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春晓攻坚(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我怀疑问题出在轴承的预紧机构上,现在的设计可能无法保证足够的刚性。”

四个女生很快形成了默契的分工:

苏婉宁负责理论计算和总体方案,陈雪专注公差配合分析,张敏负责工艺可行性评估,林南燕则想方设法去借更精密的测量仪器。

就在她们为了某个齿轮的渐开线参数争论得面红耳赤时,苏婉宁收到了一封来自京都的信。

顾伯伯在信中写道:

“听小淮提起你在做精密传动设计,特地托老战友找了份资料。涉密内容已处理,但技术思路值得参考。”

随信附来的几页复印件,清晰地展示了一款军用光学设备中微型传动机构的技术说明。

苏婉宁惊讶地发现,其中对回程误差的控制要求与她们的课程设计如出一辙。

“你们快来看这个!”

她指着资料上的预紧力调节机构。

“这个双螺母弹性预紧设计,正好能解决我们刚才争论的轴承间隙问题。”

四个脑袋立刻凑到一起,资料上清晰的示意图和关键参数让她们豁然开朗。这份恰到好处的参考资料,为陷入僵局的设计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又是一个在通宵教室奋战的深夜。当时钟指向凌晨三点,苏婉宁忽然从图纸堆中直起身,布满血丝的双眼闪着晶亮的光。

“我找到了!”

她抓起红笔,在传动系统示意图上果断地画出一个圈:

“问题不在单个齿轮的精度,而是整个传动链的刚度不匹配。主动轴太柔,从动轴太刚,导致扭矩传递时产生弹性变形——”

她快速在草稿纸上画出简图:

“如果在这里加入一个弹性联轴器,既能补偿安装误差,又能调节系统刚度分布……”

这个发现瞬间点燃了全组的热情。

陈雪立即摊开计算纸,重新核算整个传动系统的刚度矩阵;张敏翻出材料力学手册,仔细验证弹性联轴器在微型机构中的可行性;林南燕已经在笔记本上列出一长串清单,记录着明天要去实验室借用的零件和测量工具。

课程设计答辩当天,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除了金教授和几位专业老师,台下还坐着一位特殊的来宾——

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司行,这位受邀回校交流的校友正专注地翻看答辩资料。

轮到苏婉宁小组展示时,她从容地展开设计图纸,详细讲解采用弹性联轴器的创新方案。就在她分析刚度匹配原理时,司总工程师举手示意:

“苏同学,你的设计思路很新颖。但作为在军工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必须问一个实际问题——”

他目光炯炯。

“你考虑过这个弹性元件在零下40度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吗?”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课程设计的范畴,直指工程实践中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苏婉宁微微一顿,随即展露笑容:

“感谢司老师的提问。我们考虑了温度影响,在材料选择上研究了三种特种合金的温度特性,最终选用的铍青铜在低温下刚度变化率小于5%。”

她转身在黑板上流畅地画出补偿系统框图:

“如果应用环境更加严苛,我们还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信号,经由PID控制器实时调节预紧力——这套补偿方案正好运用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

清晰的讲解、扎实的理论基础、跨课程的融会贯通,让司总工程师频频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金教授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悄悄在评分表上写下一个优等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