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秧穗为证·债粥喂饱(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钟离老将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项羽在他面前站定,目光扫过那逆鳞刀,忽然伸出右手,快如闪电,一把抓住了刀背!那布满“逆鳞”的粗糙刀身瞬间割破了他的手掌,鲜血顺着刀脊流淌而下。
项羽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他单手发力,肌肉贲张,只听“嘎嘣”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那柄看似狰狞的逆鳞刀,竟被他徒手硬生生折成两段!
他举起那断刀,声音如同寒铁交击:“北境之安,靠的是军民同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债,必须还!功,战场上另论!想要免债?”他将其中一截断刀扔给旁边一位缺了只胳膊的老兵,另一截扔给张老栓,“就用这铁,打成镰刀!同割稻,同还债!”
掷地有声!
钟离老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身后的亲兵们也被项羽的悍勇和决绝所慑,下意识地后退。不知是哪个百姓先带的头,举起手中的镰刀,在田埂的硬土上,用力划下了一道深深的刻痕!
仿佛是一个信号,成百上千的百姓纷纷举起镰刀,在田埂上、在空地上,刻下了一个又一个歪歪扭扭、却力透土石的“民”字!
镰刀如林,“民”字如阵!瞬间将钟离老将等人包围。那森然的刀阵,无形中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田”字,将他们困在中央。钟离老将气得浑身发抖,脚下一个趔趄,竟被一根突出的稻根绊倒,一屁股坐进了泥水里,狼狈不堪,最终在百姓无声的逼视下,灰溜溜地带着人走了。
逆鳞之威,在真正的民心面前,不堪一击。
风波暂息,第一锅用新米熬煮的“债粥”终于熟了。米香扑鼻,带着新粮特有的清甜。
项羽默默盛了一碗最稠的粥,走到一直看着他的阿藜面前。他蹲下身,想将粥碗递给她,可那只刚刚徒手折铁、此刻还在淌血的手,却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滚烫的粥汁晃出,溅落在他依旧扎在额发间的秧苗环上,也溅在他染血的衣襟上。
阿藜没有接碗,她看着项羽颤抖的手,看着他额发间溅了粥汁的秧苗,忽然伸出小手,扶住了他端碗的手臂,然后,她凑过头,就着他的手,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粥。
“小心烫…”项羽的声音干涩沙哑。
阿藜抬起头,粥汁在她唇边留下一圈白沫,她看着项羽那双充满了复杂情绪的重瞳,忽然轻声说,像是在陈述一个约定:“等这里的稻香,飘过三遍,”她伸出三根手指,“等我能用自己种的稻子,换来真正的糖…那时,你再叫我…叫我女儿。”
项羽的身体剧烈一震,仿佛被什么重重击中。他看着她,眼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痛苦、愧疚,还有一丝如释重负的微光。他喉结滚动,最终,只是极其艰难地,用一个几乎听不见的气音,回应道:“…好。”
阿藜笑了,露出缺了门牙的牙齿。她将自己头上那个有些干枯的秧苗头环取下,重新戴在项羽的头上,与那个溅了粥汁的环叠在一起。“这个,送你。”她说,“到时候,我请你吃糖。”
父女不相认,却以稻香为约。
夜幕降临,赵政提议举行“稻下乘凉节”。收获后的田埂变得宽敞,军民们或坐或卧,享受着劳作后的疲惫与满足。夜空中流萤飞舞,点点荧光,竟隐约汇聚成“同绳”二字的模糊形状,虽短暂,却美得惊心动魄。
赵政又开始了他那标志性的跑调歌唱,这一次是即兴编的《稻香谣》,依旧荒腔走板,却引得众人跟着哼唱,笑声不断。他甚至被几只顽皮的萤火虫钻进了衣领,痒得在田埂上蹦跳,自称“朕今夜也做一回萤火虫”,引得众人前仰后合。
在一片欢腾中,周亚夫悄然走到熬粥的大锅旁,找到了那粒被阿藜吐出的空谷壳。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其夹起,装入一个特制的羊皮袋中,标签上写下:“胡火001”。他的脸色,比夜色更沉。
而无人注意的稻田深处,那截被项羽插入泥土的逆鳞刀断刃,半掩在稻茬之间,寒光微闪,如同蛰伏的毒牙,又像一颗畸形的种子。
【稻穗独白】:我被熬成了粥,温暖了许多肠胃。我的使命似乎完成了,但怀中的箭镞提醒我,安宁之下,暗流涌动。偿还,不是终点。
【谷壳钱独白】:我虽被收起,但“胡火”已现。这北境的丰收,能持续多久?我期待着下一次,在更炽热的火焰中现身。
子夜,万籁俱寂。稻浪在月光下泛着银灰色的光泽,如同沉默的海洋。
阿藜独自走到田埂边,将那个她重新编好的、更加精致的稻穗环,挂在了“同绳碑”那嵌入铜花的箭镞之上。夜风吹过,稻穗环轻轻摇摆,与冰冷的箭镞碰撞,发出细微的、如同风铃般的声响。
她回头,望向远处月光下那个如同山峦般静默伫立的高大身影,用力地挥了挥手。
影子抬起手,在空中停顿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挥动,只是缓缓地、沉重地放了下去。
稻香第一遍,北境粮债已清;
稻香第二遍,胡火暗码待破;
稻香第三遍,父女终将相认——
可那时,箭镞会指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