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北疆暂安·九虎班师受封赏(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最新章节。

断魂谷一役,“轰天雷”惊天动地的轰鸣,不仅粉碎了胡骑联军最后的抵抗意志,更如同沉重的战鼓,敲响了草原旧秩序的丧钟。

硝烟散去,曾经桀骜不驯的鲜卑、乌桓诸部,在绝对的力量和无法理解的“神威”面前,彻底丧失了抗争的勇气。

李九虎并未因大胜而松懈,他深知,武力征服易,人心归附难。

在木英英的辅佐下,他迅速展开了有条不紊的善后工作。

大军以王庭为中心,分成数路,由牛小牛等将领率领,对广袤草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扫荡式”巡弋。

此举并非为了杀戮,而是彰显存在,清剿那些仍不死心的零星残敌,并招抚所有敢于反抗的部落。

所到之处,华朝军威与“天雷”的传说先行,大多数部落闻风而降,献上表示臣服的白旄牛尾和部分牲畜。

少数负隅顽抗者,在钢铁洪流面前,也迅速被碾为齑粉。

(内心OS:李九虎看着地图上一个个被标记为“已臣服”的部落据点,对木英英感叹:英英,陛下常言,恩威并施。如今‘威’已立,该行‘恩’了。草原之患,非一日能除,需长远计议。)

针对草原的特殊情况,并结合柳如梦从洛阳发来的指导方略,李九虎与木英英等人商议后,奏请朝廷批准,在狼居胥山南麓,原鲜卑王庭附近,设立“北庭都护府”。

都护府并非直接管辖草原,而是采用羁縻之策。其主要职能在于:

代表朝廷接受诸部臣服,监督其履行纳贡(规定各部每年需上缴一定数量的良马、皮草);

调解各部之间的纠纷,防止内耗再生仇杀;

保护通往西域的商路安全;

并在条件允许的地点,尝试设立小型互市场所,用中原的盐铁、布帛、茶叶换取草原的牲畜、毛皮,以经济纽带促进融合。

而都护府的首任都护人选,更是体现了新朝的用人思路。

并非传统的世家文臣或勋贵武将,而是一位在地方治理中表现出色、精通胡务、出身寒门的原幽州法曹——陈石头。

此人处事公允,熟悉边情,由他坐镇北庭,再配属部分精通胡语的吏员和一支精干的戍守军队,足以初步稳定局面。

与此同时,对俘虏的处理也颇具章法。

普通部落民,愿意归附者,登记造册,划给草场,令其安居。

顽固分子及部分青壮战俘,则被押解南下,充实边境军屯,或交由张三铁的工部,用于开发北疆矿藏、修筑道路,以劳役赎罪。

至于拓跋力微等重要酋长,则被严加看管,准备押赴洛阳,听候皇帝发落。

一切安排妥当,已是启元二年的深秋。

草原上天高云淡,草色渐黄。

李九虎留下陈石头及一万兵马镇守北庭都护府,自己则与木英英、牛小牛率领主力大军,押解着俘虏和缴获的无数战利品——成千上万的骏马、牛羊、皮货,以及各部献上的贡品,浩浩荡荡,踏上了凯旋归程。

消息早已传回洛阳。

当北伐大军的身影出现在黄河渡口时,整个洛阳城沸腾了。

自发前来迎接的百姓挤满了道路两旁,箪食壶浆,欢呼声震天动地。

人们争相目睹这支创造了以少胜多、千里奔袭、直捣王庭、更引动“天雷”传奇的胜利之师,尤其是那位年轻的主将李九虎,以及那位英姿飒爽的女参军木英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