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修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苏婉宁仿佛看见一位古代的儒者,在漫长的人生修习中,一步步向内照亮心性,向外关怀世人,最终抵达那清明安宁的至高境界。
“感受到了吗?”
师母的声音将她从悠远的思绪中唤回。
“这十六个字,是学问的根基,也是做人的格局。科研探索宇宙的终极规律,是向外求索;但若没有‘明明德’的内在根基,没有‘止于至善’的终极关怀,人便如无锚之舟,容易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
她目光温煦地望着苏婉宁,语声沉静如深潭:
“技术追求的是极致的‘精度’,但人格追求的是恒久的‘厚度’。当你的内心足够丰盈,你的'科研'才能真正承载人类的温度与期待。”
这番话,如一块沉入心底的温玉,在苏婉宁胸中激起悠长的回响。
师母的教学方式很特别,从不空谈道理。她让苏婉宁从最基础的握笔开始,在宣纸与墨香间体会“静”的力量。
“笔要稳,心更要定。”
师母轻托她的手腕。
“就像航天器的轨道计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笔一画间的控制,练的是你做学问的定力。”
除了习字,师母更在意她的仪态。
每当苏婉宁沉浸在公式推演中不自觉地蜷缩起身子,师母总会轻抚她的背脊:
“挺直腰,婉宁。这不是姿态,是心态。一个敢于仰望星空的人,首先要学会挺拔地站立。”
师母还带她参加各类雅集。
在茶道中学习“序”与“节”,在古琴里感受“谐”与“振”,甚至跟随一位研究传统导引术的先生学习调息。
“这不只是养生。”
师母看着她在庭院中缓慢起手。
“就像你们追求的飞行器姿态控制,外在的轨迹源于内在的平衡。你要先找到自己身心的平衡点。”
这些浸润式的熏陶,渐渐让苏婉宁领悟到更深层的关联。她们常在午后对坐,师母会关切她的作息:
“身体是承载梦想的飞行器,需要精心维护。”
夜深人静时,师母会与她探讨心境:
“科研如轨道设计,越是复杂的任务,越需要沉静的心智。你要学会在高速运转中保持内心的稳定。”
这些改变悄然发生。
她依然热衷科研,但学会了合理规划;依然追求创新,却多了份沉稳。三个月的浸润,对婉宁而言,恰如一次精密的身心校准。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她的思维方式里。
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天枢”项目,她不再试图同时攻克所有难题,而是学会了像规划轨道那样,为研究制定清晰的路径与优先级。
她依然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但会记得师母的提醒,每隔一段时间就停下片刻——或是站在窗前远眺,或是练习几个简单的导引动作,让紧绷的神经在呼吸间恢复最佳状态。
在一次关键的小组讨论中,团队因某个气动参数的优化方案陷入僵局。成员们各执一词,争论逐渐升温。
苏婉宁没有立即加入辩论。她静立片刻,再抬眼时,目光已沉静如水。
“我们回到最基本的伯努利方程。”
她走向白板,笔尖流畅地画出翼型曲线。
“气流如流水,数据会说话。让我们暂时放下各自预设的方案,聆听数据本身要讲述的故事。”
当她在解释最优解时,自然地引用了《道德经》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智慧,整个会议室静默了一瞬——
随即,导师的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