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们的征途(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课题组的任务比想象中更加繁重,却也更加引人入胜。

“攻坚小组”的四人被分配在一位名叫周峻的研二师兄手下。周师兄个子高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话不多,但要求极其严格,对数据精准度的追求近乎苛刻。

第一次参加组会,她们就领略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研究氛围。

师兄师姐们围绕着一个小小的传动模型,争论着应力分布、摩擦损耗、材料疲劳极限,那些在课本上冰冷的公式和定理,在这里变成了一个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难题,每一个微小的优化都可能带来性能的显着提升。

在各自的轨道上,为了共同的理想,她们开始加速运行,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的光芒。

而那份刚刚萌芽的爱情,那些关于责任与自由的思考,都化作了心底最温柔的支撑,推动着她们,步履不停。

真正的考验很快到来。

苏婉宁负责的第一批计算数据被周师兄退了回来,关键参数旁用红笔冷冷地圈出,批注只有两个字:

“重算。”

没有责备,但那平静的语气和鲜红的圆圈,比任何批评都让人压力倍增。

那晚,苏婉宁在实验室待到深夜,对着计算尺和稿纸,一遍遍复核,直到眼睛发酸。

她想起顾淮送给她的金属书签上,那精准的行星齿轮刻线,想起他在机床厂调试设备时一丝不苟的神情。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埋下头去。精度,必须达到精度。

“给,提提神。”

一只握着搪瓷缸的手伸了过来,缸子里是浓得发苦的茶。

苏婉宁抬头,看见林南燕带着倦意却满是鼓励的笑脸。不远处,张敏和陈雪也还在伏案工作,陈雪在整理文献卡片,张敏则在核对实验器材清单。

她们明明可以先回宿舍的。

“我们是一个小组。”

林南燕在她身边坐下,声音不大却坚定。

“你这边数据出不来,我们后面的文献分析和实验准备都得等着。一起扛。”

当她终于在黎明前将一份毫无瑕疵的数据报告放在周师兄的办公桌上时,周峻只是推了推眼镜,微微点了点头:

“下次可以更快一点。”

但苏婉宁却从他眼中看到了一丝几不可察的认可。那一刻,她心中涌起的成就感,远比解出一道难题更加浓烈。

其他三人也同样经历着锤炼。

陈雪负责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她发挥心细如发的特长,不仅将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还主动做了摘要和亮点分析,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标注出重要程度和创新点,让周师兄他们查阅时效率大增。

张敏动手能力强,被安排在实验台协助搭建和调试模型。她不怕脏不怕累,拧螺丝、装夹具、连接传感器,做得又快又稳。

起初有些师兄觉得她只是个新生,有些轻视,但当她几次敏锐地发现并排除了连接处的微小松动,避免了数据采集失败后,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带上了佩服。

林南燕则充分发挥了她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她负责小组与课题组其他部分,以及与实验器材管理老师的对接协调。

她总能清晰地传达需求,高效地解决问题,确保她们这个小团队的后勤保障顺畅无阻,无形中为其他三人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四个女孩像四个紧密啮合的小齿轮,在课题组这个大机器里,高速而精准地运转着。

她们常常结伴在图书馆闭馆后才回到宿舍,每个人的书包里都塞满了资料和稿纸。

公共自习室的烛光,再次为她们点亮,只是这次讨论的不再是课后习题,而是传动比优化方案、是实验误差分析、是文献中的前沿思路。

这晚,张敏一边活动着因为长时间握工具而发酸的手腕,一边抱怨:

“今天拆装那个模型第三遍,我指甲缝里都是机油,都快洗不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