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故园心声(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夜深了,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在青石板地上。苏婉宁正准备歇下,却瞥见姥姥屋里的灯还亮着,昏黄的光晕在门缝间轻轻摇曳。
她轻手轻脚走近,透过那道细窄的门缝,看见姥姥正对着一只早已褪色的银质怀表低声絮语。
表壳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被摩挲过千万遍。苏婉宁正要推门,母亲却从身后轻轻按住她的手腕,摇了摇头。
“让她和他说说话吧……”
母亲的声音轻得几乎融进夜色里。
“四十多年了,每年的杏花微雨时,她都要把这些年国家航空发展的消息,一件件说给他听。”
苏婉宁怔在原地。
月光静静流淌,窗内是老人佝偻却执着的身影,窗外是少女眼中渐渐清晰、如星火般明亮的新生决心。
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自己肩上承载的,不仅是家族的期望,更是一段跨越生死的未竟之志。
天光未亮,堂屋里隐约的响动便惊醒了苏婉宁。她披衣推门,只见晨曦正从窗棂的缝隙间渗入,在姥姥周身勾勒出一圈朦胧的光边。
老人端坐在斑驳的太师椅上,就着那缕微光,正用软布细细擦拭一个刚从樟木箱取出的木匣。听见脚步声,她抬起头,银白的发丝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晕:
“醒得正好,囡囡你来。”
苏婉宁还未走近,那股熟悉的樟木清香便扑面而来,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润。桌上的木匣已老旧得漆色斑驳,边角被摩挲得露出了原木的纹理。
姥姥的指尖轻轻点过其中两个被擦得最亮的木盒:
“这里头装着两样宝贝,是要交给你的。”
她先打开手边稍小的那个。里面静静躺着一个旧锡盒,启盖后,一枚刻着“中央研究院”的银质徽章熠熠生辉,旁边是几卷用丝线仔细捆扎的图纸,纸缘已脆化发黄。
“这是你太姥爷留下的。”
姥姥将徽章轻轻放在苏婉宁掌心。冰凉的银面上,“民国二十三年 周敬之”几个字依然清晰如昨。
“你太姥爷当年从津桥大学学成归来,谢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一心想让咱们中国有自己的飞机雷达。”
姥姥展开其中一卷图纸,那些精密的构造虽然褪色,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严谨。
“那时候咱们的飞机夜里就跟瞎子似的,他带着七个学生在昆明郊外的破庙里改建实验室,靠着煤油灯没日没夜地研究……”
她的手指轻抚过图纸上褪色的线条,声音里交织着骄傲与心疼:
“这些都是他熬了无数个通宵画出来的,说要给咱们的飞机造出‘千里眼’。”
指尖停在一行娟秀的批注旁:
“你看这里写着‘精度必须达到0.1毫米’,他常说,地上差一毫,天上差千里啊。”
老人忽然哽咽:
“只是可惜……战火纷飞,研究资料后来都交给了组织,这些是你太姥爷仅存的残稿。”
苏婉宁凝视着图纸上那些精细的刻度,仿佛看见了多年前,那个在摇曳灯火下伏案绘图的清瘦身影,正将一生的热忱与期盼,都倾注于笔尖的方寸之间。
姥姥的声音从晨光中缓缓传来,苏婉宁屏息凝神,听得格外认真。
“那是1942年的11月,长沙会战刚结束不久……”
“你太姥爷的研究正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为了确保已经取得的研究资料能够安全转移,他安排最得力的几个学生带着核心资料转到香港,再辗转去了国外。而他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