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竟是白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最新章节。

单靠楚赵两国确实不够,若能得到魏齐相助,胜算会大很多。

李牧摇头:"魏齐还在观望,至于韩国就更不用指望了。

要不是燕国自取灭亡,嬴天衡第一个要灭的就是韩国。

"

项燕沉思片刻道:"我们两国的百万大军联手,倒也未必怕了秦国。

"

"但嬴天衡实力太强,若不设法牵制他,所谓联盟根本毫无意义!"

李牧深表赞同。

战场上他们不惧秦国,可嬴天衡行事不循常理,要是直接杀入王宫行刺,那一切都完了。

到时不仅国家动荡,军心也会崩溃...

三人苦思许久,却悲哀地发现根本制不住嬴天衡。

想用天人对付天人,至少需要两位。

已知秦国除了嬴天衡,还有白起也是天人境,暗中有没有其他天人更不得而知。

可当今天下天人强者屈指可数。

他们知道的几位几乎都归顺了秦国——儒家荀子、阴阳家东皇太一、道家北冥子...

除了鬼谷子,似乎全都投靠了秦国...

三人相视苦笑,这还怎么打?

由于嬴天衡的出现,秦军战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所有战马都装备了马蹄铁和马鞍,将士们每日修炼功法,配给天材地宝,实力远超六国数十倍。

短短三天,秦军连克燕国十余城,直逼易水。

白起谨遵嬴天衡旨意,严禁伤害平民。

这些百姓将来都是秦国子民,滥杀只会激起反抗,不利于日后安抚六国民众。

捷报频传咸阳,举国欢腾。

而燕国上下哀鸿遍野,都道燕国要亡了!

白起率五十万大军驻扎蓟城,在易水畔与嬴天衡胜利会师。

蓟城就在眼前,燕国士兵早已丧失斗志,加上吕布暗通款曲,攻占蓟城易如反掌。

这一路吕布假意败退,直至撤回蓟城,实在难为他如此费心周旋。

燕国百姓对这位"大将军"怨声载道。

什么常胜将军?连战连败,往日的赫赫战功怕不是骗人的吧!

"末将白起拜见太子殿下!"

"末将王翦(王贲)参见太子!"

"末将蒙恬拜见殿下!"

中军帐内,众将齐至,向嬴天衡行礼。

嬴天衡微微颔首,起身望向帐外:"诸位随孤去军营巡视。

"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视察军营。

此番伐燕虽未亲自上阵,也算圆了他建功疆场的心愿。

"遵命!"

白起领着嬴天衡巡视秦军大营。

军营秩序井然,巡逻兵士来回穿梭。

斥候往来不绝,传递最新军情。

嬴天衡所到之处,秦军士气大振。

操练时的喊杀声陡然响亮数倍,兵将们个个精神抖擞,这便是太子的威望。

如今秦国上下,谁人不知太子神威?

单枪匹马直闯燕王喜五万大军!

进退如入无人之境!

更是一言震慑得偃都俯首认输。

更何况太子传授修炼之法,赐予天材地宝。

将士们实力大增,战场存活率大大提高,这恩德如同再造。

"好!不愧是我大秦精锐!"

嬴天衡满意地点头。

他见识过赵、燕、韩诸国军队,相比之下,唯有秦军最合他心意。

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多年锤炼,终见成效。

"殿下可要训话?"王翦建议道,"将士们若得殿下勉励,必当更加勤勉,战力定能再上一层。

"

自嬴天衡辅佐嬴政重掌大权,王翦便追随左右,亲眼见证这对雄主的崛起。

昔日军营操练虽勤,总觉得少了些精气神。

而今太子驾临,全军上下焕然一新,斗志昂扬。

当年王翦百思不解,如今终得顿悟。

那是烙印在血脉里的忠诚!

大秦锐士胸膛跳动着赤诚之心。

嬴天衡与嬴政父子赐予的新生,早已化作不灭的星辰,在每位将士眼中,这对天家父子便是他们愿为之赴死的信仰。

为信仰挥戈,何惧生死?战意交融,军魂自然直冲霄汉。

"要训示三军?倒是值得一试,速传令聚将!"

嬴天衡眼中燃起跃动的火光。

前世见惯高台之上的慷慨陈词,未曾想今日竟能亲执旌旗。

这般体验着实令人心潮澎湃。

更想为这些即将远征诸天的勇士点燃心火。

此去征途漫漫,不知几人能裹尸还朝...

但为人族荣光,这一切牺牲都值得。

"得令!"

王贲虎目放光,当即喝令擂动金鼓。

轰——轰——

苍劲的鼓声震彻连营,伴随每记闷雷般的鼓点,钢铁洪流向着校场汇集,各级将校厉声整饬部属。

"疾!"

"龟爬的都吃军棍去!"

"太子殿下亲临训示,都给我拿出吃奶的劲!"

"平素逛花楼比兔子都快,这会儿腿灌铅了?"

"后排那个!你当是逛集市?把腰杆给我挺成青铜戟!"

"弓弩手检查箭囊!骑兵整理鞍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今日谁敢堕我大秦军威,老子把他钉在辕门示众!"

"掌旗官听真!战旗倾斜半寸,提头来见!"

"让太子殿下看看什么叫虎狼之师!更要让六国余孽明白——"

"犯我大秦天威者,虽远必戮!"

将校们的吼声此起彼伏。

这是大秦储君首次亲临点兵,若出半点差池,莫说前程,便是项上人头都难保全。

如今所有的荣光皆系于那位殿下,若被视作酒囊饭袋,还不如自刎谢罪。

黑色军团如玄铁潮水般列阵,矛戟成林映寒日...

光阴流转,校场之上渐次聚满铁甲将士。

除却巡哨与执行军务者,四十八万大秦锐士已列阵待命——原本五十万雄师经伐燕之战,折损不过两万,此等战果堪称奇迹。

嬴天衡身着玄甲,轩辕剑悬于腰间。

他稳步登临将台最高处,目光如电扫过黑压压的军阵。

喉间暗运内力,一声雷霆般的呼喝炸响:"大秦锐士何在!"

"恭迎太子殿下!"

"恭迎太子殿下!"

"恭迎太子殿下!"

三声山呼海啸般的应答震得地动山摇,无数铁盔下的面孔因激动而涨红。

嬴天衡剑眉一扬,突然引吭高歌:"赳赳老秦!"

瞬息间,数十万条喉咙齐声应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古老战歌在蓟城上空层层激荡,仿佛唤醒了积淀在血脉中的记忆。

嬴天衡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顶着箭雨的黑色洪流,握着农具的黔首百姓,还未束发的少年郎,都在"与子同仇"的嘶吼中前赴后继。

喉结微微滚动,这位铁血太子发现自己的视线竟有些模糊。

台下无数双发红的眼睛告诉他,所有人都看见了相同的景象——那些刻在老秦人骨子里的苦难与荣光。

"听着!"嬴天衡突然拔剑指天:"在大秦,军功就是通天梯!哪怕你今日还是马前卒,只要斩得敌颅,来日必能封侯拜将!"剑锋在朝阳下划出耀目的光弧,霎时点燃了整片校场的沸腾热血。

大秦军营内,战意冲天。

"大秦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嬴天衡振臂高呼,声如洪钟。

"风!大风!"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响彻云霄,将士们热泪盈眶,斗志昂扬。

"若敌军来犯,当如何?"嬴天衡目光如炬,厉声喝问。

"杀!杀!杀!"

三军齐吼,声震寰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