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雪融草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最新章节。
刘双喜眼睛亮了:“真的?”
“骗你干啥。”老汉从药篓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是些干瘪的种子,“这是糜子种,耐旱,撒在化了雪的地里,就能长。”他把种子塞进刘双喜手里,“我去年留的,给你吧,比药管用。”
“那你——”
“我走南闯北惯了,饿不死。”老汉拍了拍他的肩膀,背着药篓往山外走,“记着,雪化了就种,别等。”
刘双喜攥着那包种子往回跑,糠麸撒了些也顾不上捡。种子硬硬的,像把小石子,却比任何东西都让他踏实。他想起赵铁头说的,要在寨后开荒地,想起周伯画的歪歪扭扭的“福”字,忽然觉得这民国十八年的春天,好像没那么远了。
回到寨里时,天已经擦黑。赵铁头正蹲在伙房门口,用树枝在地上划,见了他就问:“换到了?”
“换了点糠,还得了些种子。”刘双喜把布包递过去,“能种糜子。”
赵铁头捏起粒种子,放在嘴里嚼了嚼,眉头舒展开:“好东西。”他往东屋看了眼,“那孩子咋样了?”
“还那样。”刘双喜叹了口气,把糠麸递给周伯,“煮点稀的吧。”
周伯刚把糠麸倒进锅里,就听见东屋传来哭喊声。他和刘双喜跑过去,见那妇人抱着孩子,哭得直哆嗦:“没气了……孩子没气了……”
孩子的身子已经凉了,小脸皱巴巴的,像颗没长熟的果子。刘双喜把那半碗还没煮的糠麸放在孩子身边,忽然想起绸缎铺里那个穿红棉袄的孩子,心里像被雪冻裂了,疼得厉害。
夜里,赵铁头把那包糜子种揣进怀里,挨着刘双喜躺下。草堆里冷得像冰窖,两人挤在一起取暖。“等雪化了,咱就去开荒。”赵铁头的声音在黑暗里响起来,“把后山那片地翻出来,撒上种子,总能长出点啥。”
“嗯。”刘双喜应着,想起草药老汉的话,“他说后山有荠菜,过阵子能吃。”
“那就好。”赵铁头顿了顿,忽然笑了,“我小时候过年,娘总给我包铜钱饺子,说吃到的人能发财。”他往刘双喜身边靠了靠,“那时候觉得,发财就是有吃不完的馒头。”
刘双喜也笑了,想起王小英包的萝卜饺子,蒸得冒热气,栓柱总把肉馅挑给他吃。“等找到她们娘俩,让她给咱包顿饺子。”他说,声音有点发颤。
“一定能找到。”赵铁头的声音很肯定,“只要活着,就一定能。”
雪又下了起来,落在棚子顶上,簌簌的响。伙房的火还没灭,周伯在守着,锅里的雪水咕嘟咕嘟地冒,飘着点糠麸的香味。东屋的妇人不哭了,大概是累了,只有风从门缝钻进来,呜呜地响,像谁在哭。
刘双喜摸了摸怀里的铜顶针——他没给那妇人,想着开春能换点农具。种子在赵铁头怀里,应该捂得暖暖的。他往窗外看,黑沉沉的,只有远处李家坳的方向,还有点微弱的光,大概是富户家还在守岁。
没人说“过年好”,也没人贴对联。但刘双喜知道,有些东西比鞭炮和饺子更实在:灶膛里没灭的火,怀里揣着的种子,还有身边这个能一起挨冻的兄弟。
天快亮时,他迷迷糊糊地梦见了春天。后山的雪化了,露出绿莹莹的草芽,糜子种撒在地里,冒出嫩嫩的苗,王小英牵着栓柱,站在田埂上笑,红绒花别在她的头上,像朵刚开的花。
他在梦里笑出了声,醒来时,嘴角还带着点暖意。赵铁头睡得正香,怀里的种子硌着他的胳膊,像块暖石。
雪还在下,但好像没那么冷了。刘双喜往灶里添了块柴,火苗跳了跳,映着墙上那个歪歪扭扭的“福”字,墨痕虽然洇开了,却在火光里透着点活气。
他想,这民国十八年的春天,大概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