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印头精确到皮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最新章节。
【验证机·零号】的成功,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整个“启明”计划团队。那枚由低阶材料“打印”而出的五阶金丹,被小心翼翼地供奉在实验室最核心的水晶罩内,散发着柔和而坚定的光芒,无声地宣告着一条全新道路的可行性。
狂喜过后,更现实、更艰巨的挑战摆在了面前。
验证机,顾名思义,只是为了验证“可能性”。它粗糙、不稳定、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到令人发指。用它打印一枚金丹的耗费,堪比传统方式培养一位金丹修士,这完全违背了“量产”和“降低成本”的初衷。
要实现真正的工业化量产,必须将验证机上那些“手工打造”、“勉强能用”、“不计成本”的部件,尤其是最核心的【多模态复合打印头】,进行彻底的优化、标准化和可靠性提升。
而打印头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最终金丹的品级上限和成品率。
现有的验证机打印头,其材料沉积和能量聚焦的精度,大概在纳米(10^-9米)级别。这个精度已经足以震撼整个修真界,但对于秦洛的目标——打印出结构完美无瑕、潜力直达九阶甚至更高的“完美金丹”来说,还远远不够。
金丹内部某些关键的能量节点、灵纹回路、催化活性中心,其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需要达到皮米(10^-12米) 级别!
一皮米,相当于万亿分之一米。这个尺度,已经深入到了原子核外围电子云的层面!在这个尺度上,量子效应将变得极其显着,传统宏观的物理定律和修真技艺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挑战。
“我们需要皮米级的打印精度。”秦洛在项目会议上,抛出了这个让所有人再次头皮发麻的目标。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就连最狂热的铁大锤,也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皮米?这已经超出了他对“精度”这个词的理解范围。炼器宗传承万年,讲究的是“意到、气到、锤到”,追求的是宏观层面的灵性交融和法则共鸣,谁他娘的会去计较一皮米的误差?那还不如去计较一根头发丝在罡风里飘动的幅度!
“秦…秦长老,”一位算天门的长老颤巍巍地开口,“皮米尺度…那已是量子疆域,测不准原理如天堑横亘。任何观测行为本身都会扰动系统。我们如何…如何精确控制?”
“正因为难,所以才要做。”秦洛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精度,就是一切。差之皮米,谬以千里。在金丹的核心结构上,一皮米的误差,可能导致能量泄漏、结构失稳、甚至引发不可控的链式反应——也就是炸炉,只不过是在微观层面炸掉一颗价值连城的金丹雏形。”
他调出光幕,上面显示着金丹内部一处关键能量通道的模拟结构图。
“看这里,这个灵能谐振腔的界面。如果两个界面的距离偏差超过五皮米,其谐振频率就会偏移预设值的千分之一。别小看这千分之一,它会导致整个金丹的能量输出效率下降三个百分点,并且稳定性大幅降低。这还只是一处。一颗金丹内部,这样的关键节点数以万计。”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终于直观地认识到,为什么秦洛如此执着于这听起来匪夷所思的皮米精度。
“那我们…该如何实现?”苏妙仪凝声问道,她知道秦洛既然提出,必然已有了一些想法。
“传统的机械定位和灵能感应,在皮米尺度都会因为自身的热振动、量子涨落而失效。”秦洛开始阐述他的思路,“我们必须换一种思路。不再试图用‘蛮力’去对抗和控制,而是要学会‘引导’和‘利用’。”
“利用量子纠缠进行定位反馈和校准。”
又是一片哗然!量子纠缠?那不是刚刚用在通信加密上的高大上技术吗?还能这么玩?
“每一个打印头的终极工作端,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特殊的‘量子标记点’。这个标记点与一个我们绝对掌控的、处于超稳定环境下的‘参考点’处于纠缠状态。”秦洛快速勾勒着示意图,“无论打印头如何移动,我们都可以通过测量本地参考点的状态,瞬间获知远端标记点的精确位置信息!这个位置信息的精度,在理论上可以超越经典物理的限制!”
“利用原子力/灵子力进行‘触摸式’打印。”他继续抛出第二个构想,“放弃非接触式的能量束沉积?我们可以让打印头的末端,是一个极其尖锐的、只有一个原子大小的‘探针’!这个探针可以像盲人摸象一样,通过感知材料表面的原子力或者灵子力场,来‘触摸’并精确定位!然后,通过调控探针尖端的化学性质或灵场特性,直接‘抓取’或‘放置’单个原子分子,或者诱导局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
“这…这简直是…”算天门的长老听得如痴如醉,又觉得匪夷所思,“这需要对微观力场有着神明般的感知和操控力!”
“所以,需要‘星群算法’的进一步升级,需要更强的大算力支持,也需要…一点点运气和直觉。”秦洛顿了顿,目光看向角落里正在偷吃催化果冻的小九九,“或许,还需要某些特殊的、对微观世界有着天生敏锐感知的…助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九九猛地竖起耳朵,警惕地看向秦洛,嘴里的果冻都不香了,它有种不祥的预感。
“利用量子隧穿效应进行能量注入。”秦洛说出第三个思路,“对于某些需要极端精准能量刺激的区域,能量束的聚焦始终是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量子隧穿效应!让电子或灵子‘穿过’经典的能量壁垒,概率性地出现在目标位置。虽然单个粒子隧穿的概率很低,但我们可以用海量的粒子流,通过统计规律来实现精准的、无需‘瞄准’的能量注入!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时间控制,但可以避开聚焦难题。”
三个思路,每一个都奇诡绝伦,将最新的量子理论与修真手段结合,听得众人目瞪口呆,仿佛在听天书,却又隐隐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惊人可能性。
接下来的日子,实验室的重心再次转移,开始了向皮米精度进军的新一轮艰苦攻关。
铁大锤带着炼器宗的大师们,开始尝试炼制那匪夷所思的“单原子探针”和“量子标记点”。这几乎是在挑战炼器之道的极限,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珍贵的材料如同废铁般被消耗。
算天门的弟子们则开始疯狂优化算法,试图将量子纠缠定位、原子力反馈、量子隧穿控制等复杂物理过程,转化为可以执行的控制指令。他们的算力阵列全力运转,散热灵阵发出的嗡鸣声日夜不息。
秦洛亲自负责最关键的“量子标记点”的制备和纠缠建立工作。这需要极其精密的操作和一丝玄之又玄的感悟力。他几乎不眠不休,整个人都沉浸在微观世界的奇妙韵律之中。
小九九果然没能逃过“征用”。它被安排在一个特制的、铺满了柔软缓冲材料的“感知增强平台”上,它的任务是用它那九尾狐天生对能量和物质的敏锐灵觉,去辅助校准那极其脆弱的原子力探针,并感知量子隧穿发生时那极其微弱的信号。过程极其枯燥,且对精神消耗极大,小九九经常累得直接瘫成一张狐狸饼,只能用双倍果冻才能勉强安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