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逸仙的橄榄枝(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逸仙的目光却落在了郑凯因手中的笔记本上。她的视线扫过封面那被墨汁晕染却依然可辨的“火星4号”字样,以及郑凯因擦拭时无意间翻开的一页——上面画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图和燃烧室压力曲线图。她的眼神微微一凝,那温婉沉静的面容上,第一次露出了极其细微的、带着探究与惊异的神色。
“火星4号?”逸仙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郑先生对高能推进剂也有研究?”
郑凯因心中一凛,暗叫糟糕。他没想到逸仙的观察力如此敏锐。他合上笔记本,尽量自然地将其放到书桌内侧:“只是……一些业余兴趣,整理了些旧资料,瞎琢磨罢了。”他试图轻描淡写地带过。
逸仙却没有移开目光,她的视线仿佛能穿透那本普通的笔记本。“‘火星4号’……这个命名方式,倒是别致。看郑先生刚才紧张的样子,想必这些‘旧资料’也非寻常之物吧?”
她缓步走近书桌,目光在郑凯因脸上停留片刻,又落到那本笔记本上,“推进剂理论……尤其是能冠以‘火星’之名的,想必有其独到之处?”
郑凯因感到一丝压力。逸仙的询问看似随意,却带着一种不容敷衍的洞察力。他斟酌着措辞:“确实……是一种理论性能极高的固体推进剂配方,源自一些……比较冷门的文献。我记录下来,也是想看看其理论是否可行。”
“理论性能极高?”逸仙的指尖轻轻拂过笔记本封面上未干的墨渍边缘,动作优雅,“能让你如此珍视,想必其理论值远超当前主流配方。东煌在固体火箭推进领域,一直寻求突破。若真有此等配方……”
她抬起眼,直视郑凯因,“郑先生,若不介意,我认识几位在国防科技领域颇有建树的老学者,或许可以帮你‘鉴定’一下这份资料的学术价值?毕竟,纸上谈兵终觉浅,若有行家指点,也能辨明真伪,去芜存菁。”
她的提议看似是帮忙,实则蕴含着更深层的意味——她对这份“火星4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供了接触更高层面资源的渠道。
郑凯因看着逸仙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又瞥了一眼旁边满脸愧疚、还在抽泣的伏波,以及一脸担忧的长风和叉着腰准备训斥伏波的滨江。
他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那就……麻烦逸仙女士了。不过,这只是一份不成熟的理论笔记,未必有多大价值。”
“无妨,”逸仙微微一笑,恢复了之前的温婉,“学术探讨,贵在交流。”她顿了顿,目光再次转向郑凯因,带着一丝关切,“另外,关于你寻找的那位林默之先生……资源委员会专员,1947年赴台考察工矿资源,对吗?”
郑凯因精神一振:“是的!逸仙女士,您有线索?”
逸仙轻轻摇头:“确切线索暂时没有。不过,东煌海事档案库里,或许有些边缘资料涉及当年的资源委员会人员流动,虽然希望渺茫,但总好过无头苍蝇。我可以帮你留意一下。”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承诺的分量。
郑凯因心中一震,没想到逸仙会主动提出帮忙。“这……太感谢您了!逸仙女士!”这份意外之喜冲淡了刚才的紧张和伏波闯祸带来的不快。
“不必客气。”逸仙颔首,“滨江,长风,伏波,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告辞了。”
伏波一听要走,立刻跑到郑凯因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带着哭腔说:“大哥哥,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乱动你的东西了!我帮你擦干净!”她说着就要去拿抹布。
郑凯因看着这个闯了祸却真诚道歉的小女孩,心中的那点不快也消散了。他摇摇头:“没关系,伏波,下次小心点就好。”
长风走过来,温柔地牵起伏波的手,对郑凯因再次歉意地笑了笑:“郑先生,实在抱歉。伏波她……唉,回去我会好好说她的。”
她注意到郑凯因略显苍白的脸色和眼底的疲惫,轻声补充道:“郑先生,学习虽重要,但身体是根本。我那里有一些安神的香包,明天给你送过来吧?或许能缓解些头痛。”
送走逸仙一行,四合院恢复了宁静。郑凯因回到自己小屋,桌上是那本封面染墨的笔记本,旁边放着长风临走前悄悄留下的一小盒薄荷糖,纸条上写着娟秀的字迹:“提神用,别太辛苦。——长风”。
他拿起一颗薄荷糖放入口中,清凉感瞬间驱散了一丝颅内的钝痛。窗外月色如水,他深吸一口气,再次翻开了那本《心智魔方基础能量拓扑学》……
————————————————
UEG档案:火星4号推进剂技术白皮书
项目编号:UEG-PROPELLANT-MARS-IV
密级:量子加密(Ⅳ级)
研发机构:地球联合政府(UEG)前沿推进实验室
首席科学家:艾琳娜·沃森博士
归档日期:1985年11月30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研发背景与战略目标
火星4号(MARS-IV)是UEG“红色地平线”计划的核心成果,旨在解决深空探索的推进效率瓶颈。此前火星1-3号燃料(固态复合推进剂)虽实现近地轨道任务,但无法支撑载人火星任务所需的两周内抵达的极限速度(传统燃料需6-9个月)。火星4号通过量子级联催化反应与高密度能量载体设计,将比冲提升至580秒(传统燃料仅300秒),推进效率跃升93%,为人类登陆火星奠定技术基石。
二、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
基础化学式
{C12H18N6O2 + 2[N2O4] ->[{\text{量子隧穿催化}}] 14CO2 + 15H2O + 6N2 + \Delta E(8.2\times10^7\text{J/g})
核心组分
1. 主燃料:六硝基六氮杂金刚烷(HHTD)
高氮含量(42%)提供爆轰能量密度,环状金刚烷骨架增强分子稳定性。
晶格内嵌铱-铂纳米簇(粒径≤3nm),催化裂解效率达99.8%。
2. 氧化剂:四氧化二氮-臭氧共晶体系(N?O?/O?)
臭氧占比15%,通过低温等离子体阱维持液态稳定性,氧平衡指数1.32。
3. 能量载体:氘化锂-6(?LiD)微粒
注入燃料基质,受激释放α粒子(?He2?),触发聚变-裂变耦合反应,能量增益40%。
三、关键性能参数
| 指标 | 火星4号 | 传统液氢液氧 |
| 比冲 (s) | 580 | 450 |
| 密度 (g/cm3) | 1.85 | 0.07 |
| 燃速 (m/s) | 320 | 80 |
| 推力调节比 | 1:50 | 1:10 |
| 适用温度 (℃) | -196至+3000 | -253至+120 |
四、推进理论框架
1. 量子隧穿催化燃烧
原理:利用量子纠缠态催化剂(Ir-Pt纳米簇)降低反应活化能,使燃料分子在亚原子尺度穿透势垒,实现毫秒级完全燃烧。能量释放效率达理论极限的98.7%。
效应:燃烧室温度提升至4800K,排气速度达12km/s(传统引擎仅4.5km/s)。
2. 时空曲率驱动增效
相对论修正:根据爱因斯坦场方程,高速排气等离子体(0.3c)引发局部时空曲率变化,形成微曲率推进场,抵消30%惯性质量,等效推力提升1.8倍。
其公式如图
五、应用场景与任务记录
1. 高超音速导弹
“星矛”导弹(Project StarLance):搭载火星4号燃料,速度15马赫(5km/s),射程覆盖全球。采用乘波体气动设计与主动冷却蒙皮(碳化铪涂层),耐受3000℃热障。
实战检验:1985年10月,于白令海峡试射,6分钟内命中公里外目标,误差≤3米。
2. 火星载人任务
“普罗米修斯”火箭:三级推进器均注入火星4号燃料,将150吨载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任务时间线:
发射至轨道注入:8分钟(传统火箭需30分钟)
地火转移:13天4小时(借助霍曼转移轨道优化)
着陆阶段:反向推进剂消耗降低70%,实现精准软着陆。
六、安全协议与储存要求
1. 量子加密储存罐:燃料需置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容器中,温度维持100K以下,防止分子热运动触发预燃。
2. 反物质屏蔽层:罐体夹层填充反氢微粒(磁场约束),中和逃逸高能粒子。
3. 应急协议:泄漏时启动真空相变阱,使燃料瞬间相变为惰性石墨烯气凝胶。
七、研发团队与后续方向
核心团队:沃森博士(量子化学)、张伟光院士(等离子体物理)、列昂尼德·伊万诺夫(推进器设计)。
下一代开发:
火星5号:引入拓扑绝缘体燃料膜,实现能量按需定向释放。
深空应用:结合曲速场发生器,目标5年内抵达半人马座α星。
?备注:火星4号燃料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从化学推进迈入量子-相对论推进时代。》
附录:火星4号燃料试车影像(编号MAR-IV-TEST-85)已上传至UEG中央数据库,授权码:Ξ9F2K7Ω。
: 火星4号基础结构与探测任务
: 火星4号任务背景与技术参数
: 量子加密与安全协议框架
: 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原理
: 40马赫导弹能量载体设计
: 火星4号反坦克装甲车实战应用
: 科幻理论中的高概念与科技推演
: 星际航行中的相对论效应与曲率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