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残灯照溃·密语透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不是让他效力,”赵政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是让他看看,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他心中‘顺民心’的道。”

就在这时,墨影卫统领突然走进来,躬身道:“主公,张良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是给您的亲笔信。”

赵政有些意外,接过信拆开,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的字迹清隽,正是张良的手笔:“闻江东民心安定,汉营哗变,知水势已顺。良愿往东海,观新政之实,若主公不弃,愿为布衣,助主公安抚民心。”

赵政看完信,递给萧何,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你看,智者终究是会选择顺应民心的。”

萧何接过信,看完后也笑道:“主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张良乃天下奇才,若能来东海,安抚民心之事,定会事半功倍!”

赵政却摇了摇头,目光望向窗外的天空——云层正在慢慢散开,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议事堂的台阶上,暖得能驱散所有寒意:“他不是为我而来,是为天下的百姓而来。再说,”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治理天下,从来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靠一群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

墨影卫统领又道:“主公,张良的人还说,张良希望能在三天后,亲自来东海城拜见您。”

赵政点了点头:“好。到时候,我亲自去城门口接他。”

就在赵政等人商议的时候,关中的汉王府内,气氛却压抑到了极点。刘邦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吕后坐在床边的锦凳上,手里攥着一枚刻着“汉”字的玉印,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神冰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审食其。

“周勃丢了边界,陈武带着士兵投奔东海,你就只会跟我说这些?”吕后的声音不大,却像冰锥一样刺人,“我让你去查张良的动静,你查到了什么?”

审食其浑身发抖,额头抵在冰凉的地面上,声音里带着哭腔:“娘娘,张良一直称病在家,府里的人都不让外人靠近。不过……不过有下人说,前几天晚上,看到张良府里有黑影出去,好像是往东海方向去了……”

吕后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像鹰隼盯上了猎物:“往东海方向去了?好,好一个张子房!”她猛地站起身,将玉印重重拍在床头的矮案上,案上的药碗都被震得晃了晃,褐色的药汁洒出几滴在锦褥上,像极了血迹,“传令下去,封锁所有通往东海的道路,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关中!另外,派人去张良府,把他给我‘请’到王府来!我倒要看看,他还能装病装多久!”

审食其连忙磕头:“是!臣这就去办!”

看着审食其连滚带爬地离去,吕后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风卷着沙尘吹进来,扑在她脸上,她却浑然不觉,嘴角勾起一丝狠厉的笑容:“赵政,张良,你们想抢刘邦的天下,也得问问我吕后同不同意!”

可她不知道,就在她下令封锁道路的时候,张良已经带着一个随从,坐上了前往东海的马车。马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车轮碾过路面的石子,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像是在跟路边的草木打招呼。路边的田野里,流民们背着行囊、牵着孩子,正沿着车辙印朝着东海的方向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连脚步都比寻常轻快。

张良撩开车帘,看着那些流民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释然。随从轻声道:“先生,我们还有三天就能到东海城了。您说,赵政主公会不会真的亲自来接您?”

张良笑了笑,目光望向远方——那里的天空已经放晴,湛蓝的天幕下,能隐约看到楚地边界的旗帜,红色的旗面在风中舒展,上面“安民”两个字格外醒目:“他会不会来接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可以做一件真正对百姓有益的事情了。”

随从还想说什么,却见前方不远处的岔路口,几个穿着东海官服的人正站在那里,手里拿着名册,似乎在登记流民的信息。一个官吏看到张良的马车,快步走了过来,隔着车窗躬身道:“可是留侯先生的车驾?我等奉萧大人之命,在此等候,为先生引路。”

张良心中一暖,对着随从道:“看来,东海是真的把‘安民’二字,落在了实处。”他放下车帘,轻声道:“有劳这位大人了,我们走吧。”

马车继续前行,朝着东海城的方向,朝着那个能让“顺民心”成为现实的地方,缓缓驶去。

而在东海城的城门口,赵政正站在一棵老槐树下,望着通往关中的道路。春风吹过,槐树枝条上冒出的新芽轻轻晃动,落在他的肩头。萧何站在他身边,轻声道:“主公,还有三天,张良才会到。您现在就来等,会不会太早了?”

赵政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不早。我等的不是张良,是天下所有渴望安定的百姓。”

阳光洒在赵政的身上,给他的衣袍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远处的田野里,“金黍”苗在风中摇曳,像是在为这个即将到来的相遇,轻声欢呼。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墨影卫骑着马飞快地跑来,翻身下马时差点踉跄倒地,急声道:“主公!关中传来消息,吕后下令封锁所有通往东海的道路,还派人去张良府‘请’张良!”

赵政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来,伸手拂去肩头的槐叶:“她拦不住的。民心所向,不是一道命令就能挡住的。”

萧何也道:“主公说得对。张良既然已经动身,沿途的官员都会暗中护送,吕后的人根本找不到他。”

赵政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望向远方,眼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张良的到来,将会是东海新政的一个新的开始——不是靠权谋,不是靠兵力,而是靠一群人共同的信念,去开创一个让百姓能安稳生活的时代。

“走吧,”赵政转身对着萧何道,“我们回去准备一下。三天后,要让张良看到,东海不仅有新政,还有真心想做事的人。”

两人并肩走回城中,阳光洒在他们的身后,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城门口的老槐树、远处的田野,构成了一幅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画面。议事堂外的那株“火种”,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像是在预示着,一个充满生机的未来,正在慢慢展开。

而此时,前往东海的马车上,张良正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卷《管子》。他的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安心的笑容——这一次,他终于不用再为“争霸”谋划,而是可以为“民生”奔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