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星辰之约(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灶台边的李萍男人轻手轻脚抱起儿子往隔壁屋走,娃娃正揉着眼睛犯困,他用下巴上的胡茬轻轻蹭了蹭娃的脸蛋:
“乖,咱不吵你娘,让你娘好好念书考大学。”
听着脚步声渐渐远去,李萍的眼圈微微有些发红:
“这些天,他把里里外外的活都干了……”
苏婉宁想起张岚前天红着眼睛说的话——她丈夫把她攒了半年的复习笔记全烧了,还骂她“痴心妄想”。
“那你更要好好考。”
苏婉宁轻轻握住李萍粗糙的手,换了个话题。
“下周一就要交志愿表了,你想好填哪个了吗?”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那个年代,谁也没见过大学怎么招生。连县城中学的老师都说不清那些大学到底教啥,只知道通知上说填志愿要在考试前完成。
这一旦填错,可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我想好了,就报省农学院的农机专业。咱们村这地,不是旱就是涝,学点真本事回来,总能派上用场。”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习题册上印着的麦穗图案,眼睛里闪着光。
苏婉宁心头一热。她恍惚记起前世,李萍后来真的考上了省农学院,听说毕业后成了县农技站的骨干。
“红梅说她打算报省师范。”
苏婉宁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跃动的火苗映在她眼睛里。
“她说以后毕业了,要回公社小学教书,让村里的娃娃们都能认全《新华字典》。”
“那你呢?”
李萍追问道。
“听红梅说,你姥姥是三十年代的江南大学生?你要报那儿的中文系吗。”
苏婉宁没有立即回答,手指轻轻抚摸着炕桌边缘的裂缝。江南大学中文系,那是姥姥念叨了一辈子的骄傲。
这些天夜里,她总梦见照片里那个素未谋面的太姥爷——梳着整齐的背头,穿着笔挺的西装。
前阵子去公社修拖拉机,她亲眼看见技术员对着进口零件唉声叹气:
“咱们自己造的精度不够,只能眼睁睁看着外国货垄断......”
那一刻,太姥爷日记里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
“强国之路,不在空谈,在机床与图纸之间。 ”
“我不报中文系”
苏婉宁突然开口,声音在火塘的噼啪声中格外清晰。
李萍手里的铅笔“啪嗒”一声掉在炕桌上:
“可你文科那么好……”
“我太姥爷是留洋归来的物理学博士,我的父亲是……工程师。”
苏婉宁的目光穿过斑驳的窗纸,仿佛看见了太姥爷和父亲的身影。
“太姥爷专攻弹道学和军工机械。日记里写过,真正的强国之路,就藏在精密的仪器里。”
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她躺在病床上,看着电视里天宫空间站的新闻。那时她才知道,江南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的前身,就是太姥爷当年参与创建的军工研究所。
“我要报‘精密仪器与机械。”
苏婉宁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个专业研究的是让导弹看得更远、飞得更准的技术,也是让我们的航天走得更远的技术。”
李萍想起去年公社放的《东方红》里那个划破长空的火箭。她突然把搪瓷缸塞进苏婉宁手里,热水溅在两人的手上:
“等你造的东西上天了,一定要告诉村里的孩子们,那是咱们中国人自己造的!”
煤油灯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摇曳的光影中,苏婉宁仿佛看见1977年的自己,和电视里腾空而起的火箭重叠在一起。
耳边似乎又响起太姥爷日记上那力透纸背的八个字:
“星辰大海,心之所向!”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厚重的门帘被掀开,周明远、梁斌和赵红梅三人鱼贯而入,鞋上沾满了白霜。
“可算找到你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