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今日良辰美景,这般雅致之地,还是莫要见血为好。(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最新章节。

韩王安不容置疑道:"待寡人痊愈自会接手。

"

"儿臣遵命。

"韩宇垂首领命。

这看似储君之权,实则暗藏危机——韩王安始终未曾松口立储之事。

“爱妃留下陪寡人说说话,其余人都退下吧……”

韩王安挥退侍从,殿内只剩明珠夫人。

她捧起药碗,一缕异香在空气中飘散。

“王上,该用药了。

北方燕国,毗邻赵国,与胡族接壤。

作为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燕国已延续四十余代,国祚绵长更甚周王室。

当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之际,唯秦、楚、燕三国未遭权柄更迭。

昔年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铁骑曾踏破强齐。

而今台榭荒芜,霸业成空。

现任燕王喜贪图享乐,优柔寡断。

收到嬴政密信后,嬴天衡携典韦、弄玉等人悄然入燕,将荆轲与公孙丽姬留于新郑。

紫女为此恼怒不已——弄玉的离去令紫兰轩失了头牌琴姬。

秦军已整装待发,但嬴天衡并未前往边境会师。

武安君白起正自咸阳赶来,虽原定等候,他仍先行潜入燕境。

此行未带焰灵姬等女眷,因嬴政严令此战须速战速决,不容闪失。

行程紧凑却运筹帷幄,最快半月内便可了结燕国之事,届时还能折返新郑处理han国后续。

待燕国覆灭,han国也顺势收入囊中。

燕国位居边陲,与秦国并不接壤。

进军路线原有两条:一是借道齐国,但路途遥远,急于事功的嬴天衡果断舍弃;第二条则是穿越赵国,渡过滔滔易水,直达燕国心脏地带。

疾行十日,宽阔的易水横亘眼前。

嬴天衡望着奔腾的河水,明白蓟城已近在咫尺。

这条亘古长河见证了燕国的沧桑变迁,"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歌犹在耳畔——昔日荆轲正是在此被燕丹蛊惑,踏上刺秦不归路。

如今局势大异,燕丹毙命,荆轲归顺,这段历史终成虚幻。

途经易水,嬴天衡顺道游览了黄金台与碣石馆。

这两处昔日赫赫有名的胜景,如今苔痕斑驳,荒草丛生,燕国竟连最基本的修葺都敷衍了事。

这般衰颓景象,恰似整个燕国气运的缩影。

五千玄甲军早已暗中潜入燕境。

嬴天衡则扮作携美出游的富家公子,在典韦等护卫簇拥下堂而皇之进入蓟城。

安顿酒楼后,立即着手部署。

不多时,一名身着粗布衣衫的坚毅男子前来复命:"太子殿下,玄甲军已与城中间谍接应完毕,随时待命。

"

"保持隐蔽,静候指令。

"嬴天衡接过对方奉上的烫金请柬,唇角微扬。

典韦摩拳擦掌:"殿下,咱们总不能一直闷在酒楼吧?"

"稍作休整,"嬴天衡把玩着请柬,眼中闪过锋芒,"今晚赴宴燕国大将军吕布府邸。

"

焰灵姬把玩着跃动的火苗,眼波流转:“蓟城怕是要起风浪了。

“不过——”她话音一转,笑意更深,“奴家听闻城中有一位风头正盛的 ,殿下莫非是冲她来的?”

嬴天衡顺手掐了掐她的腰,低笑:“就你机灵。

“主公,吕布当真如传闻中那般悍勇?”绯烟微蹙眉头问道。

自从嬴天衡召唤出这名战将,众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典韦咂了咂嘴,粗声粗气插话:“那厮是真邪门!老子拼力气都没讨到便宜!”

论身形,吕布比典韦瘦削一圈,可拳脚交锋时却稳占上风。

“有此等猛将相助,主公大业何愁不成?”绯烟眸光一亮。

连典韦都认输,吕布的实力显然深不可测。

嬴天衡掸了掸衣袖起身:“休整片刻,随我去吕布府上赴宴。

———

暮色四合,嬴天衡率众踏进吕布府邸。

正值秦燕交战之际,燕王喜与群臣将存亡希望全押在吕布身上。

即便燕国覆灭,凭吕布之能,秦国也必会招揽。

若能得其庇护,将来或可全身而退。

故而此番宴席,朝中大半官员趋之若鹜。

也有顽固老臣嗤之以鼻,甚至联名弹劾吕布“聚众谋私”。

可燕王喜哪还顾得上这些?前线战事全仰仗吕布支撑。

为表器重,他特意遣使携厚礼登门慰劳。

厅内珍馐罗列,丝竹绕梁。

吕布高举酒樽,目光灼灼扫过嬴天衡身后的典韦等人,喉间滚出一声豪笑:“此役——必胜!”

群臣纷纷举盏应和:“祝大将军凯旋!”

他们只当吕布誓要击退秦军,唯有嬴天衡听懂弦外之音。

他唇角微扬,举杯轻晃。

为掩人耳目,嬴天衡一行皆作易容。

席间官员虽不识其真容,但见吕布将此人安排于尊位,便知关系匪浅。

不断有人凑近敬酒,嬴天衡也含笑周旋,来者不拒。

燕国使臣恭敬地向吕布拱手道:“将军胸有成竹,真乃燕国之幸,大王知晓后必定欣慰不已。

”他话锋突转,“只是大王尚有一丝忧虑……”

吕布剑眉微挑:“父王在担忧何事?”

使臣低声道:“燕国朝堂并非皆如将军这般忠义之士,恐有宵小之徒祸乱朝纲。

吕布心下了然。

这乱世之中,多的是见风使舵之人,他们贪图富贵,哪管什么家国大义。

尤其近日潜伏的秦国密探被发现,更令燕王寝食难安。

这番话明里是告诫群臣,实则是在敲打某些可能私通秦国的朝臣。

殊不知,眼前这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才是埋在燕国最深的钉子!

“哈哈哈!”吕布朗声大笑,按剑而立,“请使者回禀父王,纵有这等宵小,也轮不到他们兴风作浪。

本将见一个斩一个,绝不留情!”

燕国存亡,与他秦将何干?

使臣长揖到地:“有将军坐镇,燕国无忧矣!”

殿中群臣却都在心中痛骂已故的太子丹。

若非太子丹执意联合匈奴抗秦,燕国何至于陷入如此境地?

当年太子丹总说燕国地僻兵弱,主张联合赵魏楚齐,甚至不惜向匈奴借兵。

燕王却早看清时局——燕国与秦素无仇怨,只要安分守己,秦国何必来犯?偏生太子丹非要标榜忠义,将燕国卷入战火。

此刻,远方的嬴政已抵达蓟城。

次日朝会上,吕布正欲请命出征,许久未现身的雁春君突然出列:

“王兄,臣弟有本启奏!”

燕王喜望着面容与自己极为相似的弟弟,不禁感到几分困扰。

这位向来很少主动禀奏的雁春君,今日突然前来,莫非又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雁春君道:"臣弟听闻大将军率领五十万大军对抗秦国,此事当真?"

朝堂上众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不知这位君侯又要出什么主意。

燕王喜压下心头疑惑:"你有何见解?"

"王兄明鉴,这可是我燕国的全部兵力。

若尽数出动,蓟城将成空城..."雁春君言辞恳切。

这番话让燕王喜面色微变。

如今蓟城守军不过万余,若秦军趁机来袭...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依你之见?"

"臣弟以为对抗秦国三十万兵力足矣。

可留二十五万精锐拱卫都城,若前线吃紧再行增援。

"雁春君说得头头是道,俨然一副为国分忧的姿态。

实则他不过是为自己谋退路。

深知秦军虎狼之师难挡,便想留下保命的本钱。

哪怕燕国兵败,有这二十万大军在手,至少能保住性命。

燕王喜陷入沉思之际,吕布突然进言:"不如让末将的亲卫军留下,皆是精锐之师。

"

"准了!"燕王喜欣然应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