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错的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八零搞事业》最新章节。
雪停了,但化雪的天儿,往往比下雪时更冷。屋檐下的冰棱滴滴答答地淌着水,院子里泥泞不堪。太阳有气无力地挂着,没什么温度。
陆信的腿脚利索了不少,虽然走起路来还微微有点跛,但已无大碍。他说话算话,等路面稍微好走些,便准备动身去公社。
出发前一晚,苏宁把她这些天废寝忘食编出来的成果都拿了出来。三个大小不一的草筐,两个针脚细密、带盖的收纳盒,还有几个小巧玲珑的杯垫。东西不多,却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她仔细地用旧布擦拭掉上面的草屑,让它们看起来尽量齐整些。
陆信拿起一个巴掌大的收纳盒,翻来覆去地看。盒子编得方正正,盖子和盒身严丝合缝,边缘收口处用了点巧思,显得别致。他沉默地看着,手指摩挲着光滑的草茎,没说话。
“也不知道……能不能换点东西。”苏宁有些忐忑地开口,“要是不行,就算了,别惹麻烦。”
陆信把盒子放回原位,抬眼看了看她因为熬夜和紧张而有些苍白的脸,只说了两个字:“放心。”
第二天天没亮,陆信就起来了。他把那些草编品小心地装进一个干净的麻袋里,又往怀里揣了半个冰冷的野菜饼子。
苏宁把灌满热水的军用水壶递给他,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路上小心,要是……要是情况不对,东西扔了也没关系,人回来要紧。”
陆信接过水壶,挎在肩上,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晨曦微光中,她眼里的担忧清晰可见。他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声音低沉:“嗯。把门栓好。”
说完,他便转身,踏着泥泞,身影很快消失在朦胧的晨雾里。
破屋里又剩下苏宁一个人。突然的安静让她心里空落落的,各种担忧像潮水般涌上来。怕东西卖不掉,白费功夫;怕陆信遇到纠察队;怕他腿伤复发……坐立难安。
她强迫自己找点事做。打扫屋子,喂鸡,去井边打水。可做什么都心不在焉,耳朵总是竖着,捕捉着门外任何一点动静。
时间过得异常缓慢。阳光从窗户的磨砂玻璃挪到墙角,又渐渐西斜。灶台上的那碗野菜粥,热了又凉,凉了又热,她一口也吃不下。
这种牵肠挂肚的感觉,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从未有过的。明明知道陆信不是一般人,他机警,有手段,可就是控制不住地担心。
原来,不知不觉间,这个破屋,这个名义上的丈夫,已经在她心里占据了这么重要的位置。
她走到屋后,看着那几垄在化雪的泥泞中顽强挺立的菜苗,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不管结果如何,日子总要过下去。她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次尝试上。
她回到屋里,拿出剩下的蒲草,继续编织。手指翻飞,心却飘向了遥远的公社集市。
直到日头偏西,天色开始泛灰,门外终于传来了熟悉的、略显拖沓的脚步声。
苏宁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扔下编到一半的筐子,几步冲到门口,猛地拉开门。
陆信站在门外,风尘仆仆,裤腿上溅满了泥点,脸上带着一丝倦色,但眼神明亮。他肩上那个出门时装草编品的麻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旧布袋。
“回来了?”苏宁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
“嗯。”陆信迈步进屋,带进一股外面的寒气。他把那个旧布袋放在灶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苏宁关上门,插好门栓,心脏还在咚咚直跳。她看着那个布袋,又看看陆信,想问又不敢问。
陆信没卖关子,直接解开布袋口,往外倒东西。
先是几个用草绳串起来的、黄澄澄的玉米饼子,还带着温热。然后是一小布袋粗盐,一块用油纸包着、巴掌大小的腊肉,甚至还有一小包红糖!
最后,他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递给苏宁。
苏宁接过,入手沉甸甸的。她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两块多毛票,还有几张皱巴巴的糖票和工业券!
“这……这都是卖筐换的?”苏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草编品,竟然这么值钱?
陆信拿起水瓢,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凉水,抹了把嘴才说:“筐和盒子都卖了。王老头说编得巧,城里人喜欢,给的价不错。饼子和盐是换的,肉和糖是买的。”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苏宁知道,这“不错的价”背后,肯定有他讨价还价的功劳,也有他避开风险的本事。那王老头,看来是个可靠的渠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