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扎根(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而远在西北试验基地的苏婉宁,在接下来的日子,改变了策略。

她不再直接质疑传统公式,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偏差现象的深入研究中。

她注意到,这个微小偏差总是在特定的大气密度和风速组合下出现,就像戈壁滩上偶尔会出现的海市蜃楼,看似偶然,实则有其规律。

某个深夜,她独自留在计算室,将历次试验的遥测数据铺满整张桌子。在昏黄的台灯下,她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

传统公式在计算一级分离震动时,使用的是平均值,而实际震动存在一个极小的概率分布尾巴——

这正是她提出的0.5%修正值的来源。

第二天,她带着新的发现找到严工。这次她没有直接提出修改建议,而是将数据摊开在他面前:

“严工,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这些是历次试验中震动系数的实际分布,您看这个尾部概率......”

严工戴上老花镜,仔细审视着数据。半晌,他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

“你用了概率分布?”

“是的。”

苏婉宁轻声说。

“我认为不是公式错了,而是现实中的震动本身就存在一个分布范围。我们是否可以在保留原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修正系数表?”

严工沉思良久,终于点头:

“把你的详细分析报告给我。记住,在航天领域,我们要做的不是推翻传统,而是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

一周后,轨道计算组的工作手册上多了一份补充说明——那份由苏婉宁起草的《一级分离震动系数修正参考表》。

虽然只是薄薄几页纸,却标志着她真正赢得了这个集体的认可。

解决了0.2度偏差的难题后,苏婉宁在轨道计算组站稳了脚跟,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繁重精细的任务。

戈壁滩的昼夜温差极大,白天还热得让人发闷,入夜后却寒气刺骨。

这晚,苏婉宁裹紧军大衣从机房回来,已是凌晨两点。她轻手轻脚推开宿舍门,却发现书桌前还亮着一盏台灯。

同屋的明玉正伏在桌前,对着一堆写满复杂化学分子式的稿纸紧锁眉头。

“明玉姐,这么晚还在忙?”

苏婉宁轻声问道,生怕惊扰了她的思路。

明玉抬起头,揉了揉发红的眼睛,长长叹了口气:

“新型推进剂的稳定性测试卡住了。有一个参数反复震荡,就是达不到理想曲线。”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

“燃料这东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绣花还磨人。”

看到苏婉宁脸上的倦容,明玉转而关切地问:

“你呢?轨道计算那边还顺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