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明朝《宫束班》:状元领路绘舆图(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人物设定
- 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状元,性格沉稳坚毅、治学严谨,痴迷舆图绘制,有书卷气却不迂腐,对《宫束班》众人既严格又包容。
- 赵夯:《宫束班》班主,三十余岁,木匠出身,手艺精湛却粗枝大叶,性子憨直热忱,爱说大话但执行力强,对罗洪先既敬佩又怕被嫌弃“没文化”。
- 孙巧:二十出头,《宫束班》最年轻的成员,祖传竹编手艺,心思活络、观察力敏锐,动手能力极强,是班中“机灵鬼”,总爱琢磨新法子。
- 周石:四十余岁,石匠出身,沉默寡言,力气惊人,擅长打磨硬物、刻画精细纹路,做事认死理,只要认定的事就会埋头干到底,是班中“定心石”。
- 吴绣:女,二十八岁,刺绣传人,性情温婉却有韧劲,擅长在织物上勾勒图案,耐心细致,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是班中“细心人”,负责舆图细节标注与校正。
- 李墨:三十岁,制墨兼书画匠人,嗜酒但手艺绝佳,能调制出耐潮耐晒的特殊墨汁,书法工整,却总爱耍点小聪明偷懒,被赵夯时常“敲打”。
- 嘉靖帝:明世宗,注重实务,对舆图这类关乎国计民生的事物颇为重视,既有帝王威严,也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 严嵩:内阁首辅,老谋深算,对罗洪先的舆图绘制既想利用又心存忌惮,暗中设阻。
- 小太监:嘉靖帝身边近侍,机灵善察言观色。
- 锦衣卫校尉:严嵩派去监视罗洪先与《宫束班》的人,态度嚣张。
第一幕:状元招匠,憨货聚首
场景一:江西吉水,罗府书房
【书房宽敞,四壁皆书,案上堆着数十卷古旧图籍,最显眼的是一幅展开的《舆地图》,边角已泛黄破损。罗洪先身着素色儒衫,手持毛笔,眉头微蹙,在图上标注着什么,时而摇头,时而叹息。】
【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老爷,您要找的工匠都带到了。”】
罗洪先(头也不抬):“让他们进来。”
【房门推开,赵夯领头,孙巧、周石、吴绣、李墨依次跟进。赵夯穿着半旧的短打,袖口沾着木屑,进门就东张西望,差点撞到书架;孙巧手里攥着一把竹篾,好奇地盯着案上的地图;周石垂手而立,目光落在墙角的石料上;吴绣提着一个绣篮,举止端庄;李墨揣着个酒葫芦,时不时偷偷抿一口。】
赵夯(拱手,声音洪亮):“草民赵夯,率《宫束班》众人,见过罗状元!久闻状元公才高八斗,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
【孙巧、周石、吴绣跟着拱手行礼,李墨打了个酒嗝,慌忙抬手作揖。】
罗洪先(放下毛笔,目光扫过众人,眼神温和却带着审视):“诸位不必多礼。听闻你们《宫束班》手艺各有专攻,木匠、竹编、石匠、刺绣、制墨,皆是坊间好手?”
赵夯(拍着胸脯):“状元公说笑了!‘好手’不敢当,但咱《宫束班》做事,向来实打实!不管是雕梁画栋,还是细活巧作,就没有咱做不出来的!”
李墨(小声嘀咕):“上次给张大户做牌匾,还把‘福’字少写了一点……”
赵夯(狠狠瞪了李墨一眼,连忙打圆场):“那是笔误!笔误!后来不也补上了嘛!状元公找我们来,是想做什么精巧物件?尽管吩咐!”
罗洪先(指向案上的《舆地图》):“我要做的,不是寻常物件,是舆图。这是元朝朱思本所绘《舆地图》,虽详尽却有疏漏,且流传至今,多有破损,各省边界、山川河流标注亦有偏差。我想集天下图籍,重修一幅更精准、更实用的《广舆图》,而这绘制、刻板、标注之事,离不开诸位的手艺。”
孙巧(眼睛一亮,上前一步):“状元公是说,要把天下的山川河流都画在图上?那得多大的图?用竹篾能不能编出山川的高低?”
周石(瓮声瓮气):“若要刻版,需选硬木,我可打磨出平整的版材,保证刻出来的纹路清晰。”
吴绣(轻声道):“舆图上的地名、注释,若用刺绣针法勾勒,或许能更耐久,且色彩分明,便于辨认。”
李墨(精神一振):“要说墨汁,状元公可找对人了!我特制的‘万年墨’,日晒雨淋都不褪色,保管舆图能传百年!”
罗洪先(微微点头,露出一丝笑意):“甚好。我要的《广舆图》,不仅要标注准确,还要首创‘图例’,用不同符号代表山川、河流、城池、道路;更要定下‘比例尺’,让看图之人能知晓两地距离。这些,都需要我们合力完成。”
赵夯(听得一头雾水,挠了挠头):“图例?比例尺?状元公,您说的这些,咱听着跟天书似的……不过您放心,您指哪,咱打哪!只要能做出这《广舆图》,咱《宫束班》就算拼了!”
罗洪先(颔首):“我知道此事不易,需耗费数年光阴,且要四处查证。但这舆图关乎国计民生,行军布阵、治水通商皆需用到。你们若愿留下,我罗洪先定以礼相待,同吃同住,共克难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夯看向众人,孙巧满眼期待,周石点头应允,吴绣含笑颔首,李墨掂了掂酒葫芦,咧嘴一笑。】
赵夯(大声道):“成!状元公如此看重咱,咱《宫束班》就陪您干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咱都是粗人,没读过多少书,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可得多担待,慢慢教!”
罗洪先(起身,拱手还礼):“互帮互助,方能成事。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绘制《广舆图》的左膀右臂。书房旁的偏院已收拾妥当,你们先安顿下来,明日便开始熟悉图籍,着手准备材料。”
【众人齐声应诺,赵夯兴冲冲地带着大家往外走,孙巧还回头多看了几眼案上的《舆地图》,李墨又偷偷抿了口酒,被赵夯在后脑勺拍了一下。】
场景二:罗府偏院,傍晚
【偏院收拾得干净整洁,靠墙放着木料、竹篾、石料、绣线等工具材料。赵夯坐在院中石桌旁,给众人分配任务。】
赵夯:“状元公把这么大的事交给咱们,可不能掉链子!孙巧,你明日去山里选些韧性好的竹篾,试试能不能编出状元公说的‘图例’模型;周石,你负责把那些硬木打磨成刻版,要平整,不能有半点毛刺;吴绣,你先研究研究状元公给的图籍,看看那些地名注释怎么标注更清晰;李墨,你赶紧去多调制些‘万年墨’,别总想着喝酒!”
李墨(嘟囔):“知道了知道了,少不了你的墨就是。不过状元公说的比例尺,到底是啥玩意儿?”
孙巧:“我听状元公说,就是画的时候,把大的山川河流按比例缩小,比如一百里的路,在图上只画一寸,这样整个天下才能画在一张图上。”
赵夯(恍然大悟):“哦!就是跟咱做木匠活似的,按图纸缩小尺寸呗!这咱熟啊!”
吴绣(轻声道):“没那么简单。状元公说,要先测量实际距离,再定下统一的比例,这样各地的距离才准确。可咱们怎么测量千里之外的山川河流呢?”
【众人一时语塞,赵夯挠了挠头,拍了下大腿。】
赵夯:“嗨!咱想那么多干啥?状元公是状元,肯定有办法!咱只要把自己的手艺练好,听状元公的吩咐就行!明日咱都好好表现,别让状元公觉得咱《宫束班》是一群只会吹牛的憨货!”
【众人纷纷点头,院中的灯光映着他们憨厚却坚定的脸庞,夜色渐浓,却挡不住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幕:一波三折,憨货显能
场景三:罗府书房,三个月后
【书房内,案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草图和刻版,罗洪先正对着一幅草图皱眉,赵夯等人围在一旁,神色沮丧。】
罗洪先(指着草图):“这里的黄河河道标注有误,按古书记载,黄河在此处应有一个弯道,但你们刻的版上却是直的;还有这里的山脉高度,用竹篾编织的模型与实际落差不符,这样绘出的图,会误导世人。”
赵夯(脸涨得通红):“状元公,这不能怪我们啊!那些古书记载得乱七八糟,有的说黄河是弯的,有的说就是直的,我们也不知道该信哪个;还有那山脉,咱也没去过,只能凭着想象编模型……”
孙巧(低下头):“是我不好,我编模型的时候,没考虑到实际的海拔落差,只想着好看了。”
李墨(小声道):“我的墨汁倒是没问题,就是这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我都快把墨磨秃了……”
罗洪先(叹了口气):“不怪你们。纸上谈兵终觉浅,看来,我们不能只依赖古书记载,必须亲自去实地查证。”
赵夯(瞪大了眼睛):“亲自去?状元公,天下那么大,山川河流那么多,咱得走到猴年马月啊?而且路上山高水险,万一遇到劫匪、猛兽咋办?”
吴绣(担忧道):“是啊,状元公乃文曲星下凡,怎能轻易涉险?不如我们派人去打听消息?”
罗洪先(眼神坚定):“舆图之事,半点马虎不得。若不亲自查证,绘制出的图便是错的,不仅毫无用处,还会误国误民。我意已决,明日便出发,先去黄河沿岸查证河道,再去西南山脉测量落差。”
周石(上前一步):“状元公身子金贵,路途艰险,我陪您去,遇到危险我能挡着。”
孙巧:“我也去!我眼神好,能辨认方向,还能编些竹器方便赶路。”
吴绣:“我擅长记录,路上可以把所见所闻都记下来,方便后续校正舆图。”
李墨(挠了挠头):“那我也去吧,路上还能给你们调墨汁,偶尔还能给你们露一手厨艺……”
赵夯(急了):“你们都去了,《宫束班》咋办?不行,要去一起去!我是班主,得照顾大家!再说,我木匠手艺,路上遇到桥梁破损、房屋倒塌,还能修一修!”
罗洪先(看着众人,心中暖意融融):“好!既然大家都愿意,那我们便一同出发。不过路上务必小心,一切听从安排,不可鲁莽行事。”
【众人齐声应诺,原本沮丧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斗志。】
场景四:黄河岸边,数日後
【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滔天。罗洪先带着众人站在岸边,手持罗盘和绳索,正在测量河道宽度和流向。赵夯脱了鞋子,挽着裤腿,想要下水试探深浅,被罗洪先拦住。】
罗洪先:“不可!黄河水势湍急,水下暗礁丛生,贸然下水太过危险。”
孙巧(从背包里拿出几根竹篾,快速编织起来):“状元公,我编个竹筏,咱们坐在竹筏上测量,既安全又方便。”
【周石上前帮忙,两人动作麻利,不多时便编好了一个结实的竹筏。李墨从背包里拿出墨汁和纸笔,准备记录数据,却不小心把墨汁洒在了衣服上。】
赵夯(笑道):“李墨,你这是想把自己染成墨人啊?”
李墨(慌忙擦拭):“别笑!这墨汁可贵了,洒了多可惜。”
【罗洪先、赵夯、孙巧坐上竹筏,周石在岸边拉着绳索,控制竹筏的方向。吴绣站在岸边,手持纸笔,认真记录着罗洪先报出的测量数据。】
罗洪先(手持罗盘):“此处河道宽度约三百步,流向东南,弯道弧度约三十度,标记下来。”
吴绣(快速记录):“记下了,河道宽度三百步,流向东南,弯道弧度三十度。”
【竹筏在黄河上缓缓移动,突然,一个巨浪打来,竹筏剧烈摇晃,赵夯没站稳,差点掉进河里,幸好孙巧一把拉住了他。】
赵夯(吓得脸发白):“我的娘啊!这黄河也太吓人了!”
孙巧(紧紧抓住竹筏):“班主,别乱动,抓紧竹筏!”
罗洪先(镇定自若):“大家稳住,这只是正常的浪涛,过了这一段就好了。周石,慢慢拉绳索,别让竹筏偏离方向。”
【周石用力拉住绳索,竹筏渐渐平稳下来。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完成了黄河这段河道的测量。上岸后,赵夯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赵夯:“状元公,咱这是拿命在画图啊!不过幸好,总算把数据测准了,没白受这罪。”
罗洪先(笑着点头):“辛苦大家了。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不怕吃苦的憨人,这《广舆图》才能有准确的根基。”
第二幕:一波三折,憨货显能
场景五:西南山脉,数月後(续)
赵夯(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感慨道):“状元公,您看这山川连绵,江河纵横,咱这一路走下来,才知道这天下到底有多大。以前在作坊里干活,以为吉水就是全世界,现在才明白,咱之前真是坐井观天了。”
孙巧(趴在山顶的岩石上,手指着远方):“班主你看,那边的河流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绕着山脚蜿蜒而去,比咱在图上画的可要美多了!等回去了,我一定要把这山川的高低起伏编得更逼真些。”
周石(蹲在一旁,用石头在地上刻画着山脉的轮廓):“这里的山体岩石坚硬,坡度比咱们之前估算的陡三成,回去刻版时,纹路要加深,才能体现出险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