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无影灯下的较量:解剖学知识竞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最新章节。
大二的时光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在日复一日的课堂、实验室与图书馆之间悄然滑过。秋去冬来,星城医科大学的校园里,梧桐叶片落尽,只剩下遒劲的枝干直指灰蒙蒙的天空,平添了几分属于医学殿堂的肃穆与冷峻。
就在期末考试的紧张氛围逐渐笼罩之前,一则通知在校园里激起了波澜——一年一度的“星城医科大学解剖学知识竞赛”即将拉开帷幕。这项赛事在学校里颇有分量,不仅因为解剖学是医学基石的地位,更因为其竞赛形式之严谨、题目难度之高,被誉为低年级学生学术能力的试金石。
陆宇收到苏晚晴学姐的邀请时,正在图书馆啃着《诊断学》里关于神经系统检查的难点。
“陆宇学弟,有没有兴趣参加这次的解剖学知识竞赛?”苏晚晴语气干脆,“我们队还缺一个人,我觉得你挺合适的。”
陆宇愣了一下。解剖学是他花费了巨大心力去学习的科目,大一的《系统解剖学》他拿了高分,暑假见习时,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也让他受益良多。但参加竞赛……他下意识地有些犹豫,那种站在聚光灯下、与他人同台竞技的压力,让他感到陌生甚至些许畏缩。
“学姐,我……可能不太擅长这种比赛形式。”陆宇斟酌着措辞。
苏晚晴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笑了笑,语气放缓但依旧坚定:“不试试怎么知道?你的基础很扎实,缺的可能是临场经验。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巩固知识、开拓思维都很有帮助。而且,”她顿了顿,“团队合作,互相分担压力就好。”
团队合作……陆宇想到了412寝室的兄弟们,但陈浩似乎另有项目,刘波和赵俊对这类竞赛兴趣缺缺。他最终点了点头:“好,我试试。”
队伍很快组建起来。除了苏晚晴和陆宇,还有一位大二临床专业的男生,名叫孙浩,以反应速度快、知识面广着称。初赛是笔试,筛选出八支队伍进入决赛。凭借着扎实的功底,苏晚晴的队伍顺利晋级。
决赛的日子定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地点在学校的人体科学馆。馆内气氛庄重,穹顶高阔,四周陈列着各种人体标本和模型,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结构与奥秘。观众席上坐满了前来观战的学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与紧张的细微躁动。
陆宇跟在苏晚晴和孙浩身后走进赛场,手心有些冒汗。舞台中央布置着抢答器和大屏幕,灯光打在上面,显得格外醒目。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脑海中快速闪过一条条神经走向、一块块肌肉起止、一处处骨性标志。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第一环节是“必答题”,每队按顺序回答。题目涉及骨骼、肌肉、神经、血管、内脏等各个系统,从简单的命名到复杂的毗邻关系,从形态结构到功能意义。
“问题:穿过坐骨大孔的结构中,位于梨状肌上缘的是什么?”
轮到陆宇的队伍,苏晚晴沉稳地回答:“臀上神经和臀上血管。”
“回答正确!”
“问题:胃左动脉起源于哪条动脉干?”
孙浩迅速接上:“腹腔干。”
“回答正确!”
陆宇负责的部分是周围神经和局部解剖,他回答了两个关于臂丛分支和膝关节周围韧带的问题,声音起初略带紧绷,但随着答案的正确反馈,渐渐平稳下来。第一环节结束,他们队伍暂列第三。
紧接着是紧张刺激的“抢答题”环节。这不仅考验知识储备,更考验反应速度和心理素质。大屏幕上题目一闪现,抢答器的蜂鸣声便此起彼伏。
“抢答:椎动脉穿过颈椎的哪个部位入颅?”
“嘟——” 孙浩抢到。
“横突孔!”
“回答正确!加10分!”
……
“抢答:胸导管通常注入何处?”
“嘟——” 另一队抢到。
“左静脉角!”
“回答正确!”
赛场上的气氛瞬间白热化。陆宇紧紧盯着屏幕,大脑高速运转。一道关于“腕管内通过的结构”的题目出现,他几乎是本能地按下了抢答器。
“嘟——”
“请回答!”
陆宇深吸一口气,语速清晰地列举:“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共9条肌腱,以及正中神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