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凝丹在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许清安编撰《药诗琴佐辅》,忽忽已近三年。

这两三年里,他白日诊病授徒,夜间整理札记,闲暇时与太学同好切磋探讨,日子过得充实而平静。

修炼之事,他全然顺其自然,不再刻意追求境界突破,反倒觉得心神越发澄明通达。

惊蛰这日,春雷初响。许清安正在院中整理药材,忽见竹茹兴奋地跑来:“师父!听说《药诗琴佐辅》的框架成了!”

许清安莞尔,随他来到书斋。但见案上整齐摆放着十二卷札记,另有一卷总目提要——这是他一年来的心血结晶。

总目提要开宗明义:“夫药者,天地之精华;诗者,人心之结晶。二者相通,在乎意境相合,气血相调...”

接着分列十五章框架:药性篇、诗境篇、音律篇、因人篇、因时篇、因地篇...每章下又分若干细目,体系俨然。

竹茹翻看细目,只见“药性篇”下记录着三百余味常用药材的性味归经、相宜诗境;“诗境篇”则整理出八百余首诗词的意境分类、养生功效;“音律篇”详述不同曲调与药性的呼应...

“师父真了不得!”竹茹惊叹,“这几年不知不觉间,竟积累了这许多!”

许清安却道:“这仅是框架。譬如建屋,才立梁柱,尚未砌墙盖瓦。”

他指着多处批注:“这些都要继续验证——'待明春再验''需百例证实'...”

正说着,几个太学生员来访。李文渊见到框架,抚掌赞叹:“许兄真乃奇才!几年时间,竟已成此规模!”

许清安谦道:“皆赖诸位相助。特别是'因人篇'中不同体质配不同诗境之说,全仗太学同好帮忙收集案例。”

这几年里太学生们协助做了大量验证工作,他们记录不同年龄、性情的患者对药诗疗法的反应,积累了一百多个详实案例。

有个案例特别有趣:个豪放文人患郁证,配诵婉约词反加重病情,改诵苏轼“大江东去”方见效。许清安因此在“因人篇”中强调:“施诗如用药,需辨体质性情。”

春雨绵绵,保安堂前来求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许清安在诊疗中继续验证药诗疗法。有个老妪目赤肿痛,他开出菊花决明子汤,配以“采菊东篱下”诗方。

三日后老妪复诊,症状大减,更惊喜道:“奇了!吟诗时觉目中生凉,如滴甘露。”

许清安详细记录在案,注明:“菊花清肝明目,配陶诗闲适之境,效佳。可再验十例。”

这样的验证日日进行,札记不断增补。有时发现先前论断有误,便毫不犹豫地修正。

有次原以为“春风得意马蹄疾”适宜配活血药,经验证反觉过于激昂,易引气血上涌,遂改为“宜配安神药,平其亢奋”。

谷雨时节,许清安忽觉体内灵气自行流转,比往日更加顺畅。他并未刻意运功,但每日整理药诗时的心神专注,似在不知不觉间滋养着修为。

这日他正在鉴别一批新到的药材,闭目凝神间,竟能清晰感知到每味药的“气息流转”:茯苓如地气升腾,薄荷如清风拂过,当归如暖流涌动...

更奇妙的是,当他翻阅诗卷时,也能感知到字里行间的“气韵流动”:杜甫沉郁如大地,李白飘逸如长风,王维空灵如清泉...

药气与诗韵,在他感知中渐渐融会贯通。

立夏这日,太学举办端阳诗会。许清安受邀参加,临行前忽有所感,将这几年来整理的《药诗琴佐辅框架》带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