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把妙妙签过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欢喜:做宋倩背后的男人,推》最新章节。

要是语言天赋好还能当翻译,再不济就搞考古,最差也就是跑销售。

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考公务员了,我说得没错吧?"

两人听了明显一怔,他们确实没细想过这些。

经王宣这么一说,不由得点了点头。

"既然你们同意,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先说公务员,这个最难考,特别是本地。

要是去外地考机会可能大些,但叔叔阿姨都不是体制内的,妙妙就算考上外地公务员,发展空间也有限,无非就是熬年头,结婚生子。

到时候你们很可能要和孩子分开住,这应该不是你们想看到的吧?"

林大为马上点头:"那当然,我们就这一个女儿,肯定希望能留在身边。

"

"再说考古专业,既危险又没前途,这个就不多说了。

"

"语言方面,妙妙也没什么天赋,翻译这行肯定不适合她。

"

"销售也不合适,她脸皮薄放不开。

再说做销售很靠人脉,叔叔阿姨应该也帮不上什么忙吧?"

夫妻俩无奈地点点头。

"教师这行也可以排除了。

以妙妙的成绩,就算考上师范院校,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学校。

在京城,不是名校毕业想当老师可不容易。

去外地你们又舍不得,搞不好还要去偏远地区支教,条件太艰苦了。

"

"工商管理对学历要求太高,也不适合妙妙。

至于公司文员、策划编辑或者人事这些,门槛虽然不高,但学历低发展就受限。

而且这类工作替代性强,收入有限。

在物价这么高的京城,收入低意味着生活水平差,你们肯定不想看到妙妙过得太拮据吧?"

王胜男憋不住了,插嘴道:"新闻系挺好,记者这行现在挺吃香的。

"

"阿姨,新闻专业确实不错,干得好的话既体面又挣钱。

但您想过没有,妙妙性格直来直去,电视台那种地方人际关系复杂,要是没人照应,我怕她在那种环境里会吃亏。

"

王胜男和林大为听得心里发堵。

以前从没想过这些,被王宣这么一说,老两口突然觉得女儿前途堪忧。

王宣喝了口果汁,笑着问:"叔叔阿姨,现在你们还确定自己真的了解妙妙吗?你们替她选的路就一定对吗?"

"我生的女儿我能不了解?"王胜男语气已经不太高兴了。

林大为见妻子又要较劲,连忙打圆场:"胜男,人家王宣说得在理。

再说咱们今天本来不就是来取经的嘛。

"转头又对王宣说:"既然你觉得妙妙适合,总得说出个所以然来,让我们心服口服才是。

"

王宣整理了下思路:"刚才可能没说清楚,我不是说阿姨不关心妙妙。

正相反,就是太关心了才会忽略一些细节,这叫当局者迷。

其实妙妙身上有很多闪光点,这也是我看好她的原因。

"

王胜男刚才被说得心里难受,现在听见王宣夸女儿,虽然她从不觉得自家闺女差,但还是来了兴致:"那我倒要听听,你说说妙妙都有哪些优点?"

王宣笑了笑:"首先妙妙心态特别好,这点特别重要。

不管将来工作还是进娱乐圈,好心态都是最大优势。

毕竟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心态好才能扛得住挫折。

"

"其次妙妙特别有人缘,用俗话说就是讨喜。

跟她相处让人觉得舒服,她就像个开心果,能给身边人带来快乐。

要是演戏的话,只要角色合适,很容易出彩。

现在很多明星虽然漂亮,但妙妙这种天然亲和力是她们学不来的,很容易就能红起来。

"

“第三点,妙妙是个很有主见的姑娘,这点你们应该都深有感触。

这样的性格能让她在演艺圈保持清醒,不容易迷失方向。”

“不过在职场上,这种性格可能不太吃香。

一个点子多但经验不足的新人,容易犯错,也不讨领导喜欢。

毕竟大多数上司还是更喜欢听话的下属。

林叔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林大为点头表示赞同。

王宣接着说:“第四点,妙妙很有表现欲,或者说她很享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

这点很关键——她在学校广播站当播音员当得特别开心,我还看过她在校晚会上拿第一的舞蹈表演,虽然动作不算专业,但特别有灵气。”

“第五点最关键,妙妙其实长得挺好看的。

虽然不是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类型,但特别耐看。

现在大家看她短发戴眼镜像个假小子,都没注意到她五官其实很精致。

就算现在这张娃娃脸,在娱乐圈也很有戏路。

这些都是我看好她的原因。”

王胜男听得眉开眼笑,这还是头一回听人这么夸自己闺女。

不过她还是有些顾虑:“王宣,阿姨第一次听人这么夸妙妙,心里是高兴。

可这事毕竟关系重大,我还是放心不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觉得还是该以高考为主,艺考就当多个选择。

要是艺考过了当然好,没过还有高考保底。”

王宣笑着说:“王阿姨,您这想法放在平时确实稳妥。”

“你是说现在情况特殊?”王胜男追问道。

“没错。

那些成大事的人,哪个不是敢闯敢拼?现在机会摆在妙妙面前,要是错过了,将来想起来肯定会后悔的。”

"叔叔阿姨都是明白人,有句老话叫'努力就能成功',这其实是世上最大的骗局。

拼命只能保住你的底线,但天花板有多高,终究得看老天爷赏不吃饭。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