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清穿的日子6(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宫斗系统骚操作指南》最新章节。
康熙皇帝曾说过:太监最是下贱,生如蝼蚁。满人身份高贵,这些断子绝孙的事只能汉人来做。
所以清朝太监制度严格规定,宫内太监皆选用汉人,严禁满洲八旗子弟充任。
这是满清统治者维护族群纯洁性的铁律,却也造就了这深宫之中,一个庞大而特殊的汉人宦官群体。
老太监就是其中之一。
他看过太多事情,见过太多人,但这种姑娘,还是第一次见。
他转过身,慢悠悠地走到另一排书架前,抽出一册如今已被修订得面目全非的《明实录》稿本,递给她:
“有空……可以翻翻这个,对比着那边没动过的残本看。这修书,好比给人换骨抽筋,看着还是那个人,里子,却早已不是了。”
他的手指在书册上轻轻敲了敲:“咱家这辈子,在这宫墙里,看得最多的,就是这字怎么来,又怎么没。”
他没有明说压迫,没有直言篡改,但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无尽的无奈与苍凉。
明殊接过那沉甸甸的书册,心中万千思绪闪过,最后也只是轻轻一笑。
“谢公公指点,”她脸上笑容不变,“这字里行间的学问,比圣贤书,或许更深哩。”
钱老太监不再多言,只是背着手,缓缓离开。
……
“宋姑娘,诶呀,小姑奶奶,皇上着急要《资治通鉴》的x卷,宋刻元修的那套本,你可还记得在哪里?”
明明外面寒冬腊月,李太监却跑的满头大汗,推开门匆匆进来。
就在刚才,御前的小太监跑传达皇上旨意,说是要查阅《资治通鉴》中关于某朝某代的特定卷册。
李太监连忙应下,但那套书版本众多,他根本分不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在东二库丙字架第三格,共两函,我前日刚核对过,并无错漏。”
明殊正在修复手上的诗本,头也不抬的回话。
李太监如释重负,立刻命小太监按图索骥,书很快找到,由李太监亲自检查后,交予御前太监呈送进去。
从始至终,明殊始终没有抬头,垂首立于原地,待李太监离开,她也没有抬头,而是继续专注于手上的诗本,仿佛刚才的一切与她无关。
李太监最喜欢她这份不争不抢,只知道埋头苦干的态度,特别是在钱太老打完招呼后,他对明殊多有殷勤,一口一个“小姑奶奶”。
但凡需要查阅,核对繁琐书目,或遇到难以归类的残本,他都会主动来问:“宋姑娘,你见识多,你看这本……该如何归置是好?”
明殊也不打他的脸,总是客气地给出建议,双方互相维持着表面的尊卑。
有时,康熙皇帝会驾临景阳宫后殿的御书房处理政务,或召见翰林词臣讲论经史,这时候是大好的出头的机会。
那时皇帝会说拿几本有关某件事的书,并不特意指是哪一本,而明殊太懂这位皇帝了,总是会把他想要的那一本,混在一堆书里,送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