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星途初绽(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华北天寒,江南亦已入秋,望你与务必添衣保暖,善自珍重。

盼复。

顾淮

于华北初秋夜。”

信看完了。

苏婉宁的手指轻轻抚过信纸上“唯你一人而已”那行字,墨迹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一路烫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她嘴角缓缓扬起一个无比安定的、温柔的弧度。将信纸按在胸口,感受着那沉稳有力的心跳。

一下,又一下。

与腕间手表秒针的走动渐渐重合。

窗外,夜色已然浓重,却有一轮清亮的月亮升了起来,光华皎洁,静静地照着她,也照着千里之外的他。

她走到书桌前,铺开信纸,笔尖顿了顿,终究没有落下“思念”二字。

她想,有些话,有些事,要留着,等到重逢时,看着他的眼睛再说。

她微微扬唇,继续写道:

“近日读到材料梯度设计,忽觉与竹节生长之理暗合。你瞧,竹节之间,并非硬性连接,而是由柔韧的纤维层层过渡,方能承前启后,抵御八方来风。我想,我们的发动机材料,或许也该有这般‘智慧’,刚柔并济,方能行稳致远。”

笔锋一转,她的字迹里染上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暖意:

“另外,近来颇有进益。

姥姥拿手的梅干菜扣肉,我已得了八分火候;妈妈教的那些桂花酿、梅花酿等方子,我也试过,都成了。只待你归来,便可一一品鉴。”

她没有说太多关于自己的辛苦,只在这一笔一划间,让他知道,她一切都好,并且,在为他们共同的未来,积蓄着点点滴滴的温暖与能量。

十月初,由国家航天学会发布的“未来太空探索”征文启事,如一粒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苏婉宁心中漾开了涟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个挑灯之夜,她将自己沉浸在思维的碰撞中。

太姥爷手稿里“效法自然”的古老智慧,自己构建模型时对“协同优化”的深刻体会,还有近期在《控制论》、《新型材料导论》中汲取的新知……

这些看似独立的线索,在她脑海中逐渐交织、融合,最终汇聚成奔涌的灵感之泉。

她伏案疾书,一篇 《“竹节”递进理论在下一代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中的应用畅想》跃然纸上。

文章跳出了现有技术框架的束缚,以“竹节”生生不息的协同递进为核心,大胆勾勒出一个模块化组合、能量平滑传递、可循环利用的未来太空运输体系蓝图。

其构想既扎根于严密的科学逻辑,又闪烁着超越时代的想象力光芒。

这篇力作,毫无悬念地折桂征文特等奖。

然而,真正的转折点,正悄然而至。

这份独特的征文,引起了评审席上一位特殊人物的注意——国防科工委资深专家,周克己。

周老从事航天事业三十余载,阅文无数,早已鲜少为纸上谈兵而动容。

然而,这篇将东方哲学思辨与现代航天理论巧妙融合的文章,其展现出的宏大视野与系统性思维,让他浑浊的眼眸里重新闪动起锐利的光芒。

他立刻通过组织程序,调阅了苏婉宁在“鲲鹏”项目组的部分非密研究报告。

越是深入阅读,他内心的欣赏便越是难以抑制。

这绝非简单的灵光一现,报告中所体现出的扎实功底、对工程约束的清醒认知,以及那份将理论推向应用的执着,都清晰地指向一个极具潜力的科研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