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万民共铸·华绥宪纲(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当这个名字被念出时,大殿内出现了片刻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个依旧雄壮的身影。项羽缓缓站起,他并未看任何人,只是目光平视前方,带着一种收敛了锋芒的沉稳。

表决通过。周亚夫核验:“项羽,归附以来,恪守军令,约束部众,北境暂无扰民之事,核验无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韩信此时开口,声音带着军人的直接:“项都护,北境驻军布防图与新划屯田区舆图,会后需即刻对接。”

项羽看向韩信,目光相交,没有火花,只有公务化的确认:“可。”

龙且被任命为工部屯田司长,钟离眛为监察院暗察司副使,皆经过核验与确认。

当所有关键职位落定,赵政再次开口,声音如同洪钟,震彻大殿:“职位非赏赐,乃万民所托!所有任职者,十日之内,必须到岗!行政院即刻制定首月新政推进清单,律法落地、屯田推广为首要!兵部协调北境驻军与工部屯田司,即刻启动北疆军屯!”

“监察院,”他看向周亚夫,“三日内组建‘任职监督小组’,跟踪所有新官履职,若有怠政、贪腐、或行旧秦苛政者,无论何人,立劾不赦!”

“诺!”周亚夫肃然领命。

紧接着,大殿重心转移。十名壮硕的宫卫,抬着五面覆盖着红绸的巨物,沉重地步入殿中心广场。当红绸被齐齐掀开,露出的竟是五面打磨光滑、闪烁着青黑色幽光的青铜巨碑!碑上空无一字,却透着庄严肃穆。

赵政步下平台,走到碑前。刑部尚书包拯,手持一卷厚重的竹简,紧随其后。

“此乃《华绥万民律法》!”赵政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空,“非为君王立威,乃为万民立命!今日,刻碑为证,传示天下!”

包拯上前,展开竹简,他的声音不如赵政洪亮,却带着律法的坚定与不容置疑:

“第一条,刑罚之革!废连坐,止肉刑!罪止其身,家人无涉!盗窃者,罚服徭役,修水利,筑官道,以劳代刑!诬告者,反坐其罪!”

他话音刚落,几名刑部官吏便押解着数十人从侧殿走出。“此乃关中因连坐入狱者,共二百一十七人,依新律,即刻释放!”人群中爆发出惊呼,那些被释放者茫然四顾,随即有人跪地痛哭。

“第二条,民可告官!”包拯继续宣读,“凡官吏欺压百姓,民可持凭,直诉监察院!监察院需十五日内立案,逾期不立,严惩监察官!”

仿佛为了印证,暗察司副使钟离眛带着两名属下,押着一名面如死灰的官员来到碑前。“此人,栎阳县尉,三日前强征民夫修其私园!依新律,查实!现罢官去职,罚没家产,补偿民夫损失!”广场上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尤其是那些来自关中的代表,激动不已。

“第三条,民生保障!设常平仓!丰年平价购储,灾年平价放粮,遏豪强,稳民心!”

户部尚书桑弘羊立刻出列,朗声道:“山东大旱,饥民待哺!臣已调关中、巴蜀常平仓粮五十万石,十日内必达灾区!户部官吏随行监督,敢有截留克扣者,以贪腐重罪论处!”来自山东的代表们热泪盈眶,纷纷向着青铜碑和赵政的方向叩拜。

“第四条,教化万民!县设蒙学馆,六岁孩童皆可免费入学,识字、算术、知华夏史!州设太学,寒门优先,学费由官府承担!”

吏部尚书张良接口道:“一月之内,全国二百县蒙学馆址选定!三月之内,招收寒门子弟两万人入学!吏部将派学官,严考教学!”

一条条律法被宣读,一件件配套行动即刻部署。这不再是空泛的条文,而是伴随着雷霆行动的实实在在的变革。青铜碑前,工匠们已经开始用凿子,将律法条文一字字镌刻上去,叮当作响,如同敲击在旧时代棺椁上的钉钉。

赵政看着那逐渐被文字填满的青铜碑,看着下方神色激动、眼神中燃起前所未有光芒的万民代表,看着那些即使归顺、此刻也不禁动容的旧部将领。

他缓缓抬起手,止住了现场的喧腾,声音传遍四方:

“此碑,非颂一人之功,乃载万民之法。”

“此法,非为束缚尔等,乃为保障尔等生而为人之权利!”

“华绥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私产…”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项羽那张复杂的脸上,也扫过萧何、韩信、张良等所有人,语气深沉如海:

“而是法治之下,万民共有之江山。”

“望诸位,谨记今日,共守此律,共辟…万世之新天!”

风过广场,吹动衣袂,也吹动了那青铜碑上未干的刻痕,仿佛要将这“万民立宪”的宣言,传遍天下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