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搭车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夜半鬼语录》最新章节。

最终,我还是决定原路返回。我想尽快让祖母吃上药。

当我推着自行车再次走上老路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幸好月亮很圆,洒下一片清冷的光辉,勉强能看清道路。我带了手电筒,但电池不足,光线昏黄,只能照见眼前一小片地方。

竹林在夜晚显得格外阴森,竹影摇曳,如同无数妖魔鬼怪张牙舞爪。我加快脚步,几乎是半跑着穿过了竹林。

又来到了那片坟场。

月光下的坟场比傍晚时更加恐怖。墓碑像一个个站立的人影,坟包则像蹲伏的野兽。夜风吹过,草丛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深吸一口气,准备快速通过。就在这时,我又看到了那个灰衣人。

他还在那里,还是背对着路,蹲在同一个坟头前。只是这次,他面前没有火堆,只是一动不动地蹲着。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电筒的光扫过他时,似乎穿过了他的身体,在后面的坟包上形成光斑。这发现让我头皮发麻——光能穿透他!

我推着自行车,尽量不发出声音,想悄悄从他身后走过。就在我即将走过他身边时,他突然站了起来。

我僵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他缓缓转过身来。月光下,我看不清他的脸,不是因为有阴影,而是他的面部模糊不清,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

他向我迈出一步。

我本能地向后退,自行车差点摔倒。

他停住了,抬起一只手,指向我来时的方向——镇上。

“你...你想让我带你去哪里?”我鼓起勇气问,声音颤抖。

他没有回答,只是固执地指着那个方向。这时我才想起老板说的,这是个外乡鬼,可能想找个人带他回家。

“我...我要回山下村。不能带你去别的地方。”我说。

他放下手,似乎有些失望。然后,他指了指我自行车后座。

我明白了——他想让我载他一程。

恐惧和同情在我心中交战。按照老人的说法,绝对不能让鬼上车,否则它会一直跟着你回家。但看着这个孤零零的身影,我又觉得他可怜。一个死了几十年无人祭奠的孤魂,只是想找个归宿。

最终,同情战胜了恐惧。我点了点头。

他走向自行车,轻飘飘地坐在后座上。奇怪的是,自行车并没有变重,还是和空车一样。但我能感觉到一股寒气从后座传来,在这夏夜里让我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我蹬上车,继续前行。这次,自行车轻快得出奇,几乎不用力就能飞快前进。路旁的坟包飞速向后退去,很快就穿过了整片坟场。

进入村口时,几声狗叫打破了夜的寂静。平时温顺的土狗们此时异常狂躁,对着我的方向狂吠不止,但又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叫着。老人们说狗能看见人看不见的东西,看来是真的。

到了家门口,我停下自行车,回头看了看后座——空无一人。

但那股寒气还在,萦绕在自行车周围。

我轻声说:“到了,你在这里等着,我先进去看看奶奶。”

没有回应,但我觉得他听到了。

祖母吃过药后,咳嗽好多了。我服侍她睡下,这才想起门口的“客人”。我盛了一碗米饭,拿了几柱香,悄悄走出门外。

自行车还停在原地,周围的气温明显比旁边低几度。我点燃香,插在饭碗里,摆在自行车旁。

“吃顿饱饭吧,吃完我送你回去。”我低声说。

香燃烧的速度异常快,香烟不是直直上升,而是盘旋着飘向自行车后座,仿佛有人在吸取。碗里的米饭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

等香燃尽,我推起自行车,准备送他回坟场。就在这时,自行车把突然一转,指向另一个方向。一股微弱但明确的力量在牵引着车头,指向村东头。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顺着这股力量。也许他不想回坟场,想去别的地方。

月光下,我推着自行车,跟着无形的指引在村里小路上穿行。最终,我们在村东头一座废弃的老屋前停下。这座老屋已经多年无人居住,门窗破烂,院里长满荒草。

自行车上的力量消失了,但一股更强的寒气从老屋方向传来。我明白了,这里才是他真正想去的地方。

我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走进院子。院内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正屋的门虚掩着,我轻轻一推,门开了,扬起一片灰尘。

屋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件破烂的家具。墙角有一张旧桌子,上面放着一个相框。我拿起相框,擦掉灰尘,借着月光,看清了照片上的人——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年轻人,站在一棵槐树下微笑着。他的脸,正是我在坟场看到的那个模糊的面容。

相框背面有一行小字:王志远,一九七五年摄于山下村。

王志远?这名字我好像听过。仔细回想,终于想起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过的一个故事:七十年代,有个叫王志远的下乡知青,住在村东头,后来在坟场附近意外死亡,因为他是外乡人,就草草葬在了当地。年代久远,他的坟早就无人祭扫,被人遗忘了。

原来他是想回这里,回他生前住过的地方。

我把相框轻轻放回原处,退到院中,对着空屋说:“王先生,我已经带你回家了。你安心住下吧,以后我会常来打扫。”

没有回应,但院中的寒气渐渐消散,温度恢复正常。我知道,他安息了。

走出老屋,月光格外明亮。远处的稻田在月光下如同银色的海洋,夜风吹过,稻浪起伏,送来阵阵稻香。蛙鸣虫叫再次响起,充满了生机。这个世界既神秘又可畏,既美丽又哀伤。

后来的日子里,我信守诺言,定期去打扫那座老屋,并在清明时节为王志远扫墓烧纸。村里人听说后,也有不少人加入,毕竟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不该被遗忘的灵魂。

祖母的病渐渐好了,她说那晚她梦见一个穿灰衣的年轻人向她鞠躬道谢,然后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了。我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我知道,有些界限或许不该被打破,但善意能穿越生死的鸿沟。

那个暑假之后,我对乡村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看似平静的村庄里,藏着无数故事和秘密。每一片田野,每一条小路,每一座老屋,都可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而尊重和理解,或许是生者与逝者最好的相处方式。

月色如水,洒在乡间小路上。偶尔,我还会在夜晚走那条西边的老路,但再也没有遇到过那个灰衣人。只是有时,在月光特别明亮的夜晚,我仿佛能看到远处有个模糊的身影,向我微微鞠躬,然后消失在银色月光中。

生死有界,但善意无疆。这或许就是与鬼同行教给我的,最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