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强悍的北非之星(1)(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最新章节。

NSI部署了海量的小型自杀式无人机和机械犬。这些造价低廉但极其有效的武器,如同幽灵般从废墟、地道中涌出,利用复杂地形和联军士兵的视觉盲区,发起神风式攻击。

它们或携带高爆弹头直接撞击士兵和轻型车辆,或投掷小型炸弹,给登陆部队造成了持续不断的伤亡和心理压力。

更令联军士兵绝望的是他们所面对的“步兵”对手。除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战斗意志顽强的NSI人类士兵外,战场上还充斥着大量NSI的战术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形态各异,有的模仿人形,有的则设计为多足或轮式平台,但共同点是都配备了高初速、高射速的电磁步枪或能量武器。

联军士兵身上普遍装备的传统防弹衣和头盔,在这些武器的打击下显得脆弱不堪,中弹即意味着重伤或死亡。

而NSI的人类士兵则普遍装备了先进的外骨骼系统,不仅大幅提升了负重和机动能力,其配备的复合装甲板更是提供了远超联军单兵的防护水平。

在装甲对抗层面,差距同样悬殊。NSI的装甲载具,无论是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还是自行火炮,均采用了先进的复合装甲甚至反应装甲,生存能力极强。

其火力系统不仅威力巨大,更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制导弹药,首发命中率极高。

NSI装甲部队的信息化程度达到了令人咋舌的水平,车际数据链实现了战场信息的实时共享,使其能够高效协同,对联军装甲部队形成局部优势并予以歼灭。

联军方面,除了白鹰部分主力装甲部队装备了由寒国提供的、性能接近甚至略优于NSI的先进坦克外,其他联军国家的装甲力量仍以二代半或早期三代坦克为主,在火力、防护和信息化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

NSI的陆航力量同样强悍,其武装直升机和专用对地攻击机凭借优异的性能和精确制导武器,对暴露的联军装甲集群和步兵阵地构成了毁灭性威胁。

NSI还建立了严密且高效的野战防空体系。其机动防空系统和固定防空阵地相结合,配合强大的战场感知能力,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防空网。

联军的固定翼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在试图提供近距空中支援时,频频被击落,战损率高得惊人。空中支援的严重缺失,使得地面部队在攻坚和对抗NSI装甲力量时更加孤立无援。

战场态势对联军地面部队而言,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缺乏有效空中掩护,装甲力量落后且损失惨重,步兵在NSI的无人机、机器人、精确炮火和狙击手的多重打击下伤亡激增。

说真的那些联军士兵屎都快被打出来了,简直就是路边的一条野狗,北非之星的那些士兵随便就可以踹他们两脚……

唯有白鹰陆军主力部队,得益于寒国提供的先进单兵装备、外骨骼和主战坦克以及寒国自身的地面部队,凭借相对接近的技术代差和精锐的作战素养,尚能在局部形成有效抵抗,维持住部分关键战线。

然而,他们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推进速度远低于预期。

短短五天的地面作战,联军付出的代价是触目惊心的。根据战后初步统计,联军地面部队总伤亡(阵亡、重伤、失踪)人数已高达2.8万人。如此惨烈的伤亡率,在近代大规模常规战争中亦属罕见。

巨大的损失不仅体现在冰冷的数字上,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幸存士兵的脸上和心中。

前线的报告充斥着绝望与难以置信,许多士兵和基层军官在通讯中直言,他们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人类军队,而是来自外星的、科技水平碾压己方的入侵者。

NSI展现出的全方位技术优势、冷酷高效的作战风格以及战场上的绝对掌控力,给联军官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在陆上攻势严重受挫、伤亡持续攀升的危急关头,联军不得不再次将希望寄托于海上力量。由郑凯因指挥的舰娘部队以及联军残存的海军舰艇,成为了支撑战局的最后支柱。

舰娘们凭借其强大的火力投射能力(战列舰的主炮、巡洋舰的导弹、航母的舰载机)和相对NSI岸防武器而言更高的生存能力,开始对NSI的纵深防御工事、装甲集群集结地、指挥节点和后勤枢纽进行持续、猛烈的远程火力覆盖。

来自航母舰载机的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如同雷霆般反复犁过NSI控制的区域。虽然这种火力覆盖难以完全摧毁NSI深藏地下的核心设施或高度机动的装甲部队,但有效地压制了其前线兵力,极大地迟滞了NSI的反击势头,并为濒临崩溃的联军地面部队提供了宝贵的火力遮断和喘息空间。

在舰娘和海军火力的强力掩护下,联军工兵部队利用短暂的战术窗口,在夺占的、相对安全的滩头阵地后方,争分夺秒地构筑起简易的前沿作战基地。

这些基地虽然简陋,但迅速成为了联军控制区内的核心节点。以此为依托,联军开始建立相对稳定的人道主义物资接收与分发点。

北方联合与东煌承诺的紧急救援物资——包括食品、药品、净水设备、御寒帐篷等生存必需品——开始通过海运,在舰娘部队的护航下,顶着NSI的袭扰,艰难地运抵这些前沿基地。

物资的抵达,不仅为被困在战火中的迦南平民带来了一线生机,也部分缓解了联军自身因补给线漫长而承受的后勤压力,为后续更深入的军事行动和更广泛的人道救援奠定了基础。

尽管北非之星仍不时对救援通道进行骚扰性攻击,但在联军建立的区域防空体系保护下,基本保障了救援工作的开展。

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