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万民迁徙(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最新章节。

秋意渐浓,金风送爽,却吹不散潜渊堡旧址上空弥漫的离别与凝重。

曾经浴血坚守的坞堡,如今更像一个被掏空,伤痕累累的躯壳。

巨大的木门敞开着,如同沉默的巨口,吐出了一条蜿蜒曲折,望不到尽头的人流长龙。

这便是潜渊堡的迁徙大军。

近两千人的庞大规模,男女老幼,拖家带口,携带着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后家当:

简陋的板车上堆满了粮袋、工具、锅碗瓢盆;

壮劳力肩挑背扛着拆卸下来的房梁、门板;

妇人们挎着包袱,牵着懵懂或惊恐的孩童;

老人们拄着拐杖,步履蹒跚;

还有数百名神情复杂、被编入“劳役队”的黄巾降俘,在监管下背负着沉重的物资。

人声,牛马的嘶鸣声,车轮的吱呀声,孩童的啼哭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嘈杂而充满生命力的洪流,缓缓向着北方太行山的方向蠕动。

指挥这样一支成分复杂,行动能力悬殊的队伍进行长途迁徙,其难度丝毫不亚于指挥一场大战。

然而,站在堡外一处高坡上的袁大山,身形挺拔如松,眼神沉静似水,统帅100的磅礴气场无声地笼罩着这片喧嚣之地。

他如同一根定海神针,将混乱的潜流约束在有序的河道之内。

(OS:几千人搬家…这效率,搁现代几辆大巴加几辆卡车半天搞定!现在…靠两条腿和破板车,还得翻山越岭!这古代交通,真是要了老命了!吐槽归吐槽…还好老子的班底给力!)

“周一木!”

袁大山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过嘈杂,传入正在队伍前列指挥的周一木耳中。

“末将在!”周一木立刻策马奔回。

他换上了一套相对齐整的皮甲(缴获品),腰间挎着袁大山赐予的环首刀,虽然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锐利,指挥若定。

经过战火洗礼和迁徙组织,他身上那股沉稳干练的军官气质愈发浓厚,统帅值突破70带来的组织力展露无遗。

“前队行进速度尚可,但中段妇孺老弱开始掉队。

你带一队骑兵(仅有十几匹缴获的战马),前后穿梭策应,务必保持整体队形紧凑!

发现拥堵或掉队,立刻疏导!警戒哨放出五里!遇有险情,速报!”

(OS:行军组织,核心是节奏和秩序!)

“得令!”

周一木抱拳领命,毫不拖泥带水,调转马头,带着一小队轻骑如同灵活的游鱼般插入行进的长龙,他的指令清晰有力,迅速稳住了略显松散的前中段。

“武二石!”

“俺在这儿!堡主!”

如同闷雷般的应答从队伍末尾传来。

武二石扛着他那根标志性的粗大木棍(现在打磨得更光滑了些),如同一尊门神般矗立在队伍最后。

他身后是几十名同样精悍,手持武器的战士,负责殿后和押送劳役队。

他武力突破70后的彪悍气势,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

“殿后之责,重中之重!”

袁大山目光如炬,“看紧劳役队,防止有人趁机作乱或逃跑!更要警惕后方可能的追兵或山贼袭扰!

你的位置,就是全队的后盾!胆敢靠近者,格杀勿论!”

(OS:这莽夫最适合断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能镇住场子!)

“堡主放心!有俺二石在,后面的毛都别想摸过来一根!”

武二石把胸脯拍得砰砰响,瞪着一双环眼扫视着后方蜿蜒的山路和劳役队,被他目光扫到的降俘无不缩了缩脖子。

迁徙的队伍如同一部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在袁大山的总调度和核心班底各司其职的运转下,克服着巨大的困难,顽强地向前推进。

队伍中段,是压力最大的区域。

柳如梦和李丽丽忙得脚不沾地。

柳如梦背着一个大大的药箱,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在一辆辆堆满杂物的板车和老弱人群中穿梭。

她智力接近70的敏锐观察力让她总能第一时间发现状况。

“这位大娘,您脸色不好,是不是头晕?快,扶她到旁边树下歇息,喝口水!”

她迅速诊断,指挥旁边的妇人帮忙。

“小柱子,别哭!让姐姐看看你的脚…”

她蹲下身,小心地为一个磨破脚的孩子清洗伤口,敷上草药,动作麻利而温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