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疑阵初破晓星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农妇逆袭记》最新章节。

土地庙的土墙在风雨中微微震颤,像是不堪重负的老人。篝火早已被苏文远亲手掐灭,最后一缕青烟从灶膛的破洞里钻出去,瞬间被斜斜的雨丝打散。庙内彻底陷入墨色,唯有窗棂缝隙漏进的微光,勉强勾勒出众人紧绷的轮廓——苏文远背靠着门板,腰间长剑的剑穗垂在膝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鞘上的缠绳,那是他心绪不宁时的习惯;林薇蜷缩在墙角,匕首的寒光在袖中若隐若现,掌心早已被冷汗浸湿,黏住了袖口的布料;四个护卫呈犄角之势守在庙内四角,呼吸压得极低,唯有腰间佩刀的铁环偶尔碰撞,发出极轻的“叮”声,在寂静中却格外刺耳。

马蹄声是骤然闯进来的。起初只是远处官道上模糊的“嗒嗒”声,混在雨声里几乎听不真切,可随着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沉,每个人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那不是寻常行商的劣马,倒像是经过驯养的战马,蹄声沉稳有力,落地时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节奏。直到马蹄声在庙门外丈许处戛然而止,溅起的泥水打在土墙根,发出“啪”的脆响,庙内所有人的呼吸都几乎停滞了。

“唏律律——”

马匹不耐的响鼻声贴着门缝钻进来,带着潮湿的青草气息和马身上的汗味。紧接着是皮靴踩在泥水里的“咕叽”声,似乎有三四个人在门外走动,脚步声杂乱却不慌乱,不像是仓促避雨的旅人,反倒像是在有意丈量着土地庙的大小。苏文远缓缓蹲下身,透过门板下方的缝隙向外望去,昏暗中只能看到几双黑色的靴底,靴面上绣着极淡的云纹——那是京城附近商号常用的样式,可在这荒郊野岭的雨夜,出现这样的靴子,本身就透着诡异。

“里面有人吗?行路的,雨太大了,借个地方避避!”

粗豪的嗓音响起,带着几分刻意装出来的疲惫,尾音却微微上扬,像是在观察庙内的反应。说话人一边喊,一边伸手拍打身上的雨水,衣料摩擦的“窸窣”声清晰可闻。苏文远的指尖顿了顿,目光扫过身旁的陈锋——这位护卫队长跟随苏家多年,最擅察言观色,此刻正眉头紧锁,对着苏文远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不可轻信。

陈锋清了清嗓子,刻意压低声音,让语气听起来沙哑而不耐烦:“庙小,已经满了,各位好汉另寻他处吧!”

他特意加重了“好汉”二字,既是客气,也是一种试探。寻常旅人听到这话,要么会恳求,要么会抱怨,可门外却陷入了诡异的沉默。雨丝砸在庙顶的茅草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无数只手在轻轻抓挠,让人头皮发麻。林薇紧紧攥着匕首,指节泛白,她忽然想起离开金陵前,父亲叮嘱她的话:“越是平静的时候,越要当心——坏人不会把‘坏’字写在脸上,只会用‘客气’当幌子。”

片刻后,一个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不满,却没多少真性情的急躁:“这荒郊野岭的,哪还有别处?行个方便,挤一挤便是,我们付些银钱也可。”

那声音像是被捏住了喉咙的公鸭,尾音拖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颤音,听得人心里发毛。苏文远的耳朵微微一动——他自幼学习音律,对声音格外敏感,能听出这声音的主人在说话时,刻意放慢了语速,每一个字都咬得很清楚,像是在仔细观察庙内的动静,而非真的急于避雨。更可疑的是,对方提到“银钱”时,语气太过平淡,丝毫没有旅人拿出盘缠时的不舍或急切,倒像是在随口应付。

“实在对不住,内眷有恙,不便见客。”苏文远终于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特意顿了顿,让语气里多了几分歉意,“还请诸位见谅,前方不远处有个驿站,或许能容身。”

他故意提到“内眷”,既是给对方台阶,也是在暗示——庙内有女眷,行事会更加谨慎,若对方真有歹意,也该掂量掂量。说完这话,他屏住呼吸,贴在门板上仔细倾听。门外传来极低的交谈声,像是有人在用袖子挡着嘴说话,只能听到零星的字眼,其中一个“查”字格外清晰,虽然转瞬即逝,却让苏文远的心头一沉。

又过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那粗豪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几分悻悻然,却少了几分真实的懊恼:“既然如此,那就算了!我们走!”

马蹄声再次响起,这次却不是朝着官道方向,而是绕着土地庙转了半圈,似乎在确认庙内是否真的没有其他出口。苏文远透过门缝,看到那几匹马的尾巴都被仔细地扎了起来,马背上的包袱用油布裹得严严实实,连边角都没有露出来——寻常行商赶路,哪会如此细致?分明是怕暴露行踪。直到马蹄声渐渐远去,消失在风雨深处,庙内依旧无人敢动。

“公子,要不要……”一个护卫忍不住开口,话还没说完,就被陈锋用眼色制止了。

苏文远摇了摇头,指了指窗外:“再等一炷香。他们若是真的离开,不会走得这么‘安静’——马蹄声太有节奏,像是在刻意控制速度,怕我们听不到他们离开的动静。”

他的判断没错。接下来的一炷香时间里,庙外除了雨声,再无其他动静,可越是平静,众人心里越是不安。林薇靠在墙上,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贴在衣服上冰凉刺骨。她想起铁蛋临走前,偷偷塞给她的那袋炒黄豆,说“路上饿了可以吃”,此刻却觉得喉咙发紧,连咽口水都有些困难——她忽然意识到,这次北上,或许比她想象的还要危险。

一炷香后,陈锋示意两名护卫去开门探查。那两名护卫都是军中出身,动作极为迅捷,一人手持佩刀,一人举着火折子,贴着墙根挪到门边,先侧耳听了片刻,才缓缓拉开门闩。门刚开一条缝,冷风就裹着雨水灌了进来,火折子的火苗剧烈晃动了一下,险些熄灭。

“公子,人走了。”护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脚印和马蹄印都朝着官道方向去了,看痕迹,应该是三个人,三匹马。”

苏文远这才站起身,走到门口。雨势比刚才小了些,细密的雨丝落在脸上,带着几分凉意。他弯腰查看地上的脚印,眉头越皱越紧——那些脚印虽然朝着官道方向,可每一步都踩得很浅,像是在刻意减轻重量,而且脚印之间的距离很均匀,不像是匆忙赶路的样子,反倒像是在“演戏”给他们看。

“这些人,不像普通行商。”苏文远直起身,语气凝重,“言语间缺乏诚意,更像是……探路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他们刚才绕着庙转了半圈,应该是在确认我们的人数和动向。若我没猜错,他们后面还有人,这些人只是先头哨探。”

林薇也走了过来,冷风让她清醒了几分,她看着地上的马蹄印,忽然开口:“他们放弃得太轻易了。”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却很坚定:“若真是寻常避雨之人,被如此拒绝,多少会有些怨言,或者再争取一下。可他们只是沉默了片刻,就走了,像是早就料到我们会拒绝。”

苏文远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不错。恐怕……我们已经被盯上了。”

他转头看向林薇,语气严肃:“对方尚不确定我们的具体位置和实力,方才只是试探。此地不宜久留,再待下去,若是他们的主力来了,我们就被动了。”

他立刻下令:“收拾东西,即刻出发!今夜必须赶到下一个预定的落脚点——三十里外的李家镇。”

众人再无睡意,迅速行动起来。护卫们将马车上的行李重新捆扎好,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林薇将匕首收进袖中,又检查了一遍随身携带的包裹,里面装着父亲留下的血书和一些干粮;苏文远则走到庙后的一棵老槐树下,用剑在树干上刻了一个不起眼的记号——这是他和苏家暗线约定的信号,若是后续有人追来,看到这个记号,便知道他们已经离开,且前路有险。

片刻后,一行人冒着雨,再次踏上路途。马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车轮碾过泥水,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路途的艰难。苏文远骑在马上,走在队伍最前面,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夜色深沉,远处的山峦像是蛰伏的巨兽,轮廓模糊,让人看不清暗处是否藏着危险。

林薇坐在颠簸的马车里,车帘被风吹得微微晃动,偶尔能看到外面的景象——黑漆漆的树林,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摇晃,像是无数只伸出的手。她回想起刚才那伙人的声音,尤其是那个尖细的声音,总觉得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她闭上眼睛,努力在记忆中搜寻——离开金陵前的那些日子,她去过私塾、药铺、布庄……见过的人太多了,可那个声音的腔调很特别,带着一种特有的阴柔感,像是……像是某种小动物在叫。

忽然,她脑中灵光一闪,猛地睁开眼睛,低呼道:“是那个在私塾打听铁蛋的杂役!”

马车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林薇的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又有些后怕:“上次我去私塾找铁蛋,看到一个杂役在跟私塾先生打听铁蛋的下落,当时他只说了几句话,可那种腔调,和刚才那个尖细声音的人,太像了!”

苏文远正在前面骑马,听到林薇的话,立刻勒住缰绳,马车也随之停下。他翻身下马,走到马车旁,掀开帘子,神色凝重:“你确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