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咸味的命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最新章节。

满载生铁坯和铁器的大车在坑洼的土路上吱呀作响,车轮碾过碎石,颠簸摇晃。

夕阳沉入地平线,只在天际留下一条暗红的血线,暮色如同浸了水的灰布,迅速笼罩四野。

空气里弥漫着尘土、金属锈腥和牲口汗水的混合气味。

车队在远离官道的一处避风土坳里停下扎营。

篝火燃起,驱散着深秋夜里的寒意,也映照着众人疲惫却带着兴奋的脸。

张三铁几乎整个人都趴在一堆生铁坯上,借着火光,用他那柄宝贝小锤子叮叮当当地敲个不停,蜡黄的脸上泛着异样的红光,嘴里念念有词:

“好料!真是好料!这成色,比之前那些强多了!堡主,您看这断口……啧啧,青灰色,细密!锻打出来绝对是把好刀!”

他兴奋地搓着手,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坊里炉火熊熊的景象。

周一木带着几个机灵的小伙子,仔细清点着车上的收获,尤其是那十来把环首刀和矛头,更是被小心地单独放置。

武二石靠坐在一块大石旁,柳如梦正给他换药,胸口的淤伤在火光下显得触目惊心,但他精神头明显好了很多,看着那些寒光闪闪的铁器,眼神凶悍。

李丽丽和另一个女子忙着用新换来的铁锅烧水,准备煮些糊糊充饥。

白素雅抱着熟睡的瑶瑶,坐在袁大山身边。

她看着篝火上翻滚的稀薄糊糊,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轻声对袁大山道:

“大山,盐……只剩最后一小撮了。这点量,这么多人……”

她没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没有盐,食物寡淡无味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人体长期缺盐会乏力,浮肿,潜渊营的战斗力会直线下降,堡里的老弱妇孺更是难以支撑。

袁大山拿起那个小小的,已经见底的粗陶盐罐,指尖捻起里面最后一点灰白色的细小颗粒。

那熟悉的咸味在舌尖化开,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苦涩。

铁的问题,算是用一场冒险和近乎抢劫的价格暂时解决了。

可盐……这个看似平常,却是维系生命和力量的命脉,依旧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死死卡在潜渊堡的脖子上。

集市上盐铺伙计那鼻孔朝天的倨傲嘴脸,还有那令人绝望的高昂价格,再次浮现在眼前。

靠买?杯水车薪!

而且风险巨大,这次是运气好遇到了急需脱手的赵掌柜,下次呢?

难道每次都指望天上掉馅饼?

(OS:盐……真是个大麻烦!)

袁大山的眉头紧紧锁成一个川字。

火光在他眼中跳跃,100智力的思维如同精密的齿轮飞速运转,过滤着记忆深处属于现代灵魂的知识碎片。

靠买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必须找到源头!必须自力更生!

海边煮盐?

念头一闪就被否决。

潜渊堡深在内陆,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恐怕不下千里,黄巾遍地,道路断绝,这想法根本不现实。

盐井?打井取卤水?

技术要求太高,需要专业的探矿和深井钻探技术,耗时耗力,以潜渊堡目前的技术储备(全靠张三铁这个半路出家的技术宅),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么……盐矿?或者……盐碱土?

盐碱土!

这个名词如同黑暗中擦亮的火柴,瞬间点亮了袁大山的思路!

他记得一些零散的科普知识,在内陆地区,特别是某些干旱或半干旱的河谷,湖边洼地,由于蒸发量大,

地下水中的盐分上升积聚在地表,会形成大片的盐碱地!

那些土地寸草不生,表面往往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盐霜,甚至能析出盐的结晶!这种土,对于农耕是灾难,但对于急需盐的人来说,却是宝藏!

(OS:对!盐碱土!提纯!)

袁大山的眼睛在火光下亮得惊人。

原理其实很简单!

利用盐溶于水,而泥土不溶的特性!

把盐碱土溶解在水里,搅拌,过滤掉泥沙杂质,得到浑浊的卤水。

然后,就是蒸发!

利用阳光、风力或者加热,让水分蒸发,盐分结晶析出!

虽然得到的可能是含有杂质的粗盐,但经过反复溶解,过滤,结晶,就能得到可以食用的盐!

这方法效率可能不高,步骤繁琐,但胜在原料易得(只要找到盐碱地),技术门槛低,完全符合潜渊堡目前的状况!

“三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