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立规矩工契明责(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农妇逆袭记》最新章节。
村头的大槐树下,围了十几个妇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张婶手里拿着刚纳好的鞋底,眼睛亮晶晶的:“一天五文还管饭?真的假的?要是这样,俺一个月就能挣一百五十文,够给俺家小子买两身新衣裳了!”
旁边的刘嫂却皱着眉:“可那工契也太吓人了,一百两白银啊!俺家那口子去年卖了一头猪,才挣了五两银子,这一百两,得卖二十头猪才能凑够!万一俺不小心说漏嘴了,可咋整?”
“就是,防贼也没这么防的,分明是不信咱!”另一个妇人撇着嘴,语气里带着不满,“不就是个做皂的方子吗?有啥金贵的,还值得告官?”
“你这话就不对了。”赵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她之前帮林薇挑拣过皂角,知道林薇的不容易,“秀娥这孩子心善,给的工钱比谁都高,还管饭。她那方子是她的命根子,立点规矩怎么了?要是你自家有宝贝,能随便让人看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有人心动不已,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有人却怕承担风险,犹豫不决。
尽管议论不少,但终究有那家境贫寒、又自觉身家清白、嘴严可靠的妇人,犹豫再三后,还是咬牙决定去试试。赵奶奶第一个找了林薇,她儿子去年得了一场重病,欠了不少外债,正愁没处挣钱;接着是张婶,她男人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靠她一个人拉扯孩子,急着用钱;还有刘嫂,她手巧,做活又快,觉得自己能守住规矩。几天下来,一共有六人找到了林薇,表示愿意签那工契。
林薇亲自在堂屋接待了她们,将工契平铺在桌上,逐字逐句地念给她们听。念到赔偿条款时,她特意放慢了语速:“婶子们,这一条你们可得想清楚了。不是我不信任你们,是这方子太重要了。要是你们觉得守不住,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我绝不怪你们。”
赵奶奶第一个拿起红泥印,按在了自己的名字上:“秀娥,俺信你。俺嘴严,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会往外漏。”张婶和刘嫂也跟着按下了手印,其他几人见状,也纷纷按了印。这六人,成了工坊的第一批“签约工人”。
工坊的建设也很快启动。在里正的张罗下,王叔、李伯带着四个年轻的工匠,第二天一早就来了。林薇按照约定,每天晌午让春桃提着食盒去送饭,里面有红烧肉、炒青菜、鸡蛋羹,还有一大桶米饭,分量足足的。工匠们吃得满意,干活也格外卖力,地基三天就打好了,墙体一天比一天高,工地上整日叮叮当当,热火朝天。
林薇每日县城、村里两头跑,忙得脚不沾地。早上她去县城的凝香苑照看生意,中午赶回来给工匠们送饭,下午去工地查看进度,晚上还要教丫丫读书写字,往往要忙到亥时才能歇息。但每次看到工坊的墙体又高了一截,想到以后大家能在宽敞干净的工坊里干活,她心中就充满了希望。陈大柱更是几乎长在了工地上,帮着工匠们搬砖、和泥,监督质量,忙前忙后,晒得黝黑,却一点也不觉得累,脸上总带着笑容。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之时,林薇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这天傍晚,赵奶奶的儿子赵铁柱来接赵奶奶回家,路过林薇家时,特意停了下来:“秀娥嫂子,跟你说个事。俺最近去邻村收皂角,总碰到两个生面孔,也在打听皂角的价格,还问俺们村收的皂角都卖给谁了,用在啥地方,问得可细了。”
林薇心里“咯噔”一下,问道:“那两人长啥样?是哪个村的?”
“一个瘦高个,留着山羊胡,另一个矮胖,脸上有颗痣。俺问他们是干啥的,他们只说是做药材生意的,别的啥也不说。”赵铁柱挠了挠头,“俺觉得有点不对劲,就跟你说一声。”
林薇谢过赵铁柱,心里却泛起了嘀咕。邻村的皂角质量不如他们村的好,价格也低,按理说,做药材生意的不会特意来打听。她当时只当是寻常的商业打探,没太放在心上。
可没过两天,工地上的王叔又跟她提起了一件事。那天晌午吃饭时,王叔说:“秀娥,昨天有个外乡人来村口的茶馆喝茶,拉着俺打听你家这工坊的事,问一天给工人开多少工钱,干活累不累,还问这工坊是做啥的,用不用雇人。”
“你咋说的?”林薇连忙问道。
“俺没敢多说,就说你家是做小买卖的,雇人是为了帮忙收拾东西。”王叔憨厚地笑了笑,“俺知道你这工坊金贵,没敢乱说话。”
林薇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一次是巧合,两次就未必了。她开始留意村里的生面孔,却没发现什么异常。
直到这天傍晚,她从县城回来,特意绕到工地查看进度。夕阳西下,工匠们已经收工了,工地上只剩下一堆堆的砖块和木材。林薇正看着刚垒好的西墙,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不远处的老槐树后,有个身影一闪而过。那人身穿青色长衫,戴着一顶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看身形不像村里人——村里人大多穿短打,很少有人穿长衫。
她心下起疑,不动声色地走过去,脚步放得很轻。可等她走到槐树下,却空无一人,只有地上留下几个零乱的脚印,脚印的纹路很细,像是城里人才穿的布鞋。她蹲下身,摸了摸脚印旁的草,草上还有露水,看来人刚走没多久。
林薇的心微微沉了下去。
她想起对面周记胭脂铺的周掌柜。前阵子,周记推出了一款低价的皂角膏,用料粗糙,效果也差,却凭着低价抢了不少生意。林薇当时没在意,觉得自家的皂角膏质量好,不怕竞争想起对面周记胭脂铺那掌柜精明的眼神,想起其低价竞争的策略。商业上的较量她并不惧怕,但若对方将手伸到她的根基之地,企图从源头上搞破坏或是窃密,那就不得不防了。
这工契能防住村里淳朴却也可能因利忘义的村民,却未必防得住那些有心算计、手段百出的商业对手。
她站在初具雏形的工坊前,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看来,这工坊尚未建起,风雨却已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