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查内奸暗夜思策(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农妇逆袭记》最新章节。

“是啊大人!那角落平日根本没人去,定是有人捣鬼,想害林娘子!”李大叔也跟着喊道,声音里满是诚恳。

周福贵脸色一沉,立刻反驳:“哼,空口白牙,证据何在?那污物难道是自己长腿跑进她家工坊的不成?再说了,谁知道她的渗坑是不是摆设?指不定白天用渗坑,晚上就偷偷把污水排进河里!”

“你胡说!”林薇气得浑身发抖,“民妇可愿带大人去工坊查验渗坑,看是否有排污痕迹!”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县令坐在公案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神色凝重。他观林薇神色坦然,逻辑清晰,不似作奸犯科之徒;但墙角的污物又是实实在在的,周福贵也一口咬定林薇排污,一时间竟难以决断。沉吟片刻,他猛地拿起惊堂木,“啪”地一拍,大声道:“肃静!”

堂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县令身上。

“林王氏,你口口声声被人陷害,却拿不出证据;周福贵状告你排污,也只有人证,无直接物证。”县令缓缓开口,目光落在林薇身上,“本官念你是妇道人家,且平日并无劣迹,便给你个机会。限你五日之内,查明真相,找出真凭实据来自证清白。若五日后无法证明,则按律处置,你的工坊和店铺,也需关闭整顿!你可愿意?”

五日!林薇心中一紧——这时间太过紧迫,要在五天内找出栽赃之人,谈何容易?但她也知道,这已是县令能做出的最大让步,若不答应,今日怕是就要被定罪。她立刻叩首,声音坚定:“民妇愿意!谢青天大老爷恩典!民妇定当查明真相,还自身一个清白,也还乡亲们一个公道!”

出了县衙,阳光有些刺眼,林薇却觉得浑身发冷。她站在县衙门口的石阶上,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深吸了一口气——周福贵既然敢栽赃,肯定早有准备,这五日,怕是不好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一刻不敢耽搁,立刻雇了辆马车回家。刚到村口,就看到陈大柱心急如焚地站在路边,手里攥着缰绳,身边还牵着家里的老黄牛。看到马车过来,他立刻迎上去,声音都在发抖:“秀娥,怎么样?县太爷怎么说?没为难你吧?”

林薇从马车上下来,扶住陈大柱的胳膊,将堂上经过和五日之限简单说了一遍。陈大柱一听,又急又气,一拳砸在旁边的树干上,树皮簌簌掉落:“天杀的周记!肯定是他们搞的鬼!就五天,这可咋查啊?咱们连是谁干的都不知道!”

“慌什么!”林薇低斥一声,眼神冷静得可怕,“既然是人做的,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周记的人能栽赃,就说明他们有破绽。五天,够了!只要咱们找对方向,一定能找出证据!”

陈大柱看着林薇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慌乱渐渐平息。他知道,林薇从不是会轻易放弃的人,既然她这么说,就一定有办法。他点了点头,握紧拳头:“好!你说怎么查,咱们就怎么查!我跟你一起,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那个栽赃的人!”

深夜,林家小院一片沉寂。一家人草草吃了晚饭,桌上的饭菜几乎没动——赵奶奶没心思做饭,只煮了一锅稀粥,炒了盘咸菜;铁蛋看着父母阴沉的脸色,懂事地没多问,只默默扒着碗里的粥;丫丫似乎也感受到了家里的不安,紧紧偎在林薇怀里,小手攥着林薇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怯意。

晚饭过后,铁蛋主动回房温书,临走前还对林薇说:“娘,你别担心,我会好好读书,等我考上功名,就没人敢欺负咱们了。”林薇摸了摸他的头,眼眶有些发红——孩子才十岁,却已懂得为家里分忧。

她将丫丫哄睡后,自己却毫无睡意。躺在女儿身边,她睁着眼睛,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脑子里飞速梳理着思绪。

内奸……到底会是谁?

工坊的工人都是签了死契的,每月工钱比村里其他活计高不少,而且她还时常给他们发些米面粮油,利益相关,按理说不该自毁长城。但人心难测,若周记许以重金,甚至承诺给他们在周记胭脂铺安排更好的差事,会不会有人动心?

或者,不是工坊的工人,而是能自由出入工坊,又不引人注意的外人?比如村里的闲汉,或是与周记有勾结的人?

放置污物需要时机,必然是趁夜或工坊无人看守的间隙。工坊每晚都有工徒轮流值守,昨夜值守的是小五——小五是个老实人,家里穷,是她给了他差事,他应该不会背叛自己。难道是值守时睡着了,让人钻了空子?

那污物是动物内脏,来源是哪里?村里谁家最近宰杀了牲畜?或者是镇上的屠宰铺?若能查到内脏的来源,或许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栽赃之人。

还有那条浅沟,是用什么工具挖的?锄头?铲子?工具上会不会留下泥土的痕迹?或者挖沟时不小心留下了什么东西?

一个个问题在她脑中盘旋,像一团乱麻,找不到头绪。她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细微的、被忽略的线索。

忽然,她猛地坐起身——白日里在墙角看到那堆污物时,除了腐烂的内脏,似乎还混杂着几根特别的禽类羽毛!那羽毛不是常见的鸡毛或鸭毛,颜色更鲜亮,呈墨绿色,尾端还有一圈白色的纹路,像是……野雉的羽毛!

村里的猎户不多,只有张猎户和李猎户两人,而且野雉一般要到山林里才能打到,村里很少有人吃。近期谁猎到过野雉?又为什么会把野雉的羽毛留在污物堆里?

难道栽赃之人家里近期吃了野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