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药材标准化编码(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最新章节。

百草堂的独家协议虽然解决了品质问题,却带来了新的混乱——药材命名和分类的混沌状态令人抓狂。

"我要的是三年生紫云草,你们送来的是什么?"一个炼丹弟子对着送货人发火。 送货人委屈道:"这就是紫云草啊!我们那儿都这么叫!" 苏妙仪过来一看,摇头:"这是蓝雾草,只是长得像紫云草。"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同药异名、异药同名、地域差异、方言称呼...药材名称的混乱已经严重影响到生产和安全。

"必须建立标准化编码系统!"秦洛下定决心。

一场药材界的"书同文车同轨"工程开始了。第一道难关就是分类标准之争。

按药性分?按形态分?按产地分?各派争论不休。 "当然按药性!我们炼丹最看重药性!" "按形态更直观!一看就知道是什么!" "按产地最重要!不同产地药效天差地别!"

秦洛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方案:"为什么不能多维度分类?每个药材一个唯一编码,包含所有信息!"

于是,第一个"药材全息编码系统"诞生了。每个编码包含:

【物种代码】【产地代码】【年份代码】【品质等级】【采收时间】【处理工艺】...

编码长达二十位,看得传统派头晕眼花:"这哪记得住!" "不需要记住,"秦洛展示扫码灵符,"扫一下就知道全部信息!"

接下来是更艰巨的任务——给所有药材编码。研究院组织了一支"药材普查队",深入各地采集样本、记录信息、建立数据库。

过程堪比探险:有的药材生长在绝壁之上,有的只在月夜开花,还有的会主动躲避采集!

最有趣的是方言采集工作。弟子们发现,同一种药材在不同地方有几十种叫法: "在我们那儿叫龙须草!" "我们叫凤尾藤!" "我们叫神仙须!"

普查队员不得不带着标本箱到处跑:"大爷,您说的是这个吗?" "不对,是这个!" "也不对,是这个..."

三个月后,第一版《药材标准化编码手册》终于完成。厚厚的典籍堆满了整个书房,弟子们戏称:"这比炼丹秘籍还厚!"

但编码只是第一步,推广才是真正的挑战。

百草堂第一个试点应用。智能仓库里,每包药材都贴上了编码标签。扫码一下,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紫云草-GZ03-5A-2309-M】 翻译过来就是:紫云草,贵州产,三年生,五等品,九月采收,机械加工。

"太方便了!"仓库管理员喜笑颜开,"再也不会拿错了!"

炼丹弟子们却抱怨:"还要学编码?太麻烦了吧!" 直到他们体验了"智能配药系统"—输入丹方,系统自动配齐药材,准确率100%!

"真香!"弟子们纷纷真香,"这比我自己找快多了!"

编码系统的好处很快显现:

采购失误率降为零; 炼丹成功率大幅提升; 甚至发现了许多以前被混淆的药材——原来以为是一种药,其实是完全不同的物种!

最惊喜的是,编码系统促进了药材交易标准化。不同宗门的药材只要编码一致,品质就有保证,远程交易成为可能。

"这下可以买到西域的红花了!"一个丹师兴奋地说,"以前怕买到假货不敢买!"

但最大的突破来自数据分析。庞大的编码数据库让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规律:

"看!同一药材,山顶采的比山谷采的药效高20%!" "雨季采收的药材,保存期短但活性强!" "甚至发现月光下采收的药材有特殊功效!"

这些发现反过来指导种植和采收,形成良性循环。

编码系统甚至催生了新职业:"药材编码师品质鉴定师数据分析师"成了热门岗位。

传统派长老们从最初的抵制,到后来的真香,最后甚至主动要求给自己的独门药材申请编码:"给我们家的'七彩灵芝'也上个编码!别被山寨了!"

在药田里,每株药材都挂上了小小的编码牌。小九九好奇地用爪子拨弄牌子,离心炉表面流光闪烁,仿佛在欣赏这场标准化革命。

混乱是进步的敌人,而秩序是创新的基础。

卷二第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