明他虽“病”却仍关注朝局,甚至可能借此机会再次推销与东海缓和的主张;若他推脱不言,则坐实了“消极避世”,甚至“心怀二志”的嫌疑。

张良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显得疲惫不堪,他喘息着,声音断断续续:“王大人……谬赞了……良如今……头脑昏沉,如坠云雾……连这书卷上的字,都看得模糊……哪还有什么良策可献?安民……定邦……乃大王与诸位肱股之臣之责,良……有心无力,唯有静养,盼能早日……为大王分忧……”

说着,他仿佛用尽了力气,从袖中颤巍巍地取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奏疏,递给王陵:“此乃良……请辞一切职务,归家静养之奏疏……劳烦王大人……转呈大王。良……实在愧对大王的信任……”

这一招以退为进,恰到好处。王陵接过那封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奏疏,眼中闪过一丝得色。张良主动请辞,无疑是向他们丰沛集团示弱,也避免了继续在敏感问题上纠缠。他假意劝慰道:“留侯何必如此?大王还需倚重您呢!您且好生养病,这奏疏,本官定当为您带到。”

又虚情假意地关怀了几句,王陵心满意足地起身告辞。

看着王陵离去的背影,直到脚步声彻底消失在院外,张良才缓缓直起身子,脸上的病态潮红和虚弱如同潮水般退去,恢复了那种深潭般的平静。他走到窗边,看着王陵一行人消失在雨幕中,眼神没有丝毫波澜。

确认无人窥视后,张良再次打开暗格,取出那卷记录着汉地核心机密的帛书。他没有丝毫犹豫,走到书案前,取过一张新的、质地普通的信纸,以一种与平日截然不同的、略显潦草却依旧清晰的笔迹,开始快速抄录上面的关键信息——主要是各郡县兵力空虚之处和民生怨气的沸点。

完成后,他将原帛书小心放回暗格深处,仿佛埋葬一个时代。然后,他将抄录好的信纸仔细封入一个没有任何标记的普通信封内。

他轻轻击掌三下,那名心腹老仆如同影子般再次出现。

张良将信封递给他,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你亲自去一趟,将此信,交到东海边界巡防队主事之人手中。”

老仆身体微微一震,抬头看向张良,眼中充满了震惊与询问。

张良迎着他的目光,眼神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丝此前从未有过的、如释重负般的坚定。他缓缓补充道,语气轻得像一声叹息,却又重得能压垮一个王朝:

“什么都不必多说,只需告诉他们——”

“留侯,愿观水势。”

老仆深吸一口气,接过那封仿佛烫手的信,重重叩首,随即无声地退入阴影之中。

书房内,只剩下张良一人,和窗外永不停歇的雨声。

他再次望向汉王府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那个在病榻上挣扎、在猜忌中咆哮的旧主。

他曾将毕生所学、将复兴韩国的渺茫希望,寄托于那个市井出身却善于纳谏的沛公身上。他们曾并肩,走过最艰难的路,击败了最强大的敌人。那些纵横捭阖的岁月,那些灯火通明的谋画,并非全是虚情假意。

然而,道不同,终不相为谋。

当理想的画卷被权力的猜忌和现实的残酷撕扯得支离破碎,当“顺民心”成为空谈,而“堵民口”成为常态,他这颗曾为汉室闪耀的星辰,便注定要陨落,或者……寻找新的轨道。

“大王……”他对着虚空,无声地吐出这两个字,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有遗憾,有叹息,但最终,都化为了彻底的清明与决绝。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书案上那卷《管子》,最终停留在“顺民心”三个字上,这一次,他没有移开。

窗外的雨,下得更急了。仿佛在冲刷旧时代的污浊,也仿佛在迎接新时代的潮汐。

而智者,已做出了他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