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年关暖意(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天文台之约带来的震撼与激情,在回归日常后,迅速转化为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全国青年航天学术交流会,这个突如其来的机遇,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苏婉宁的心湖中漾开层层涟漪,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书房里,台灯亮至深夜。

苏婉宁面前摊着“简化思路”整理的初步构想。然而,当她试图将这些灵感深化为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摘要时,却陷入了困境。

“启明计划”本身是高度保密的,任何直接引用都可能触及红线。她仿佛站在一座宝库门前,却找不到那把合规的钥匙。

一连几天,她食不知味,原本清亮的眼眸下也染上了淡淡的青黑。

顾淮将她的焦虑看在眼里。这个周末,他没有约她去图书馆,而是将她带到了校园僻静处的凉亭。

“遇到坎了?”

他将一杯温热的豆奶递到她手中。

苏婉宁捧着杯子,暖意从掌心蔓延,却化不开眉间的愁绪:

“感觉前面有一堵墙,知道墙后面有什么,却绕不过去。”

顾淮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看着她手边那份写满又划掉的提纲,沉稳地问:

“抛开‘启明计划’这个名头,抛开所有不能说的部分,你父亲那个公式最核心、最让你眼前一亮的东西,是什么?”

“是思路!”

苏婉宁几乎脱口而出。

“是一种将复杂高阶问题,通过物理意义清晰的转换,降维到更易求解层面的优化思想!”

“那就抓住这个‘魂’。”

顾淮目光锐利。

“把它拿出来,应用到一个完全公开、干净的模型里去验证,去阐述。让评审看到的是你苏婉宁的思考和创新,而不是一个保密项目的影子。”

一语点醒梦中人!

苏婉宁眼中的迷茫瞬间被光芒驱散。她立刻拿出纸笔,就在这凉亭里,重新勾勒论文框架——

她选择了一个经典的霍曼转移轨道优化问题作为载体,将父亲的“降维思想”作为核心算法进行植入和比对。

苏婉宁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规划。

开学后,她需要第一时间向崔教授汇报并申请使用学校的计算资源,崔教授是此领域的专家,他的指导至关重要。

年关的脚步悄然而至,街巷间的年味渐渐浓了起来。

母亲结束了西北的勘探任务,姥姥也从西京的国学研讨会归来,家里一下子充满了久违的热闹与生气。

傍晚时分,苏婉宁从图书馆回来,刚走到堂屋门外,便听见里面传来母亲温和的说话声,语气比平日更加轻柔。

她下意识地停住脚步,透过虚掩的门缝,看见母亲正坐在姥姥身旁,手中拿着她之前寄过去的那封家书。

“妈,顾淮的父亲顾维安……是沈家那边的亲戚。”

姥姥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

母亲继续缓缓说道,每个字都斟酌得极其小心。

“沈伯伯是他顾淮父亲姨母家的表哥,是他从小最敬重的人。”

房间里陷入一片漫长的寂静。姥姥缓缓将茶杯放下,瓷器与木桌接触发出极轻的“叩”声。她微微仰起头,目光望向窗外暮色渐合的天空,久久没有说话。

苏婉宁站在门外,屏住呼吸。

昏黄的灯光下,姥姥侧脸的轮廓显得格外柔和,又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宁静。

过了好一会儿,姥姥才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里没有悲伤,只有一种穿透时光的了然与释然。

“原来是他啊……”

姥姥的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

“难怪第一次见着顾家那孩子,就觉得眉眼间有几分说不出的熟悉。”

苏婉宁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姥姥闻声转过头来,看到她,眼中还带着未散的水光,却已经漾开温柔的笑意。她朝苏婉宁伸出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