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归途与考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最新章节。

“快打120!”陆大山当机立断,对李娟喊道,自己则准备跟王婶过去看看。

就在这时,惊慌失措的王婶像是突然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抓住正准备跟着父亲出去的陆宇的胳膊,眼泪汪汪地恳求道:“小宇!小宇你是学医的!你快去看看!快救救你王叔!”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陆宇身上。父母的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王婶的眼神则是绝望中的全部希望。

陆宇的心脏猛地一缩,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只是一个刚上大一不到半年的医学生!只学过最基础的理论,接触过解剖标本,但从未真正面对过一个急症病人!晕厥?原因太多了!脑出血?心梗?低血糖?他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堆名词,却乱成一团麻,根本无法做出判断。

巨大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手心瞬间被冷汗浸湿。他看到王婶那绝望的眼神,看到父母紧张的神情,他知道,此刻他不能退缩。

“我…我去看看!”陆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脚步却坚定地跟着王婶和父亲冲向了隔壁。

王叔家离得很近,几步路就到。一进堂屋,就看到王叔直接挺地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面色灰白,嘴唇有些发绀,双眼紧闭,对周围的呼喊毫无反应。

陆宇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快步上前,蹲下身。高中时学的、大学军训时培训的急救知识碎片在脑海中拼命回忆。

第一步,判断环境安全和意识。 环境安全。他轻轻拍打王叔的肩膀,凑近他耳边大声呼唤:“王叔!王叔!能听见吗?”没有任何反应。

第二步,检查呼吸和脉搏。 这是他第一次在真人身上操作。他努力回忆解剖课上学到的颈动脉位置,手指有些发抖地按向王叔的颈部一侧。时间仿佛过得很慢,他屏住呼吸,集中全部注意力去感受指尖的触感。一下,两下……似乎……有非常微弱、缓慢的搏动!他不敢确定,又俯下身,将脸颊靠近王叔的口鼻,感觉是否有气流,同时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呼吸!

“还有呼吸和心跳!但很弱!”陆宇立刻抬头对焦急围观的父亲和王婶喊道,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紧,但这个消息无疑给在场的人带来了一丝希望。

“快!把他放平,保持气道通畅!”陆宇回忆着知识。在父亲的帮助下,他们小心地将王叔调整为仰卧位。陆宇下意识地想解开王叔的衣领,但手伸到一半又停住了——他记得好像对疑似脑卒中的病人不能随意挪动颈部?他不敢确定。

病因?到底是什么原因? 他强迫自己思考。王婶之前说王叔有高血压,饭后头晕……“王婶,王叔平时血压多高?吃什么药?今天喝酒了吗?”陆宇急声问道。

“高压…高压有时候能到一百六、一百七…吃那个…那个什么降压片…今天中午…是喝了点小酒…”王婶哭着回答。

高血压、饮酒、突发晕厥……陆宇的大脑飞速运转,课堂上学过的关于高血压危象、脑卒中(中风)的知识碎片试图拼凑起来。可能是脑出血?也可能是急性心梗?他无法判断!任何一种情况都极其危险!

“不能随意搬动他!尤其是头颈部!”陆宇终于想起了关键点,大声说道,阻止了想将王叔抬到床上的父亲和王婶。“等救护车!保持他现在这个姿势,最好侧卧,防止呕吐物窒息!”他根据记忆调整着王叔的体位,使其成为稳定的侧卧位。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一直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所有的动作都基于书本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巨大的压力。他生怕自己的一个错误判断或操作会加重王叔的病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等待救护车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陆宇一直守在王叔身边,时不时检查一下他的脉搏和呼吸,虽然微弱,但始终存在。他不停地安慰着几乎崩溃的王婶:“救护车马上就到了,王婶你别怕,保持通风。”

陆大山看着儿子虽然紧张却有条不紊的动作,眼神复杂。他看到儿子额头上的汗珠和紧抿的嘴唇,知道儿子内心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但也看到了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责任感。

终于,远处传来了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由远及近,如同天籁。

专业的急救人员迅速接手,评估生命体征,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小心翼翼地将王叔抬上担架。急救医生简短地询问了情况,陆宇尽量清晰、简洁地描述了他观察到的一切:突发晕厥、高血压病史、饮酒、生命体征微弱……

急救医生听完,看了陆宇一眼,点了点头:“初步判断可能是急性脑血管意外。你前期的处理,保持平卧、侧躺防止窒息,做得很好,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这句来自专业医生的肯定,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陆宇所有的紧张和后怕。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双腿都有些发软。

王婶跟着救护车去了县医院。陆宇和父母回到家中,气氛一时有些沉默。

“小宇…”母亲李娟看着儿子苍白的脸,心疼地给他倒了杯热水。

陆大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但那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陆宇端着水杯,手还在微微发抖。刚才的一幕幕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感受到疾病来袭时的凶猛和无情,也第一次将自己所学的、哪怕只是皮毛的医学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急救场景。

那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冲击感,那种在巨大压力下强迫自己冷静判断的责任感,那种面对生命危局时的无力感与竭尽所能后的微弱成就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这远比在解剖实验室里面对标本、在考场上面对试卷要震撼得多。

他意识到,医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沉甸甸的生命托付。医生这个称号背后,是关键时刻的判断,是泰山压顶时的担当。

这个元旦假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邻里急救,变得格外不同。它不再是单纯的休息和团聚,而成了陆宇医学生涯中一堂无比生动、深刻的“临床启蒙课”。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浅薄,也更加坚定了在这条道路上深耕下去的决心。

他回到书桌旁,拿出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今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不足。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他还将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病患和情况。而这次初试锋芒的经历,无论成功与否,都为他未来的医者之路,注入了一份最早的、也是最真实的重量与温度。

他看着窗外小镇熟悉的景色,心中已飞回了星城医科大学那座充满挑战的医学殿堂。他渴望更快地成长,更扎实地掌握知识,以便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能够更有力地守护需要帮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