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新城初貌(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最新章节。

白素雅的声音从旁边一个挂着“妇孺”木牌的小隔间传来,轻柔悦耳。

袁大山走过去。

隔间不大,布置得却格外整洁温馨。

白素雅正坐在一群妇人中间,身边还依偎着几个孩童。

她手里拿着一块涂了炭的木片,指着上面刻画的简单字符:“来,跟我念,人之初——”

“人之初——”妇人们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跟着响起,虽然发音生涩,却充满认真。

瑶瑶也在其中,小脑袋一点一点,奶声奶气地跟着念。

看见袁大山出现在门口,她眼睛一亮,挣脱白素雅的手,像只小蝴蝶般扑过来:

“大山哥哥!”

白素雅抬头,看到袁大山,脸上绽开温柔的笑意。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仿佛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起身,走到袁大山身边,自然地接过扑过来的瑶瑶。

“大山哥,”她轻声汇报,“识字班开了五日,已有百余人能识得几十个常用字了。

“妇人们学得很用心,都说能看懂简单的告示和记下工分,心里踏实多了。”

她又指了指旁边几个正在缝制冬衣的妇人,“过冬的棉衣和孩子们的冬衣,也在加紧赶制。”

她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增长。

从最初的医疗协助,到后来的制盐突破,再到如今主管妇孺事务,推动识字教化,她的聪慧,细致和发自内心的善良,赢得了谷中所有妇孺的敬爱。

她已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柔弱女子,而是成为了袁大山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柔和力量,是凝聚民心的一缕春风。

内心OS:琴琴…这块璞玉,越来越亮了。识字教化,凝聚妇孺,这工作看似不起眼,却是根基中的根基。民心所向,才是真正的长城。有她在,这冰冷的乱世之城,才真正有了家的温度。

离开内政中心,袁大山走向喧闹的工坊区核心。

张三铁正趴在一张巨大的,画满线条的兽皮图纸上,眉头紧锁。

他身边围着几个工匠头目,正激烈地讨论着。

他脸上沾着油灰,眼窝深陷,显然又熬了夜,但眼神却像燃烧的炭火,充满亢奋。

“不行!老李头,你这鼓风机的风口角度还得调!风力集中不起来,炉温就上不去!”

张三铁指着图纸一处,唾沫横飞,“还有这水轮!轴太细,承不住力!得加粗!用硬木心!城主说了,水力鼓风才是王道!这玩意儿弄成了,炼铁效率能翻倍!”

另一个工匠指着另一处:“张头儿,盐棚那边,素雅姑娘提了个想法,说能不能在池底铺一层细陶片?更光滑,盐粒更容易刮,杂质也少…”

“好主意!”

张三铁一拍大腿,“记下来!记下来!回头就试!柳如梦那边要的蒸馏器草图呢?画好了没?城主等着要呢!”

他俨然成了整个潜渊城技术体系的总工程师。

从城墙棱堡到引水渠,从土高炉到新式农具,再到如今正在攻关的水力鼓风机,改良晒盐池,乃至柳如梦医疗所需的简易蒸馏装置…所有技术难题最终都汇总到他这里。

他像一块永不满足的海绵,吸收着袁大山偶尔抛出的“神启”火花,再带领工匠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无穷的智慧,将其一点点变成现实。

内心OS:张三铁!技术狂人!工造大匠!这称号实至名归。从基建到军工到民生,全靠他领着工匠们死磕。效率是低了点,但这份钻研劲头,千金难买。他就是潜渊城不断自我强化的引擎。

袁大山没有打扰他们,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夕阳的金辉给忙碌的工坊区镀上一层暖色,叮当的打铁声,锯木的嘶鸣,工匠们的争论,汇成一股充满生机的喧嚣。

他转身,缓步登上内城的城墙。

站在坚实的棱角垛口后,俯瞰着下方炊烟袅袅的生活区,金浪翻滚的耕作区,机器轰鸣的工坊区,还有远处军营传来的阵阵操练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军、政、工、情、民…潜渊城这架在乱世中艰难起步的粗糙机器,各个部件都已就位,开始笨拙却坚定地运转起来。

内心OS:草台班子,总算升级成了个像样的草台班子了!

周一木掌军,李丽丽管内政,柳如梦抓医疗情报,张三铁搞技术,素雅凝聚妇孺人心…

框架有了,血肉也在生长。

虽然原始,虽然稚嫩,虽然问题一堆…但终究是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效率…效率还是太低了!管理流程,信息传递,资源调配…漏洞百出。

这才是真正挑战的开始!路还长,但方向,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