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道观秘闻惊旧事,棋局更深隐真龙(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农妇逆袭记》最新章节。

城门开启的吱呀声刺破晨雾时,苏文远正用烧焦的木炭在废弃砖窑的土壁上勾勒路线。窑洞深处阴冷潮湿,林薇裹紧了身上的粗布短褂,听着远处传来的兵丁吆喝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的玉蝉,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陈锋靠在窑洞门口,佩刀横在膝上,目光警惕地盯着巷口,只要有一丝异动,他便能立刻拔刀戒备。

“不能再等了。”苏文远擦掉额角的冷汗,将木炭扔在地上,“城门刚开,盘查虽严,但人流混杂,正是混出去的最好时机。再晚些,官差换班交接,说不定会有我们的画像传过来。”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目光扫过林薇和陈锋,“记住,一会儿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要说话,低着头,装作普通赶集的乡下人,凡事有我应对。”

林薇点点头,将头上的旧头巾又拉低了些,遮住大半张脸。陈锋则将佩刀用破布裹好,藏在身后的草垛里——带着兵器出城,无异于自投罗网。三人整理好装束,脸上、手上都抹了些提前备好的尘土,乍一看去,与那些常年劳作的农人别无二致。

走出砖窑,晨雾尚未散尽,街巷里已有了零星的行人,大多是挑着担子、推着小车的商贩,正急匆匆地朝着城门方向赶。苏文远混在人群中,故意佝偻着身子,装作腿脚不便的样子,左手扶着林薇,右手时不时捶打一下后腰,姿态越发显得卑微。林薇则紧紧跟在他身侧,低着头,只敢用眼角的余光打量四周。陈锋走在最后,步伐沉稳,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每一步都在留意身后的动静。

城门处果然戒备森严,十几名兵丁手持长枪,分成两队站在城门两侧,对每一个出城的人都仔细盘查。有的兵丁翻查行人的行囊,有的则用刀柄敲打着担子,甚至还有人伸手在行人身上摸索,态度极其蛮横。苏文远看到不远处一个老农因为行囊里藏了半袋米,被兵丁硬生生抢走,老农跪地哀求,却被一脚踹开,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被夺走,哭得撕心裂肺。

“别管闲事。”苏文远低声提醒林薇,轻轻按了按她的手臂。林薇咬了咬嘴唇,强行移开目光,心中却涌起一阵酸楚——这京城看似繁华,实则早已被高庆一党搅得民不聊生。

轮到他们时,一个满脸横肉的兵丁拦住了去路,上下打量着苏文远三人,眼神里满是怀疑:“你们是干什么的?去哪里?”

“回官爷,”苏文远刻意压低声音,装作沙哑的嗓音,“小的是城外庄子上的,带着婆娘和兄弟,进城买点东西,这不是天亮了,赶着回去给东家交差呢。”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悄悄塞到兵丁手里,“官爷辛苦,买点茶水喝。”

兵丁掂了掂手中的铜钱,脸上的横肉舒展了些,又瞥了一眼林薇低垂的脸庞和陈锋黝黑的肤色,见他们身上空空如也,不像藏有违禁物品的样子,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滚吧滚吧,别在这里挡道。”

苏文远连忙道谢,拉着林薇,跟着陈锋快步走出城门。直到踏上城外的官道,远离了兵丁的视线,三人才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脚步也加快了几分。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官道两旁的农田里,已有农人开始劳作,远处的山峦在晨光中若隐若现,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与城内的压抑截然不同。

“沿着这条官道走一个时辰,拐进左边那条山路,再走半个时辰就能到青云观了。”苏文远指着前方的路,对林薇和陈锋说道。昨夜他早已打听清楚了青云观的位置,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找到玄诚道长,或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破局的希望。

三人一路疾行,不敢有片刻停留。官道上行人渐多,大多是往来于城乡之间的商贩和农人,他们混在其中,并不显眼。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果然看到一条蜿蜒的山路通向山林深处,路口立着一块歪斜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青云观”三个字,只是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拐入山路,周围顿时安静下来。山路两旁长满了苍松翠柏,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山风一吹,松涛阵阵,鸟鸣清脆,让人不由自主地心旷神怡。林薇走在山路上,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她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涌入肺腑,连日来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几分。

又走了半个时辰,前方的树林渐渐稀疏,一座古朴的道观出现在眼前。道观依山而建,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观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青云观”三个大字,字体古朴苍劲,只是漆色早已斑驳,显露出岁月的痕迹。观墙是用青灰色的砖石砌成的,有些地方已经坍塌,露出里面的黄土,显得有些破败。观内静悄悄的,没有一丝香火气息,只有偶尔几声鸟鸣从观内传来,更添了几分清幽。

苏文远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粗布衣衫,又示意林薇和陈锋也整理妥当。虽然他们此刻衣衫褴褛,但面见道长,总要保持几分恭敬。做好准备后,苏文远上前,轻轻叩了叩观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咚咚咚”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清晰,过了片刻,观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一个约莫十岁左右的小道童探出头来,梳着两个小发髻,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好奇地打量着苏文远三人。

“福生无量天尊,”苏文远拱手施礼,态度恭敬,“小道长有礼了。请问观中玄诚道长可在?我等远道而来,有要事求见,还望小道长通传一声。”

小道童眨了眨圆溜溜的眼睛,看了看苏文远,又看了看林薇和陈锋,歪着头问道:“你们找我师父做什么?我师父正在后院静修,不轻易见客的。”

“我们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信物,必须亲手交给玄诚道长。”苏文远说着,给林薇使了个眼色。林薇会意,从怀中取出那枚玉蝉,轻轻露了一角给小道童看。

小道童看到玉蝉,眼睛亮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点了点头:“好吧,你们跟我来,我去问问师父。”说完,推开观门,侧身让他们进来,自己则蹦蹦跳跳地朝着后院走去。

苏文远三人跟着小道童穿过前殿,前殿里供奉着三清塑像,塑像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香炉里没有半点香灰,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信徒前来祭拜了。穿过前殿,来到后院,后院比前殿更加清幽,院子中央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树荫几乎覆盖了整个院子。银杏树下,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老者正闭目盘坐在蒲团之上,道袍的料子普通,却浆洗得干干净净,老者须发皆白,梳得整整齐齐,面容清癯,额头布满了皱纹,却透着一股仙风道骨的气息。他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与周围的草木、清风融为一体,让人不敢轻易打扰。

“师父,师父,”小道童轻手轻脚地走到老者身边,轻声禀报,“外面有三位施主求见,说有重要的信物要交给您。”

老者缓缓睁开双眼,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澄澈如秋水,明亮似星辰,没有丝毫浑浊,反而透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智慧和孩童般的纯粹。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苏文远和陈锋,最终落在了林薇身上,那目光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林薇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心中的紧张和不安竟消散了大半。

“贵客临门,贫道玄诚,有失远迎。”老者微微一笑,声音温润如玉,如同山涧清泉流淌过青石,让人听了格外舒心。他缓缓站起身,动作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