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走向星空的人类不能丢失人性(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最新章节。
他没有直接点破,但会场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封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独占遗迹,防止外人染指。
士兵们的牺牲,某种程度上成了掩护这一目的的悲壮背景板。一股无声的羞愧感在部分代表脸上掠过。
“我们现在的行为,”郑凯因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更沉重的力量。
“是在给那些震惊中死去的士兵们蒙羞!是在给那些怀着人道主义理想奔赴险地的志愿者们蒙羞!我们这是在给‘人类文明’这四个字本身,蒙上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会场内回荡,余音久久不散。东煌代表团的几位成员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欣慰。
郑凯因的发言,犀利地撕开了某些国家虚伪的面纱,说出了他们基于外交礼仪不便直言的真相,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嘴替”。
会议在郑凯因发言后陷入了一段长时间的沉默和反思。随后,讨论的方向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郑凯因适时地提出了他的核心方案:
“基于上述现实与考量,碧蓝航线方面提议:成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联合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Organization, IJRO)。
该组织应由联合国授权成立,对所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在遗迹发现、保护、初期研究中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国家开放。组织章程应明确规定:
研究成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需以非排他性、合理非歧视的原则,逐步向全人类共享。
同时,该组织必须承担起对迦南地区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和战后重建的首要责任,遗迹研究的预算中,必须划拨固定比例用于此项目。”
这个方案,将遗迹研究与对迦南的补偿责任捆绑在了一起,既回应了技术共享的诉求,也直面了人道主义灾难。
接下来的议程,围绕着IJRO的架构、权限、资金分配、监督机制等细节展开了更为激烈但也更为务实的争论。
白鹰和寒国试图争取更大的主导权和控制份额,北联和东煌则联合部分发展中国家,强调平等参与和成果共享。皇家、铁血等则更关注技术安全壁垒和自身利益保障。
会议开了整整三天。郑凯因几乎变成了“开会仙人”,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辩论、磋商、妥协。
他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各方势力的拟人生物中寻找平衡点,既要争取对迦南最有利的条件,又要确保IJRO的框架不至于被某些国家架空或沦为纯粹的争夺工具。
最终,经过无数轮投票、修正案和幕后协商,会议达成了以下关键决议:
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组织(IJRO):总部设在瑞士,由联合国监管。成员资格向所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在迦南行动中做出“可验证的实质性贡献
IJRO全权负责安培拉帝国遗迹,包括已回收的暗量子储存器和遗迹本体的研究解析工作。研究成果归属IJRO全体成员,但需遵守严格的《技术扩散与安全管控协议》。
基础科学发现应定期向国际科学界公布;应用技术成果的共享,需经IJRO理事会(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根据技术成熟度、潜在风险及国际安全形势投票决定,并遵循“合理非歧视”原则。
研究首席由郑凯因担任。负责领导IJRO的科研团队,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资源,并直接向理事会汇报。
此任命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一方面是对其个人能力以及在遗迹争夺战中关键作用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由一个相对“中立”(因其代表碧蓝航线而非单一国家)且具备直接接触遗迹经验的人担任此职,能减少大国间的直接冲突。
而组织理事会主席由白鹰、北联、东煌三国代表按年度轮值担任。负责主持理事会会议,协调成员国关系,监督IJRO整体运作及预算执行。
关于迦南地区人道主义援助与重建,IJRO年度预算的10%必须专项用于迦南地区的人道主义紧急援助和长期重建(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系统、经济恢复)。
IJRO将设立专门的“迦南援助与重建办公室”,负责资金使用和监督,并定期向联合国及公众发布报告。联合国难民署、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被授权在IJRO协调下进入迦南开展工作。
北非之星在迦南遗留的军事基地、武器库、可修复的装甲载具等,经评估后,部分用于补充IJRO自身的安保力量,部分移交联合国维和部队用于维护迦南地区安全,剩余部分在理事会监督下进行公开拍卖或拆解,所得资金同样注入迦南援助基金。
当最后一个议题达成共识,主席的木槌最终落下,宣告会议结束时,会场内响起了礼节性的掌声,但更多的是代表们疲惫的叹息和收拾文件的声音。
郑凯因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连续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片刻松弛。新泽西递给他一瓶水,天甜橙则小声说:辛苦了。”
然而,对于郑凯因而言,会议桌上的胜利只是开始。迦南的苦难,并未因这一纸协议而立刻消失。协议需要执行,承诺需要兑现。
数日后,当IJRO的框架开始搭建,首批人道主义物资在联合国机构协调下艰难突破重重官僚程序,开始向迦南运送时,郑凯因在百忙之中,独自一人搭乘军用运输机,再次踏上了迦南的土地。
他拒绝了护卫,只身一人,驱车前往那片埋葬着百特星人阿米尔和两个孩子——阿娜亚与阿廖沙的偏僻墓地。
深秋的迦南,风沙依旧。简陋的墓地在一片荒芜的沙丘边缘,三个小小的土堆,前面立着粗糙的木头墓碑,上面用简陋的工具刻着名字,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种触目惊心的真实。
这里没有鲜花,没有祭品,只有呼啸的风和永恒的寂静。
郑凯因走到墓前,沉默地站立着。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想找些祭品,却发现除了随身携带的几颗应急用的糖果和一包烟,别无他物。
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一丝苦涩涌上心头。算无遗策的指挥官,此刻竟显得如此窘迫。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那几颗包装鲜艳的糖果,轻轻放在阿娜亚和阿廖沙的墓碑前。
然后,他从烟盒里抽出三根烟,用打火机点燃,小心地插在百特·阿米尔墓前的沙土里。青烟袅袅升起,在风中迅速飘散。
他自己也点了一根烟,没有坐下,就站在阿米尔的墓碑旁,望着远处荒凉的地平线。
“迦南……”他低声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模糊,“以我的能力,能做到的……暂时只有这么多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烟,辛辣的烟雾涌入肺腑,带来一丝短暂的麻痹感。
“协议签了,援助物资……应该快到了。IJRO……会盯着。希望……能好起来吧。”
他的话语断断续续,像是在对墓中人诉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他承诺不了更多,现实的复杂与阻力远超一场战斗或一次会议。
“抱歉。”他最后吐出两个字,声音低沉,消散在风里。
一根烟燃尽。郑凯因将烟蒂在沙土里摁灭。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三座并排的、简陋得令人心酸的坟墓,目光在刻着“百特·阿米尔”、“阿娜亚”、“阿廖沙”的木牌上停留片刻。
然后,他转身,走向停在远处的吉普车。风卷起沙尘,拍打在他的背影上。
坐进驾驶室,发动引擎。吉普车在颠簸的沙地上调头,驶离这片被遗忘的角落。郑凯因的目光透过车窗,最后扫过那片在暮色中更显苍凉的墓地。
人类啊……真的复杂。
复杂到能够影响到一个曾经视生命如草芥、无恶不作的邪恶宇宙人,让他最终选择了守护与牺牲。
也复杂到能够深刻影响曾经作为纯粹兵器的我,让我开始思考战争之外的意义,背负起这份沉重的人性枷锁。
吉普车扬起一路沙尘,融入了迦南昏黄的暮色之中。
身后的三座小坟,在无垠的荒漠中,渺小得如同尘埃,却又仿佛承载着宇宙间最沉重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