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生1977(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病房里,苏婉宁的意识在现实与回忆间浮沉,新闻里那两个熟悉的名字,像钥匙般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
周敬之——
她的太姥爷,早年留洋的物理学博士。
“九一八”的炮火传来时,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携带全部研究资料回国,倾尽家财在上海创办了“敬之实验室”。
而支持他这一切的,是他的夫人和独生女——
苏婉宁的太姥姥和姥姥。
姥姥中英文双绝,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当父亲决定回国时,她放弃了国外大学在读的学位,和唾手可得的安稳前程,毅然随父归国。成为了国立江南大学国文系的一名普通学生,兼任父亲实验室的文书、翻译和管理。
她用那双本该吟风弄月的笔,为父亲整理晦涩的实验数据,处理繁杂的外联书信,翻译各种难懂的外文书籍。
在太姥爷的学生中,有个特别的年轻人——
姥爷陈铮。
他本是流亡学生,被太姥爷收留在实验室打杂,却在耳濡目染中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太姥爷亲自教导他,送他进入西南联大。新中国成立后,他穿上军装,成为部队的技术骨干。
最终,太姥爷的实验室还是被日寇盯上。
在那个血色弥漫的清晨,周敬之将一个小木匣塞进女儿手里,里面是核心资料的微缩胶卷。
“保护好它,等我们的人来取!”
这是他留给女儿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给前来接应的同志争取时间,他点燃了实验室作为信号,自己却血染废墟,壮烈殉国。
姥姥抱着那个滚烫的木匣,在乡亲的掩护下死里逃生。她看着冲天火光,没有流泪,只是将嘴唇咬得鲜血淋漓。父亲倒下了,他的路还要有人走下去。
她隐姓埋名,带着那份用父亲生命换来的资料,在暗夜中默默守护着科学的火种,直到它被安全交到组织手中。
建国后,这份心血融入了江南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的根基。而她,则选择留在江南大学,成为一名普通的国文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几十年。
1950年,姥爷陈铮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临行前,他来向姥姥告别,将一枚子弹壳放在她手心:
“怀玉,等胜利了,我就回来,继续老师未尽的研究。”
可他再也没有回来。
在一次掩护战友转移重要设备时,他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只留下一枚被炸变形的校徽——
那是太姥爷当年送给他的入学礼物。
苏建国——苏婉宁的父亲,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工程师。
她记忆中最后的身影,是那个清晨,他抱起她,用胡茬轻轻扎了扎她的脸,笑着说:
“宁宁乖,爸爸要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等星星亮了,爸爸就回来了。”
从此,他就像人间蒸发,再无踪迹。
而那个在丈夫失踪后,独自面对风雨的女人,是苏婉宁的母亲。
母亲完美继承了祖父探索未知的基因,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地质学家,她的梦想是踏遍山河,为祖国寻找宝藏。
可为了支撑这个家,为了照顾年迈丧父、中年丧夫、一生辛劳的姥姥和年幼的婉宁,她默默收起了心爱的地质锤和勘探图,放弃了她视若生命的野外工作,转到了一个清闲的文职岗位。
苏婉宁至今还记得,无数个深夜,母亲独自坐在窗前,摩挲着一块她年轻时采集的矿石标本,背影是那么的落寞与孤寂。
他们......原来都是英雄。
太姥爷是血火中的丰碑,姥姥是风霜里的翠竹,姥爷是绽放于异国的木兰花,父亲是隐匿于星海的灯塔,母亲则是被生活埋没的宝藏......
都是为了这个国家,这片星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
可她呢?
她本是英雄的后裔,血脉里流淌着探索星海的基因与报效家国的赤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